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张颖创办了经纬中国,“一样给钱,不一样的酷”,当年敏锐捕捉到移动互联网的种种机会,仅仅一年时间里,经纬中国收到了10万多份BP,见面谈的项目有七八千,十年间所看项目之多可以窥见。
然而,风口永远在更迭,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层出不穷,跌宕之中,张颖和经纬中国的下一站在哪里?
5月19日,经纬中国十周年chuang大会上,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徐传陞和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展开一场对谈,站在十年拐点上,张颖回答了九个提问。
以下内容由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整理。
1
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怎样理解“酷”?
我觉得酷就是真实、简单,然后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正确的、直接地跟创始人沟通。
另外就是我说过多次的“创新引领行业”。 在投资领域做到第一是个有难度的事,和我们一起竞合的同行非常优秀,但是在持续创新、陪伴创始人成长这方面,我觉得其他投资机构也不用多想了,是无法超越我们的。因为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我们能做到什么。
这些加起来是我心里认为的“酷”吧。我不觉得有任何的投资机构,能跟音乐节捆绑,能做出来像今天这样更加有特色、更加创新、更加好玩的活动。
2
给自己打多少分?
投资我给自己打69分。我们还缺一两个更大的成功,虽然赚了很多钱,投了很多好公司,但在我心中就是69分。我们十几个投资的核心同事加起来,确实有像David(指徐传陞)说的80分,或者79分,我总要比他稍微少一点。
但是在投后方面,我觉得是89分,中国没有一家投资机构的投后比我们强。综合起来看是70多分,如果再要加一个10分,像85或90分去努力,真是比登天还难。
3
为什么要坚持价值观和底线?
价值观跟底线这件事其实非常、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我觉得坚持价值观这件事情其实是让一个人背着沙包跟腿上绑着沙袋在行走,是非常艰难的。
我们坚持善待创始人,不折腾他们,简单直接地沟通,把细节处理好。即使我们投资投错了,不去折腾别人,就是简单直接的放弃,把所有的精力聚焦在最好的公司跟未来的明星项目。
当把这些事情做透之后,总有一天,对价值观的坚持和对底线的拿捏就会爆发,整个公司就会日行千里,很多事情会来得更加容易,而且这个护城河非常深、非常宽,是很难跨越的。
这个事情说出来非常空虚,大家都觉得在扯淡,但是事实上,我们大概是在2013、2014年开始享受价值观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效益。
4
回望这10年,你失去了什么?
对我来说,这份工作就是生命。人生所有的东西都因为这份工作而降维了,它给我带来的成就感、行业影响力和财富,以及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感觉,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珍贵与难得。
5
10年经历了什么关键节点?
在就是2010年7、8月份左右开窍了,不是被某一件事情突然激发,但确实感觉到“开窍”了。
我建议大家对自己稍微耐心一点,不管你是在创业,还是在做投资,或者在探索其他行业,请相信自己。只要在行业里面有所沉淀,把一件事情给做透,总有一天你也会开窍。开窍之后,后面无法想象。
6
经纬美国第一个合伙人Paul说:“我们这份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你怎么理解?
逻辑上来说我还能再做几十年,这个工作相当有成就感,工作就是生命。因为这份工作,我们很多年前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一直做到今天完全是为了影响力,为了赢,为了持续去赢。
这件事情对我、对徐传陞、对我们核心同事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的驱动力,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如果你有一点成功就开始买房买车、享受生活,没有这种原始的、持续的动力,你就会降级,会被别人超越。
7
经纬在过去十年里,一年大概接收十万多个BP,面谈七八千个项目。现在复盘一下,这些人身上最核心的气质是什么?
每当我们尝试去总结一些东西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些东西出来打我们耳光,而且非常响亮。但如果一定要总结共性的话,我觉得就是:心胸、渴望赢的决心、固执但是又变通的思考,还有人格魅力。
我比较有信心的是,每隔一两个月见到这些创始人,都会发现他们在持续提升,而且是带着团队一起提升。举个例子,杨浩涌、何小鹏、米雯娟等等创业者,当你以一定频率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在吸收资本、业绩的支持,让整个市场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影响,快速提升。
昨天晚上我跟小鹏聊了一下,去看了他的展厅,我大概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他的思考、全面性又在成长,今天早晨碰到杨浩涌也是一样的,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直观的。
8
投资之前,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考察创始人的潜力?
从各种各样的维度,比如一些活动、线下的沟通,很多非经纬系的公司在我们扣扳机前都会有比较长的接触。我通过自己比较擅长的方法,比如说出行、小规模的聚会,来建立我们对创始人一定的认识、观察,最后再扣扳机。华东、肖敏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人是一切。
9
当创业者想迭代,但往往风险很大时,你会怎么去思考和平衡?
昨天我们的第一个论坛是四家技术类公司在讨论商业的演变。有理想的创始人、技术类的创始人,其实我们都在接触。现在行业越来越广,我们会看企业服务、数据安全、AI、区块链技术等各种各样的领域。
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跟技术类或者更加理想化的创始人聊天时,还是要理解他对商业本质的看法,以及他对商业的重视。创始人是否持续地在想怎么去演变,有没有一个落地的场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只是泛泛地说一些东西,但是对其他商业的落地和场景没有太多的思考,我们会比较担心。投资到最后还是要帮助理想主义者变得有力量,这一点在思维上的演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 / 万珮 苏琦 刘素宏
编辑 / 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