北方有句俗话,叫做“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保定府的狗腿子”一句,纯属有些糟蹋人,因此不提也罢。且说这“京油子”“卫嘴子”是中国老百姓对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总体界定,起初我以为这俩名词只在北方地区“传颂”,没曾想笔者下苏杭游上海,人家一听笔者是天津人,竟然脱口而出“卫嘴子”三个字,可见这三个字全国闻名啊。兴许现在东洋西洋南洋那些海外侨胞之中也懂得这三字呢。
馬三立
笔者是天津人,也便不去提“京油子”一词的意思,咱只说说为嘛管天津人叫“卫嘴子”。有个现象很有趣,这也是笔者曾亲历的,你当面管北京人叫“京油子”,他定然十分不悦,面带反感,大有要打架的架势,不过最多只是咋呼咋呼罢了,为一句俗语动手不值当的。但你当面管天津人喊“卫嘴子”,管保天津人不急不躁不怒不恼,嘻嘻哈哈跟你“盘道”,一点也没有不悦之情挂在脸上。天津人心宽随和,这三个字在天津人眼中并不是贬义词。当然也有一些天津百姓认为这三个字是拿天津人“遭改”(嘛叫“遭改”,天津方言--丑化、调侃之意。)其实哪有这么严重,这三个字也不是人家外人给封的,说白了是天津人自己给封的。为嘛呢?听我接着说啊。
天津地跑车:红夏利与黄大发
这“卫嘴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说;二是爱吃。总之这两样都离不开一张嘴,因此天津人得名“卫嘴子”。要论起一个“说”字,大江南北国内国外东洋西洋,没一个地方是天津人的对手。天津人爱说、会说、说的就那么哏、说得就那么有乐。天津人说话表情丰富、内容有趣、幽默调侃、语音动听,加上“他尼玛玛、我尼玛玛、你尼玛玛的口头语”您就听吧,跟说相声差不多,太有趣了,这莫非就是所谓的语言魅力。不过笔者还要多说一句,要论骂街,天津的大娘大妈大姐大姨以及那些漂亮“姐姐们”算是骂人的祖宗。笔者奉劝你宁可跟天津人动手,你也别跟天津人骂街。为嘛?因为你不是对手。天津卫骂街,天下无敌!
老地铁车票
天津卫属水陆码头、九河下梢、七十二沽、居民五方杂处、八方荟聚,兼备燕赵故地之血脉,水咸地碱,习气彪悍,自成祖爷朱棣见卫以来,举凡大灾大难,天津卫无不首当其冲。老百姓为此活透了、活精了、嘛样的大灾大难没瞧见过,因此人也就是洒脱起来,语言也就丰富起来。水陆码头,五行八作,南来北往、混迹一处,渐渐地也就“贫气”起来(笔者注:“贫气”者多嘴多舌也!),形成了独特的天津卫语言,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天津卫这张嘴,巧舌如簧、暗带机关,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苦的说成喜的,能把方的说成圆的。嘛样的难事,到了天津卫嘴中都不叫事,先白话痛快了再说,死在事上不能死在嘴上。这就是“卫嘴子”的道行,爷们儿,学着点吧。
老天津东站
道完“说”,再论“吃”。笔者打自小牙牙学语之时,就会磕磕绊绊说一句天津俗语“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后来老人们还教了我一句话“吃尽穿绝天津卫”,并且给我细细的掰扯一番,让我明白为嘛要有这句话。听罢之后,笔者幼小的心灵萌生一重敬佩感,认定全中国最会吃的便是天津人。
后来长大了,中华大地东西南北,洋夷国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也都转了一转,这才知道,我当年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原来天下好吃的东西这么多。但细一咂摸,不对,不对,绝对不对,这些玩意儿真有我大天津林林总总的小吃大菜做的周正,做的味儿足,花样多。再一细品,天津卫嘛样的馆子没有,天下美食荟聚津门,就是看你口袋有没有闲钱。天津人嘴叼,吃嘛都要吃出绝活来,口味不正,你这家馆子也就算自己砸了招牌。狗不理好不好,中华闻名吧,告诉您吧,那玩意也就游客们吃,天津人没人吃那个。
80年的天津jiejing
至于天津人怎么会吃,又是怎么个吃法,时间有限,笔者不一一列举,若有时间,改日再续不迟。单说一样“绝户菜”保证你各位没吃过,更没见过,兴许连听都没听过。这道菜民国时期,那些愚公阔佬,军政要员,就连袁大公子包括在内,据说都曾吃过。怎么个做法呢,俩字“费劲”。先拿洋人白面混上小站稻米加上小磨香油,汆成小小的丸子,而后拿去喂鲤鱼,鲤鱼必须打山东黄河道里捞出来的小鱼。等鱼喂大了,把鱼捞出来,剁成肉泥喂王八。等王八长成拳头大小,喂它蛋清。连续喂三天,然后将王八放入童子鸡腹中上锅蒸煮,蒸煮完后,童子鸡连同王八扔了喂狗,就喝那一小碗清汤。各位瞧见了吧,够绝户吧。这汤还有个名呢,叫做“八辈缺德汤”,怎么着各位,开眼吧你呢!
举报/反馈

大狮

119万获赞 16.7万粉丝
大狮说史:说有趣历史,讲新奇文化!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