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刘宝珺:
年轻人怎么爱国 几千年灿烂文化是切口
人生·选择
刘宝珺高中毕业于南开中学,本来有机会保送至燕京大学念化学,但选志愿前夕收到清华大学地质系的学长来信,“不要去燕京大学了。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养活5亿人口,但是包括李四光在内,能找矿的人才只有200多人……国家很需要地质人才!”最后,刘宝珺去了清华大学地质系。
人生·鉴别
刘宝珺特别提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纷乱杂章,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多读原著。所以年轻人不要道听途说,用拼凑的信息还原事实,一定要提高自己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无论学什么专业 年轻人都应关心未来
演讲台上,87岁的刘宝珺,原本1米8的身高有些佝偻了。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挡不住的,却是这个老人如青年般活跃的思维。
长达70分钟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言语中,说不尽道不完的,是他以及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学者的内心独白。
从强盛、世界领先到18世纪落后饱受欺凌,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以及近代赶超世界,实现大国崛起。如果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划分为这几个维度,在过去横跨87年的时光中,刘宝珺成了为数不多,后三个阶段的见证者以及经历者之一。
1931年出生于天津的刘宝珺,成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出生几日,即遭逢‘九一八’事变。上小学又逢‘七七’事变。”刘宝珺说,天津沦陷后,他亲历了日本统治天津八年。
“我曾目睹日本的轰炸机,炸毁天津的学校。”战争的残酷,让小小年纪即遭遇动荡的刘宝珺,更加体会到爱国和报效国家的意义。
出生于教育家庭的他,从小耳濡目染,热爱传统文化,崇拜科学家和国学大师,为此,报效国家的志向便在心底生根发芽。
“我们必须关心中国的前途,大家都在思考要投身到哪一领域救国,要么搞实业,要么学技术,很少有人想将来要赚钱或者当官。”童年的经历,让刘宝珺坚定了日后的“走法”——科学救国。正是这样的信念,成为他日后选择中,最坚强的心理支撑。当然,这也是他们这一代科技人的选择。
将自己交给国家,听从祖国安排。“我很自豪地说,我的很多选择都是遵从初心。”刘宝珺说。
高中毕业于南开中学的他,本来有机会被保送至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念化学,但选志愿前夕收到一封在清华大学读地质系的学长来信,“不要去燕京大学了。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养活5亿人口,但是包括李四光在内,能找矿的人才只有200多人……国家很需要地质人才!”最后,刘宝珺去了清华大学地质系。
22岁大学毕业,他和另外一名同学分配到条件恶劣的西北一个矿上。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他愉悦地接受了。“那个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条件有多恶劣,就是觉得祖国需要我啊。”刘宝珺回忆说。
和老一辈科学家不同,没有了做亡国奴的危机感,以及被列强欺辱后强烈的反抗和自救意识,当代年轻科学家自然不会和刘宝珺有相似的心路历程。但作为被爱国情怀激励的一代,他深知家国担当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年轻人都应该关心未来。”
不要道听途说 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
尽管已经从教职、行政和科研岗位上退下来多年,刘宝珺还是闲不住。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刘宝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是将地质学中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热力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理论。鉴于他在地质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1996年,刘宝珺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了世界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斯潘迪亚罗夫奖”,成为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20位地质学家。因为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退休后,刘宝珺开始转变为对环境的关注,不遗余力地宣传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世纪末至今,刘宝珺“干了几件大事”。
20世纪末以来,中国水电开发快速增长,部分河流已有过度开发的迹象,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刘宝珺和韩其为院士、谭其明教授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南水北调”是我国重大世纪工程,其中东线、中线已开工,但西线工程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2004年,四川省老科协的几十位科学家在刘宝珺和林凌教授的率领下,做了两年的深入研究,于2006年出版了专著《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
作者提出有关水资源、地质、生态环境、民族、资金等重大问题要深入研究,工程上马要慎之又慎。专著出版后,引起国家和四川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刘宝珺特别提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纷乱杂章,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多读原著。所以年轻人不要道听途说,用拼凑的信息还原事实,一定要提高自己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爱国不是空话
从热爱传统文化做起
要成为一名有建树的科学家,深耕所属领域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刘宝珺坚持,除了将专业做到极致,更应该涉猎广泛,把各方面的东西联系起来,一专多能。
“你们读过千家诗吗?”“有人读过易经吗?”5月25日在和台下学子的互动中,老人对传统文学的熟稔,体现得淋漓尽致。87岁的刘宝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和他本人的成长环境,以及那一代人的自我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当时的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刘宝珺特别为母校南开中学自豪,在这所推崇大公无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践的学校里,他遇到了颇具才情的老师,所以被培养成了思维活跃的“多面手”。
刘宝珺大学时是清华篮球队主力,本身热爱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我最近想,究竟是自然科学更能强国富民,还是金融、贸易的推动力更大?”虽然已经年过八十,但思维依旧活跃的他最近又开始学习金融知识了。
刘宝珺最近还在“忧愁”另外一件事,现在不少人似乎没那么爱国了。去年底,中国科协邀请他去给全国的科技记者作讲座,他讲的主题就是: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从四大发明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戏剧,都是宝贝。”刘宝珺说,年轻人爱国从哪儿入手?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口。
如今,命运之船已经划过近90载,刘宝珺坦言,虽然不知道终点在哪儿,但能够见证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一大幸事。“我的同班同学很多都走了,没赶上这个时代。”他希望能多活几年,因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还想看着国家更加强大。
人物名片
刘宝珺,1931年出生于天津。地质学家,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我国首位获得世界地质学最高奖“斯潘迪亚罗夫奖”的科学家,曾任四川省科协主席、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