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八步法
“行为矫正八步法”是美国著名儿童临床心理学家巴克利博士在总结几代心理治疗学家经 基础上结合广泛积累的实践经验编制的方案,常用于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管理。
行为矫正八步法一般需要8—12周时间,每一步骤用时约1周,有的孩子也许会用1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一步,所以不要操之过急,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按规则操作。在顺利完成上一步之前不要进入下一步,这样才会有实效。
行为矫正八步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设置亲子游戏时间
1、 目标;①注意和承认孩子的良好行为,获得孩子的信任;②欣赏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改善亲子的关系。
2、 方法:选择在孩子玩游戏高兴的时候走近孩子,仔细地观察孩子的游戏2分钟,然后以欣赏的口吻提问“这很有趣呀”、“我以前从没见过你做过,肯定是在学校的”、“哈?它为什么会动”等,然后加入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边玩边评论,口气简单、不过分、表达真诚的赞美,如“好球”、“好漂亮”、“你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可以以现场直播方式大声地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以表示自己很感兴趣,以后,到了每天设定的时间,只需简单地说:“我们一起游戏的时间到了,你愿意玩什么?”让孩子根据喜好选择相应的活动(看电视是非互动性的活动,应剔除),花20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在第一个星期里,最好每天如此,至少也要做5次,以后,也要不断地与孩子玩这种游戏,争取每周3—4次。
3、 注意事项:
(1) 依从孩子的意愿,只要行为恰当,怎样玩都行,不指导、不纠正。
(2) 不提出问题和要求,这十分关键,提问会干扰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应严格限制,只有在孩子对正在做的事情不理解时要求他解释。
(3) 在游戏期间,要明确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满意之处,这应该做的诚恳和恰如其分,表示对他所做的事情感兴趣,自己愿意和他一起玩。例如“我喜欢咱们这样安静地玩”、“我真喜欢我们一起游戏”
(4) 如果这段时间孩子表现出严重的破坏行为,可以采用消退法,转头去看别处几分钟,这样做有可能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果无效,可以离开房间,说:“今天的游戏结束了,明天当你表现好时再和你玩”。在本阶段暂不采用其他的方法来管束孩子。
参与游戏的结果是父母会发现自己想更多地与孩子在一起。孩子也会喜欢父母的加入,他会因为父母的微笑而更开心,会主动完成一些任务而赢得父母的夸奖,甚至要求父母在游戏时间结束时,再陪他继续玩。这表明第一步已经获得了成功!如果父母发现自己不再试图控制、教育孩子,而是仔细地观察,与孩子一起游戏,并且会表达赞扬时,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第二步:运用表扬使孩子服从
积极的关注并表扬可以强化孩子的服从行为,这一技巧的关键是要及时反馈,父母要改进自己的监方式,增进孩子的自觉服从行为。
(1) 目标:①抓住闪光点,增强服从性;②学习发出有效的指令,训练孩子服从。
(2) 方法:在本阶段,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 细致地观察他,抓住闪光点,不论何时服从了你的任何要求,都要及时表扬他:“你照我说的去办我很高兴”、“看看你……有多能干”、“谢谢你……”
