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诗涵 范文君 徐阳 仁青
图片 | 迪丽尼尕尔
指导老师 | 白净
责编 | 马宝涓
排版 | 付思涵
嘉宾介绍
沙晨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98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2002 《新闻联播》编辑 制片人
2003 《中国新闻》《朝闻天下》新闻播音
2011 驻外记者 亚太中心首席出镜记者 采编组长
2016 《新闻调查》调查记者
2016 《东方时空》《24小时》主持人
任央视驻外记者期间主持马航MH370搜寻、湄公河缉凶、香港占中等重大新闻直播,足迹遍布亚太区域。
(一)
大学的第一个班会,班主任曾对我们说,他希望我们做“明”人,不是“著名”的“名”,是“明白”的“明”。我认为他说得很好。不管你是主播、主持人、记者或是编辑,尤其是在高等学府接受着高等教育,接受着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我们都应该以“专业传播者”自居,做一个“明白”的专业传播者。这能使我们在当今立足,并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
“说什么”并不是最高优先级
湄公河惨案,发生在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上被虐杀。电影《湄公河行动》 的开场镜头就是聚焦在泰国清盛的一个码头,也就是我们当时采访报道的码头。清盛是泰国、老挝还有缅甸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13具中国遇难船员的遗体就是在这里找到的,他们被反手绑着,身上有无数的枪眼和刀伤。10月5号案发,4-5天后,我们做了一周的持续报道。
现场报道的场景是追思会,我身后是两艘案发的船,由于机枪扫射,船的局部有很多枪眼。当天晚上我们与《新闻1+1》连线做直播报道,使用“海事卫星传送”。海事卫星基于天上的卫星,我们的移动设备是一个笔记本、一个卫星接收端。使用时需要寻找卫星信号,找到一个空旷地带,原地旋转三百六十度,当卫星信号的“滴”声越来越密集时,就是信号最强的方向,将其固定。海事卫星的缺点有:第一必须在室外,周围不能有遮挡卫星信号的物体;第二,不能移动,直播只能是定点的状态。
2012年5月,制造湄公河惨案的主犯糯康被抓捕,并在老挝万象国际机场被移交给中国警方,现场是万象机场的候机厅的贵宾接待室,而我们还有一路在停机坪上连线,两路信号的传输都运用了海事卫星。我们当天从早上的《朝闻天下》开始,一直直播到十二点的《新闻三十分》结束。
除了要做现场报道连线之外,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制作公共信号,然后将信号分发给各个媒体机构。糯康的移交现场只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有提供公共信号的技术能力和可能,而许多国内外的其他媒体都需要用这一公共信号来做报道。这就要求我们提供连续可靠的回传信号。
做驻外记者和在国内工作的区别在于,国内大型的活动报道都是可预知的,都需要至少提前一个礼拜,做好大型的转播车等技术准备。即便是突发事件可供调集的资源也相对充足。而做驻外记者的时候会有很多未知的突发状况。此外,国内的工作岗位是细分的,但作为驻外记者,你既要出镜,还要准备拍摄,而且必须要掌握卫星信号传回等技术。当你作为一个现场记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信号传回,而至于说什么,能投入的精力最好是三分之一。
糯康移交主程序就在室内,我们带的设备只有两套海事卫星。然而,在室内没有信号,于是我们就把卫星的接收器放在二楼的窗台上,让接收器破窗而出,找到信号点后立刻用胶带粘住。惊险的是,接收器很沉,窗户一直在晃,快要掉下去了,眼看只有几十秒直播就开始了,我们赶紧打电话给当地租车的司机。最后,糯康被移交场景的许多珍贵镜头都是靠这位老挝司机跪在窗台上整整一上午,通过卫星传输设备直播传送回来的。
怎么让你的报道不一样?
