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决定孩子一生”不是一个科学的说法。
第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3岁这一年,而是婴儿生命的前三年包含许多重要的发展关键期,比如语言发展,认知和情绪发展。一些著名的狼孩,婴幼儿时期被野兽抚养长大的孩子几乎终身都学不会人类的语言,就是因为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缺乏适当的环境。另外,这些孩子也往往都有情绪问题。“罗马尼亚孤儿”案例是更典型的例子,早期在人手不足的孤儿院长大,因为无人照料而缺乏和养育者的肢体接触的孩子,即使成年后被好的家庭收养,也遗落下了永久的发展和社会功能损害。这是因为在发展关键期缺乏和成人的肢体接触与交流,婴儿就会将来出现功能障碍,导致不擅长社会交流,情绪不稳定。
第二,“3岁决定一生”“3岁看老”这种观点主要是认为3岁决定孩子以后的个人/人格,这种观点是得不到现代发展心理学支持的。除去基因决定的先天部分,人的发展和变化是终身的,研究早就发现人格在一生中并非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稳定,也并不是由小时候的特定养育而决定,而是随着年龄不断变化的。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增强最快的时期实际上在20-30岁的阶段;甚至30岁我们称为而立的年纪,个性还会继续发生变化。
大五人格中的“亲和性”在30-60岁阶段就会持续发生变化。而个性的开放性(接受新事物的可能性)则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并且,一些养育的重要概念,比如依恋的形成,也并不一定由前三年的状况决定。研究发现早期没有建立安全依恋的儿童,长大后依然可以通过和老师等其他成年人建立。
可见,重要的是前三年提供了恰当的语言和关爱环境,没有什么养育行为可以一举在孩子三岁这年决定ta终身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