第二件事情是有意利用几分钟时间训练孩子的服从行为。选一个孩子空闲时间,发出极其简单、温和的指令,请他帮父母做一些小事,例如“把铅笔递给我”、“然后去拿那个蓝色的毛巾来”,我们把这些称为“取物指令”,一般选孩子喜欢做的事,只需孩子的举手之劳。连续发出五六个这样的指令让孩子代劳,但每次只提出一个请求,若孩子干得好,一定要给予具体的表扬,比如“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很高兴”或“谢谢你按我的请求去做”,接下来,再提一个要求,让孩子继续这样做下去,使孩子意识到服从命令原来是那么简单。试着一天这样做几次,由于事情简单,大多数孩子都能胜任,这就为父母提供了发现孩子优点并予以表扬的机会,孩子有时难以应付每一个请求,可绕过这个要求提出其他要求,父母的目标不是控制不良行为,而是捕捉、注意、强化孩子的服从行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孩子服从家长指令的自觉性。
(3) 注意事项
① 训练孩子的服从行为要选择孩子空闲时间及情绪好时,要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一般不选家务活;
② 及时反馈:对孩子提出要求后,要马上把行为的结果进行反馈,不要走开去忙自己的事,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及时给予他关注和赞许;
③ 当孩子遵从要求专心做事时,不要在给予其他的要求或其他的问题,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④ 如孩子在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做了遵守规则或家务之类的事情,要给予他特别的赞许,这是一个教育孩子自觉地参与家务活动、遵守家庭规则的极好的机会;
⑤ 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两三个需要他克服困难去做的事情,当他开始按这些要求去做时,应着力予以表扬;
⑥ 如果孩子不服从,应按照平常的办法解决,不要用新的惩罚办法。经过这一步的练习,很多家长会感到孩子们对待大人的指令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当每一件要求孩子做的小事情是、都完成的很好,或是父母的大多数要求孩子都能完成,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对孩子的每一个服从行为给你强化时,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第三步:提出更有效的要求
让孩子学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办事,可以从做家务训练开始。也许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孩子干家务活,只要他管好自己就行了,其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让儿童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成员,用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是训练孩子服从大人的要求的“道具”
(1) 目标:①改变父母向孩子提要求的方式;②使用任务卡,要求限时完成。
(2) 方法:给孩子制作一些卡,上面写上最近要做到的事情,贴在显眼的地方,或把每项家务工作的步骤简单地写在卡上。当要求孩子做家务时,把卡片递给孩子,告诉他你希望他完成这项工作。卡片上注明每一项家务的完成时间,然后启动计时器,使孩子确切地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不要说“今天你得把这些倒掉”或者“中午之前必须必须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而是该做某件家务时,说:“该倒垃圾了,10分钟内把这件事搞定,我把时间设置10分钟,按时完成”。
(3) 注意事项:
① 指令的选择:首先想想发出指令的重要性----是孩子必须马上做的吗?是孩子能完成的吗?你愿意坚持到底?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就不必发这条指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确保言出必行,努力让孩子服从指令。