我们是提前24小时接到了直播糯康移交的任务,这是高度保密的。因为当地的安全环境十分复杂,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下飞机后,我们直奔大使馆。我们需要确定第二天直播的内容,但是由于在境外办案,而且案件侦破的全过程高度保密,关于中国警察有没有执法权、怎么抓人、依靠谁,我们一无所知。而这些只有时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105”专案组的组长——刘跃进知道,他带领中国公安和专案组在老挝和缅甸工作半年。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刘跃进的专访,但当时他正在大使馆开会,我们在宾馆等到晚上十一点半,专访从十二点开始,直到夜里一点半。他把这半年来中国公安是如何在境外抓捕到糯康的幕后故事和诸多曲折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磕下这场访问,那么第二天的直播报道就会只有简单的现场描述,缺乏深度、厚度,独家性、揭秘性。
所谓专业性: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对的人,问对问题。
作为一个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你要抓拢谁,这是很关键的。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你经历了四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作为专业传播者,和那些自媒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在一个新闻报道中,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的人,问对问题,让他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东西,同时也增加报道的广度、厚度、深度、锐度和吸引力。
血泪教训中的现场报道TIPS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现场报道记者,你需要有个万能的工具包,尤其是生活用具。2月的首尔很冷,我穿的衣服很多,全身贴满了暖宝宝。长时间的直播,需要在很脏的地板休息,为了不把衣服弄脏,需要准备塑料布,或者小马扎。为了防止直播断点,摄像机充电电池、手机的充电器和充电宝必须带好。这些经验,只有去过很多一线才能积累,却至关重要。格外要注意的是,材料一定要备份。
做直播报道前千万不要把你要说的话从头到尾地写下来,否则直播的时候你就会自然地想从第一个字开始背。即使你先前的准备十分流畅,但在现场一旦环境变得非常嘈杂,可能连第一句都忘了。我建议,直播前只能把要说的话用关键字、标题的方式记下来。并且应当把这些标题列在A4纸或者采访本的一面,不能翻页。每一个问题下写两个关键词提示一下自己。采用这种方式,你在现场组织具体的语言时,抗干扰能力就会更强,注意力才能够高度集中。
专业性无处不在
在灾情现场,第一位的是生存能力。在菲律宾“海燕”风灾报道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只喝矿泉水,只吃面包和饼干,第四五天身体就扛不住了。而西方的记者背着炉子,带着大米,买了两只活鸡。我们原本还在批判他们享受,后来才发现,这才是科学的前期准备。技术保障的专业性才能保障报道的持续性,从而决定应急报道的持续性。我们所有人每天面对的都是满目疮痍和失去家园的灾民,救援队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从这些废墟里面把遗体发掘出来。“蓝天救援队”的工作是在海边挖遗体。他们每天干的是这些活儿,如果每天回来不能洗个热水澡,晚上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天被蚊虫叮咬,这样的工作他们能干几天?在这次国际灾难救援的报道现场,我们观察到作为报道者、作为医疗救援者等不同的队伍在应急救援的专业性上和国际先进理念的差距。这种专业性上差距决定了他们各自工作的持久性。在这场没有一个中国人死亡的灾难现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记者可以观察的不同层面。
台风灾难发生后,美国记者最先搭着美国军队飞机,进入到了受灾核心区,而我们的记者被堵在路上。事实情况是,哪个国家的记者先进去,全世界听到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声音。所以国际传播力不光是考验记者或媒体的能力,更是对国个家实力的考量。国际传播力提升不光是媒体一个部门的事,应该是各部门自觉协同促成和提升的。
你在核心现场的价值
马航MH370在2014年3月8日事发,我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作为新闻报道记者,你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地无限接近核心现场,原本应当是飞机坠落的地点,但当时信息管理系统只是记录了飞机最后的消失地,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坠落地。珀斯的皮尔斯空军基地是最长时间的持续报道地,后期每一天的搜寻行动全是从这个地方出发。每天机长都会在飞行结束后做一个新闻简报,虽然没有特别核心的信息,但他们仍然时时刻刻关注着新闻,这就是很典型的零距离跟踪报道。在发布会现场结束过后,你还需要介绍现场、摄像机背后的信息,画面更多对着的是台上的发布者,但台下记者的表情和反应需要你在现场观察和收集。其次,连续报道需要你把当天这场发布会的内容和信息纳入整个事件发展的脉络当中,通过比对分析清晰地告诉观众,今天发布的内容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中所处的坐标位。
(三)
我们的职业本质是什么?
