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赵路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争相涌入杭州,成为用“奋斗”书写城市历史的杭州人,为这座风景秀丽的创新之城注入新活力。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推出《奋斗者说》栏目,记录杭州人在这座城市创业、奋斗的故事;也通过他们的青春与梦想,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印记。
【人物名片】
王坚,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还曾是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从云计算到城市数据电脑,再到2050大会,面对每一个挑战,每一次,王坚都选择一往无前。
“如果‘明天’可以在今天被预想到,那就不是最美的‘明天’。”——王坚
最近6个月,王坚博士一直在为一件事奔忙:2050大会。
从去年12月8日,2050大会正式筹备至今,用王坚自己的话来说,“工作量增加了500%到1000%。”
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博士为了2050大会真的是全情投入了。”很难想象,作为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为了2050大会,王坚可以打开手机通讯录,给里面的每个人打电话,向他们介绍2050大会;可以每月开一次媒体沟通会,每次连着讲三四个小时,只为把2050“说清楚”;可以在前一刻向世界500强的CEO发邀请,后一刻给志愿者打电话协调停车……
为什么这么投入?他说:“世界上有两种刚需:第一,世界上不断会有年轻人出现;第二,年轻人们一定会想相互见面。2050大会,就是为了让原本见不到面的年轻人见面,继而看到他们最好的笑容。”
那件事——
2050到底是什么
5月17日下午,2050大会召开了第四次媒体沟通会。几个参会记者相互打趣道:“之前几次沟通会来没来,看表情就知道了。那些一脸懵懂的,肯定是新来的。”
在与媒体交流时,王坚依然不断重复着那句口头禅:“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他怕在座的记者们听不懂。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不反复琢磨,很难跟得上王坚的思维。
就拿这次2050大会来说,它和之前记者参加的任何一个“会”都不一样。
比如,大会没有统一的主题,它只是一个请全世界年轻人来“聚一聚”的平台,参会者一起聊天,一起住帐篷,一起下围棋、打球、晨跑……
比如,大会没有所谓的“亮点指南”,所有的“亮点”,都要自己到现场“偶遇”。因为它不在乎有多少名人到场、发布了多少成果;更在意“年轻人来自全球多少个城市”“飞行距离加起来有多远”。
还比如,一般会议总是花钱请人。而在2050大会,从会议工作人员到来参会的CEO,再到做演讲的科学家、来报道的媒体记者都是“志愿者”,人人都得买票入场。
尽管2050大会如此与众不同,但在王坚心里,开这个大会,只有一个理由:“这是为全世界年轻人做的一件事。”
第四次媒体沟通会现场,来了一只叫“绝影”的机器狗,只要被牵一下就能前进、后退,被拌了也不会摔倒。“绝影”由杭州一个本地的科技团队开发,成员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26岁。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绝影”还在研发过程中,一般的会肯定参加不了,因为展位费太贵了。而在2050大会,展位免费。
“现有的各种大会、论坛,多是为成功者举办的,我就想为那些还没有能被定义为‘成功’的年轻人办一场聚会,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未来真正的创造者。”
事实上,这件事,王坚想了三年。“我相信,看到这些年轻人在做的事,有很多人会愿意帮助他们。”
为此,2018年春节过后,王坚休了他到阿里巴巴之后最长的一次年假,远赴美国去游说他的朋友们来杭州,“来看看这些年轻人,听听他们的声音”,也请他的朋友们推荐一些年轻人,来讲讲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于是,在2050大会上,成百上千的年轻人组队,从全世界各地奔赴而来。
当设计师遇见宇航员,人工智能会碰到小卫星,无人驾驶加上巨型纸飞机……谁知道会擦出什么火花来?
那些“坑”——
扑腾出个未来
在阿里云内部,一个段子广为流传:王坚经常挖个坑,自己先跳进去了,然后大家也一个接一个跳进去了。一群人在里面不断扑腾,直到把事情做成。
曾经,云计算是个“坑”,城市数据大脑也是个“坑”。如今,2050大会成了新的“坑”。
王坚说,前几天,有人把2050大会的推介,发在了他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马上有人跳出来质疑:“现在的年轻人功利得很,真有人会来参加这种会?”
类似的质疑,在2050大会筹备的半年里,太多太多。而“质疑”对于王坚来说,也实在太过熟悉。
阿里云一度是阿里内部人员嘲讽的对象,甚至有人向马云直言:王坚就是个骗子。这个曾经的大学教授、已经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男人,在阿里云年会上哭得像个孩子:“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是我不后悔。”
最初听到“城市数据大脑”这个概念时,大部分人也都晕了。一半是因为听不懂,一半是听懂了,却被吓到了。这不是几个程序员凑在一起就能完成的事情,它的前提是这所城市要打破所有的部门壁垒,贡献出全部的数据资源。可能吗?
但每一次,王坚都选择一往无前——
为了云计算,他在机场向素未谋面的阿里云用户递名片:“有问题找我”;为了城市数据大脑,他跑到萧山街头,和一线交警一聊一整天;为了2050大会,他自断后路,向所有人宣布:只要有一个人来,2050大会就将继续!
从大学教师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再到阿里巴巴,王坚似乎总会选一条最艰难的路,跳一个最巨大的坑,干一些常人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事。
他总是说,自己在“万里长征”的路上:“就像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一样,我不知道能带几个人走出来,但只要能走出来,就有希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了整个阿里巴巴最大的增长点之一,城市数据大脑从萧山市心路发源,现在进入了杭州“国家队”的改革试验。
2050大会未来会带来什么?最美好的想象是,若干年后,很多人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都从“2050那场大会”说起……
无论如何,5月25日至27日,成千上万年轻人在云栖小镇见证相聚。
那些“人”——
陪你一起“傻”
这两天,2050大会公布了自己的会歌——《你不懂我的傻》。歌名是王坚自己取的,带有些自嘲。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仅一大批人和王坚一样“傻”,而且愿意陪他一起“傻”。
用王坚自己的话说,在筹备2050大会期间,曾发生过无数让他和所有工作人员感动的事。也正因为这些事的发生,让2050大会得以不断继续。
今年春节后,美国硅谷,王坚在与英特尔CE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会面时,邀请他来杭州参加2050大会。“当时,我希望他一个月内给我回复。没想到,他立即答应了我,还利用自己的假期参会。要知道,作为世界500强的CEO,科兹安尼克先生是很多大会花钱也请不到的人!”
来自杭州建兰中学的30多位老师,不仅自己作为志愿者参加2050大会,还发动学生参加2050大会的AI围棋赛、编程赛、篮球足球友谊赛等活动。最让大会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为了在周一晨会上向孩子们介绍2050,学校老师花了近一周时间制作、修改了一份PPT(演示文稿)。
“2050团队一直在探索,我们也在努力跟上他们的步伐。”建兰中学的韩少佳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陈宏宇,曾将7颗卫星送上太空。在2050大会上,他将带来十多个年轻的科学家一起探讨“智能卫星”。他对待2050大会有多认真?在填写报名表时,需要上传一张本人的照片。为了这张照片,陈宏宇所长特地从上海赶到杭州,在云栖小镇那块“2050奠基石”旁拍下了报名照。
……
为啥“傻”的人这么多?想来,那是对科技和青春的执念。无论过程多艰难,无论明天会怎样。
而对于无数次被人追问的“明天的样子”,王坚总是回答说:“我不知道!”
在这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王博士看来,如果“明天”可以在今天被预想到,那就不是最美的“明天”。
而今天要做的事,就是为了心中那不可预知的“最美明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