②改变发出指令的方式:要用简洁、直接、公事公办的语调提出要求,不要以疑问句提出要求,如:“你可不可以拣起这些玩具呢?”或是“要吃饭了,把你的手洗干净,好吗?”孩子很可能回答“不”。直接的表述会更有效果,比如:“现在拣起玩具”或“吃晚饭了,去洗洗手”,不必大声呵斥,只是要以坚定明了的口吻提出要求。发指令要求是正面的、直接的,例如爸爸说:“不要把鞋子扔在客厅中间”,孩子可能置若圈闻,当改成说:“把运动鞋放在鞋柜里”,孩子就比较容易执行。
③一次不要提太多要求:大多数孩子一次只能完成一两个任务,所以最好一次只给他一项具体的指示,若需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比较复杂,就把它分成若干小步骤,一次只让他十一步。
④确保孩子注意到了这些要求:向孩子发出指令时需要目光接触,不要从屋里往外喊,如果他不在意,可以轻轻地把他的脸转向自己,让他看着自己,静听指令并观察父母的表情。为了确保孩子听到或听明白命令,要让孩子重复一下指令,这样能提高对指令的注意,便于执行。
⑤提出要求前要减少所有可引起分心的因素:在提出要求之前自己应告诉孩子离开引起分心的事物,例如把电视关掉,父母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电视、音响、录像机开着的时候:向孩子提出要求,这时孩子沉浸在电视节日中,会注意不到父母的要求。
在第二和第三步中,父母们开始学习给予有效指令,当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由过去的恳求变为一种中性的、不容置疑的口吻时,父母会有一种进步的感觉。进入下一步之前,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检查了孩子的任务完成情况?已经给所有的任务设置时限了吗?写有时间规定的家务卡片对孩子有效吗?如果自己能给予孩子明确清晰的指令,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限,表明孩子能够遵从父母的指令,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第四步:用关注法减少对父母的干扰
家长经常抱怨他们做事时会被孩子干扰,例如打电话、做饭或者拜访邻居,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干扰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对他安静独立玩耍的行为却视而不见。但是,正是由父母的关注强化了孩子打扰大人的行为。这一步将帮助训练孩子在父母做事时能独自玩耍。
(1) 目标:训练孩子在父母做事时独自玩耍,不来干扰父母。
(2) 方法:①当准备做事时(比如去做饭),直接对孩子发出两条指令:一是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再告诉他不要打扰自己。可以说“我去厨房做饭,我希望你待在这里看电视,不要打扰我”,安排他去做他感兴趣的一些事情,比如画画、玩玩具、看书等。
②过1—2分钟父母停下手里的活,来到孩子的面前,表扬他没有干扰自己,提醒他接着干,不要打扰自己,然后继续做事。
③2—3分钟后再过来表扬孩子,再接着做事,5分钟或更长些时间再来表扬孩子的行为……可逐步地减少次数,逐步延长自己的持续工作时间。
④如果感到孩子就要放下他的事情来打扰自己,应立即停下手里的事情,走到孩子的面前表扬他没有打扰自己,然后再次鼓励他自己接着玩。
⑤家长的工作结束后,应马上表扬孩子没有来干扰自己。每个时间段结束时的总体表扬,应该比时间段内间隔表扬更进一步,除了口头表扬,可以考虑使用小的奖励,本周可选择一两件这样的事情来实践一下,比如做饭、与邻居谈话、写信、打电话、看电视、拜访亲友、扫一扫卫生。如果以打电话为训练项目,可以请人每天给自己打一两次电话,如此这般,当真有重要的电话要接时,父母就可以从容接听了。
(3)注意事项
① 循序渐进:刚开始父母去强化孩子的时间间隔可以短些,以后可逐渐延长,每一次从自己的事情抽身去照看孩子的间隔时间都要稍有增加,这种练习应该持续到孩子能单独玩20分钟。培养孩子一个好的行为,例如全神贯注做作业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即开始强化的次数多些,而后逐步减少。
②有意识地关注: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挺安静,就忘记要去关注他,或觉得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去关注他没有必要。孩子在独立玩耍的时候需要表扬和奖励,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个人玩自勺时间会减少。因为他认为你对他不在意,会令他感觉失望,因此开始的时候,必须不断停止手中的活,以便达到训练孩子的目的。经过一周的训练,可以回顾一下,是否当自己不想被打扰时会给孩子一些任务去做,是否能很轻松地停下手头的事情去强化孩子,如果孩子可以独自玩耍而不来干扰父母,便可进入下一步了。