现在是全媒体时代,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第一,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数据显示传统媒体的趋势往下。我们应当“居危思危”,不是“居安思危”。
第二,虚拟和非虚拟的关系。在这个虚拟无处不在的世界里,可能真实会更加稀缺。只要大家对于真相有需求,我想我们作为专业传播者,我们的专业能力、专业定力、传播意识都不应该萎缩,但前提是要与科技进步创新匹配。
第三,专业传播者和网红的关系。专业院校能培养出网红吗?中国社会,是不是到了所有人都可以沉迷于嬉笑的时候了?从前有一句老话叫“铁肩担道义”,对于社会正义和进步有推动责任的人,你想传播的表情是什么?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应该传播更多的表情,喜怒哀乐,而且要去探求各种表情背后的原因。让更多的人能面对现实时发自内心的开怀。
“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谁都别觉得自己了不起,谁都是小人物,谁都得学会放低自己,但是大情怀要有,这个情怀就是推动社会向前走。什么是正能量?做总比不做要好。很多事情,不要觉得做了没有用,哪怕影响一个人两个人,一定会有影响。
我们的职业本质是区别于网红或者网络大V的。我们的根本在于站在公共立场
传统媒体掉粉,不是因为做得太专业,而恰恰是因为做得太不专业。CNN、BBC的新闻,哪怕是它传统大屏上的新闻,它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日常技术、演播室的设计、主持人的出场、镜头的运用、镜头语言叙述故事的能力等都是专业的。我们在学校应当思考,怎么去学用影像结构故事?这个影像出来能抓住人吗? 如果大家都不专业,观众就会去找比你更能突破底线、更吸引眼球的人。我们不能比下限,我们要追求的是上限。
“人民性”,听着很大,其实就是“接地气”。“接地气”不是说你会两句街头巷尾的老百姓嘴里说的语言,这是一种表层的;更深层的应该是一种审美,一种立场。你愿不愿意真的去了解中国的现实?你了解多少?
(四)
融合的必备意识
融合必备意识:产品意识、用户意识、专业意识、常态意识。
我们做的节目不光是节目,一定要有落地的意识,新闻资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不是简单的资讯,它是一种独到的解读。对于你想看的领域,不应当是大众化的,而是定制化的。你的产品有没有人愿意买,关键在于产品定位是否清楚。
在融合时代的常态意识:新媒体很火,但我们能否够更加深入独立地思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和互动,能否具备专业的定力?与从前相比电视的影响下降了将近一半,你必须逐渐适应这样一种新常态,并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产品意识有两个需求要满足。一是功能性需求,明确准确、便于接收。产品合格才能让人掏腰包。大家在本科学习阶段一定要树立这种意识:权威新闻不等于权威公文。我们要做的是权威的新闻,不是权威的公文。做新闻不能把得到的“规范的说法”直接复制变成新闻稿,不能连自己都不懂就进行传播,导致观众根本无法理解新闻的价值,面对专有名词还要自己去搜索。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大量存在这样的情况。
另一个是审美性需求第一层面叫做“悦耳悦目”,观众听你说话、看你的形象能不能被接受是很重要的。这需要你接受专业的训练,使你的声音、说话、形象契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新闻审美很重要,你认为怎样的新闻是美的,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这个样子。第二层面叫作“悦神悦志”,这个“悦”是出发思考的意思,在新闻的背后你能否触发思考,这才是你存在的意义。在“后真相”时代,大家比投入客观事实更多的注意力其实更多的是基于情绪,并不是基于事实。
希望专业传播者的工作是让大众离真相越来越近,而不是相反。
(五)
寻找精粹的时代口语
关于传播方式的时代性。互联网是无限的,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迅速地把新闻的核心节点,在多个短视频中讲述出来,然后完成迅速分发。而不是把几个小时的直播链接发出去。
语态的时代性更迭也很重要。语态不光是口头表达,我觉得起码得分三个层次,“语”“文”“形”。“文”是文本的内容;“形”是传播者的形象、节目的形态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我们要的寻找的是“精粹的时代口语”,核心就在时代感。
创新包容、适度解构、去伪存真、经典重构、小而美的圈层化生存。这是我自己感知的时代感。变是永恒的,尤其是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但我们的包容性也会更强。“适度解构”,用大家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伪存真;“经典重构”,我们以时代之名重构经典,比如《经典咏流传》,我们到了需要寻找复兴自己文化的时刻了。“小而美”,受众的圈层化设计,今天你不要再指望能通吃天下。现在的一些大V,就是运用典型的圈层化设计在他的一个非常小的领域但能一一落地地黏住用户,把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变成了用户。
(六)
大小屏通吃法则:做不同&问题导向
做不同之:
做独家现场的发现者、做新闻定义者、做核心创新者、做数据挖掘者、做有趣的讲述者
问题导向之:
用事实激发事实,用观点碰撞观点;
语言要平实、姿态要平视、语气要平和;
坚持质疑的精神、戒绝质问的语气;
直指观众心中的那一点——痛点、笑点、泪点、疑点、盲点
希望你们到了工作岗位以后,能够把这种创新的意识贯穿始终。做一个明白的专业传播者。大众需要引领或者说共鸣,这也是人性的一种本能,人是社会化的存在,它需要去寻找这样的认知社交圈层,希望你们都能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共鸣圈。
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只有更好的时代或者更坏的时代。
更好或更坏,就取决于你的行动。
举报/反馈

南大新传

1288获赞 1万粉丝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方账号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