第五步:建立家庭代币方案
家庭代币方案可以把家庭规则细化,运用积分帮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和服从指令,运用扣分来改变其不良行为,并在家庭内形成制度。
(1) 目标:建立一个严密的强化体系来促使有行为问题的儿童遵守规则和服从指令,用奖赏手段增加孩子的良好行为。对4—6岁儿童可以用家庭卡片方案,对7岁以上儿童可以采用家庭积极方案。
(2) 方法:
方法一:家庭卡片方案
找一副扑克牌作为卡片(也可以自制卡片或五角星、小红花),坐下来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讨论关于奖惩的方法,告诉孩子现在要实施一项新方案,这个方案会因为他表现良好而给他相应的惩罚。找一个贮存卡片的东西,如鞋盒子、咖啡罐等,用一些有趣的图案装饰一下。
现在制定一个奖赏方案。奖励物不仅包括每天都能享受的日常奖赏,如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玩玩具、骑自行车和去小伙伴家玩等,而且包括特殊的奖赏(特殊待遇),如周末看电影、滑旱冰和买玩具等。
接下来,把希望孩子参与的任务列一个清单:如饭前摆餐具、饭后清理餐桌。整理卧室、铺床、倒垃圾和其它一些家务活等。也可以列出多动症孩子经常引起的同父母冲突的事情,如穿衣服、洗脸、刷牙、上学、做作业、准备睡觉、洗澡等。
下一步是确定每项任务的卡片数量。对于4—6岁的孩子,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可以得到1—3张卡片,完成一项较难额任务可以得到5张卡片,任务越难,完成时相应挣得的卡片就越多。
接下来,计算在有代表性的一天中,当孩子完成父母所指派的绝大多数任务后,能够获得的卡片数量,建议把卡片数量的2/3用于换取日常奖励,余下的1/3可积累起来换取特别待遇。要是孩子一天能挣30张卡片,20张可用于换取日常奖赏,10张积累起来。不要太在意确切的数字,合适即可。
接下来,制定特殊待遇(如星期天去滑旱冰)卡片数把每日积累的卡片数量与期望获得一次特殊奖励的天数相乘,如孩子每日积累10张卡片,那么这项活动需要付10×7=70张卡片。按照这样的方法,确定每个活动所需要付出的卡片数。
要让孩子知道,若是他以良好的态度完成了任务,还有机会赢取额外的卡片,并且对孩子说非常喜欢他积极的态度。但最好不要对所有的行为都如此加分。要告诉孩子,只有在第一次指令发出后完成任务才能获得卡片,经过重复要求后才把该做的事做完的则得不到卡片。本周不能因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而收回他的卡片。孩子拥有了卡片,他就有权利支配它,孩子有时会在不合适的时间要求行使自己的权力,比如睡觉时要求看电视,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方法二:家庭积分方案
家庭积分方案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孩子,除以分数代替扑克牌,根据每项工作的价值而使用分数以外,该方案与卡片方案相同,对日常事物的赋值从1-5分不等,对于较复杂的活动最高可以给200分,基本的给分原则是把通过15分钟的努力得以完成的任务给大约15分。
把空白任务及奖励表复印数张,每天把孩子完成的任务记在项目中,把赢得的分数记在得分栏,然后计算收入情况;把每天享受的奖赏记在奖励项目中,花费的分数记在支出栏,然后计算支出情况。当孩子用分数换取一项特殊待遇时,把内容记在奖赏栏,分值记在支出栏,然后从总支出中减掉相应的分值。规定只有父母才能填写记录,孩子可以随时审阅,但不可以擅自改动。
(3) 注意事项
① 任务及奖励内容要隔一段时间重新制定,和孩子一起讨论,取消一些已经能够做到的内容,增加一些希望孩子改变的行为,奖励内容也要更新。
② 在孩子完成指定的任务之前不要给予其卡片或积分,无论孩子怎么强调客观,哭闹耍赖,都要坚持不给。当孩子完成任务后也不要耽搁,应尽快的奖励他的良好行为。
③ 孩子因良好行为而获得卡片或分数时,家长要及时地告诉他父母对他的行为很满意。
④ 巩固家庭代币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后,若太早终止这项方案,孩子的依从行为常常不能持久,故此该方案要坚持应用两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孩子能够完成人多数的任务,并且很喜欢这样的方案,父母也能很容易地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卡片或分数,就可以准备进入下一步,根据家长们的经验,第五步通常需要历时2周时间以上。
第六步:用扣分法管理不良行为
遵循前述先奖后罚的原则,开始用惩罚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1) 目标:①将家庭代币方案用于减少孩子的对立违抗和其他不良行为;②形成对父母的指令必须照办的家庭规则。
(2) 方法:使用卡片或积分方案1—2周以后,就可以开始间接的、选择性的扣分。可以告诉孩子,任何时候如果他拒绝完成指派的任务,就要被罚卡或分数。在这以后,孩子不遵从指令时,告诉他说“我数1到5”如果你还没有行动,你就要失去一张卡片(或分数)”,然后用比较慢的速度数卡2—3—4—5,若孩子仍没有开始有所行动,立即从他的库存卡片或记录本上扣去他完成此项任务后应得的分数,若清单上没有此工作项目,可选择一个和孩子该行为相似的分数予以扣除。
(3) 注意事项
① 不要同时去纠正很多不良行为,一段时间内只针对一两个行为,否则规定太多,孩子记不住。
② 不要太多、太频繁地使用扣分发,否则会很快耗尽孩子的积蓄,方案就不能继续执行了,一般而言,3:1的策略比较合适,即奖励孩子3次,罚1次
③ 如果家长太频繁地使用了扣分法,方案就会失去动力和吸引力,孩子就不愿意参加卡片或积分方案了,这时可以暂停执行该方案一个月左右再重新开始,要注意重新开始后不要罚得太多、太频繁。
第七步:用暂时隔离法处理严重的不良行为
暂时隔离也称为暂停,在篮球和足球比赛中,比赛的暂时停止叫暂停。用在行为治疗上,指儿童活动的暂时停止,作为一种纪律约束手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不遵守指令的行为进行 管教。本法仅用于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或对代币方法反应不理想的典型的不良行为。通过终止 孩子的其他活动,把他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接受一定时间的惩罚,来达到目的。
(1) 目标:①运用暂时隔离,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②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尊重父母的权威,遵守行为的规范。
(2) 方法
① 发出警告:当儿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后,首先要发出警告。发出警告时语气要坚定,眼睛盯着他,用足够高的声调,手指着孩子说:“我从1数到5,如果你不按照要求去办,你就要规规矩矩地坐到那把椅子上去”,然后手指着墙角。
② 然后大声地数1—2—3—4—5,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就紧紧抓住他的手腕或前臂说“没有按我说的做,你必须坐到这把椅子上”,然后迅速地把他带到隔离椅上。若是孩子反抗,可以用自己的身体约束他,将其立即带到隔离椅上。
③ 在把孩子放到隔离椅上的同时应该严厉地说:“坐这儿,什么时候我让你下来才可以下来!”在此期间不和孩子说话,也不要让其他人和孩子交谈。隔离的时间一般是:轻中度不良行为毎岁一分钟,严重不良行为毎岁2分钟。
④ 如果孩子未经允许擅自离开椅子,要及时、坚定地把他放回椅子上,让他的背紧贴椅子,大声坚定地对孩子说:“如果你再次离开,我就罚你的卡片!”要是孩子再次离开,马上从他的积蓄中扣除其日收入1/4数量的卡片或分数,回过头来对孩子说:“待在那儿,直到我让你下来。”此后,如果孩子再次擅自离开隔离椅,就不要再发出警告,而是直接扣除卡片或分数,但是在同一事件里扣除卡片或分数的做法不要超过两次。
什么时候结束隔离,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必须安静下来,在他安静地戴上30秒钟才可以和他说话;如果他不停地争辩、发怒、吼叫、大声哭闹,就必须在隔离椅上待更长时间;②孩子安静下来以后,必须同意做大人吩咐的事情,若是家务活要让他接着做,若是他做错了事如说脏话,撒谎等,必须承认错误并保证改正。此时,可用柔和的语调对孩子说:“你这么做我很高兴”.
(3)注意事项
隔离方式:目前美国的书上介绍使用隔离椅,让孩子坐在上面实行隔离,椅子要垂直地背靠着墙,放在墙角里同时要远离墙壁以免孩子用脚踢墙,一些家长选择在厨房、走廊的尽头或客厅的角落安放椅子以便在做家务时便于观察孩子。我国的传统习惯是“罚站”在角落里画个圆圈,让他面向墙壁站立,也可以把孩子关在卧室或浴室里。不论什么方式,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理解他正在受惩罚。隔离的环境必须安静,附近没有玩具,也不能看电视。比外,还必须注意安全,特别当孩子一个人待在隔离室里面时。
第一次实施暂时隔离,最好选择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父母双方都在场,态度协同一致。如果父母中途退却,就意味着强化了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第一次被隔离,孩子的典型反应是愤怒、喊叫、哭闹、强烈反抗,因为他感到委屈。一般只持续30分钟—2小时时间,就会答应按要求行事。慢慢地孩子开始听从父母的指令,隔离的次数也相应的减少,这可能要花费几周时间。有的父母害怕惩罚会伤害孩子,但是应该认识到从长远看,这是帮助孩子改掉毛病。家长的角色就是使孩子成为优秀的守法公民。因为不忍心惩罚孩子而放弃了带领孩子走入社会的责任,就会成为一种极大的过失。
不要让孩子借口上厕所、喝水而离开隔离椅,不要因错过了吃饭而以零食给予补偿。
当使用此法2—3周,并且发现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已经降低时,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而不需要把所有的行为问题都解决后才往下走,若是孩子的行为不见好转,甚至比开始时更严重了,一定要向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咨询。
之后两周,不要再家庭以外的地方应用此方案。
第八步:扩大隔离法的使用范围
若家长感觉有信心使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合理地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就可试着扩大隔离法的使用范围。
(1) 目标:在商店、参观、其他人家里或其他地方使用隔离法管理孩子的行为。
(2) 方法
① 重申规则:进入公共场合之前,应停下来,把孩子在这种场合下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和应该遵循的规则讲给他听,并让其复述。若孩子拒绝,警告他讲不带他进商场,若还是拒绝,就让他在外面接受隔离,但父母要留在他旁边,不要让孩子独自待着。
② 制定奖励规则:进入公共场合之前,告诉孩子如果遵守将得到奖励,卡片和分数都是奖励良好行为的方法。针对4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包里放一些小食品,以便在整个过程中奖励其良好行为。另外,父母还可以许诺为孩子购买东西,但这只能用在很少的情况下,是针对特别好的行为的奖励
③ 制定惩罚规则:在公共场所外面,告诉孩子不遵守规则得到什么惩罚。可以用减少分数或卡片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暂时隔离法,一进入公共场所,就寻找一个方便的隔离地点(例如通往洗手间的拐角处),告诉孩子,他如果不守规则就在这儿接受隔离。
④ 安排合适的活动:如果带孩子外出旅行、就餐、购物或做其他需要等待的事,要预先给孩子提供合适的事情来做,因为等待过程中孩子会感到不耐烦,可以带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如迷你掌上游戏机,卡通书等。
⑤ 当不能使用隔离法时的替代:带一个小记事本,进入公共场合前,告诉孩子,如果有不良行为则会被记下,等回家后视情况的严重程度给予惩罚;或带一支笔,进入公共场合前告诉孩子当他有不良行为时将在其手腕上画一条杠,这些记号可以换成扣分或隔离。和孩子一起出去时,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免其逐步升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孩子好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奖励。
家庭代币方法和暂时隔离法也可以扩大到学校,由老师配合打分,回家后实施奖惩。
当感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积极,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更加配合了,就可以慢慢试着停用八步法。如果停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新问题或旧问题复发,可以再次使用本方案。这样,父母就会收获回报,会发现他们的孩子越来越合群、合作和友好,父母在家庭中管理孩子行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夫妇双方、婚姻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多数父母在充当多动症孩子的父母、老师和朋友的角色过程中自信心有所提高。
重点提示
行为治疗是一种针对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孩子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其宗旨是改变父母的教养态度,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耐心和恒心,只要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去做,你就会看到你的家庭在改变,孩子在改变。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单纯的被动地推动就不那么有效了,还需要改变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