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22:2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陈京子 记者 庄颖昶 池轩哲 通讯员 陈雪梅
历经6个多小时的“持续作战”,飞云江跨海特大桥(高明大桥)的主桥段南北两岸的主梁于4月16日零时成功合龙,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飞云江入海口。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段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宛如一条彩绸,缠绕于山川河流之间。日前,记者深入一线探访飞云江跨海特大桥(高明大桥)的建设情况,记录一线建设者的奋战故事以及大桥的壮美景观。
高明是其名
为充分挖掘瑞安市历史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桥梁工程,表达广大市民的美好愿景,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高速办”)于2017年1月13日向社会发布飞云江跨海特大桥命名有奖征集公告,要求征名的名称要有文化内涵,寓意健康、简明通俗、易于传播,要尊重本地文化及传统习惯,符合普通话用语和方言发音的习惯。
自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截至2017年1月31日,共收到有效投稿件315份,名称913个(含重复)。为认真细致地做好大桥命名工作,市高速办又组织专家组对征集的大桥名称进行评选,最终确定命名为“高明大桥”。
“‘高明’这个词好,它有很多含义。最直观的意思就是此桥建设手段、技术高明。另外它读起来响亮,用方言念也很有力量。”除了表意深刻,专家组选择此名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高明其人。飞云江跨海特大桥南连阁巷,是南戏鼻祖高明的故乡。高明作为瑞安历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不只是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琵琶记》,还同时给瑞安这个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命名“高明”既是纪念这位文化名人,也更好地传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戏曲文化。
申报了11项专利成果 技术真高明
高明大桥位于飞云江入海口且紧邻码头,来往船只多, 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及大型构件吊装作业相互交叉影响,防撞措施要求高。桥区属于台风频发区域,潮差大、水流急、大风天气多,防台、防风、防腐蚀措施要求高。在这样的海域架桥对技术工艺、大桥质量、作业安全都有着严峻的考验,瑞安是第一次,可借鉴的经验非常少。
“针对该大桥的特殊性,建设施工中我们围绕克服强风、强腐蚀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其成果申报了11项专利。”甬台温复线灵昆至阁巷段9标项目副总工程师张亚海说:“目前国内大部分造桥技术我们都用上了,这座高明大桥可以看作一个‘桥梁施工工艺博物馆’了。”
据了解,常规索塔施工采用对拉杆式模板。该类模板施工时,索塔表面拉杆预留孔较多,混凝土表面不美观,封堵效果不佳,加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预埋件,在与外界空气中水分和盐分的接触下,极易形成锈蚀通道,给索塔耐久性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大桥的使用寿命。
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为把索塔的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索塔耐久性,项目管理团队查阅国内外各种技术资料,经过反复模拟计算,结合飞云江跨海特大桥索塔结构特点,成功开发出集无拉杆模板支架、全封闭操作平台为一体的全封闭无拉杆液压爬模技术。
据介绍,全封闭作业平台设计能实现防护全封闭的要求,达到防护设施标准化的要求,有效确保高空作业人员安全。无拉杆爬模施工取消了索塔施工预埋孔洞,封闭了索塔腐蚀通道,提高了索塔耐久性。全封闭式索塔无拉杆液压爬模施工属国内首创,也是我国海上桥梁建设工程史上首次大胆创新,保证了塔身节段混凝土之间零错台,同时也确保了安全零事故。
桥上索塔要防风防腐蚀,桥下桩基更要坚不可摧。据了解,飞云江跨海特大桥水中桩基共983根,最长桩基达130米,相当于43层楼的高度,其余桩基平均长度也在90米以上。桩基施工是大桥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大桥位于东海入海口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桩基需要穿越厚淤泥层、松散大粒径卵石层等复杂地层,再加上水下作业安全隐患多、质量管控环节多、施工难度大,是大桥重点攻关工序之一。
即使存在如此苛刻的客观条件,但项目部还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明大桥原本设计要求的桩基垂直精度高于施工规范要求的1/100 ,但在项目部精益求精的控制下,桩基精度最低达到了1/400 ,多数达到1/700 ,尤其是130米的桩基做到了不到10厘米的偏位误差,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下创造了奇迹。
“针对存在的困难,我们项目部先利用自有的打桩船进行插打水中桩基钢护筒,在护筒底口、卵石层等位置均采用减压钻进,同时调整泥浆粘度,另外再引进目前省内最大的150m成孔检测仪对钻机成孔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张亚海说,这样认真作业的成果就是大桥全部桩基均为Ⅰ类桩,即桩基质量均达到最优等级。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大桥上还有一项创新技术,即主塔养护采用的“塔柱自动喷淋 + 养护板”养生系统,该系统集索塔养护版、全覆盖自动化喷淋系统于一体,具有防风效果好、介质密贴抗破损、喷淋自动化高、全覆盖无死角等优点,针对性强,对塔柱混凝土养生效果显著。“索塔需要24小时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因为风吹、温度升高而产生表面干裂。这对于人工操作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套系统。”张亚海说。
缓解交通压力改善行车条件 高明为人民
飞云江跨海特大桥(高明大桥)是甬台温复线灵昆至阁巷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瑞安大桥下游3.5公里的飞云江入海口处,南北两岸分别连接南滨街道阁三村和上望街道新村。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主跨 380米,主跨桩基深达130米,主塔为A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40米,是目前温州在建斜拉桥项目中主跨最大的一座斜拉桥,可满足3000吨级船舶通行。
“瑞安是温南闽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交通压力不断加大,甬台温高速公路瑞安段交通量已接近通行能力上限,车流量密集,交通拥挤不堪,服务水平大大降低。”市高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的建设不仅对缓解甬台温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改善行车条件作用显著,同时也对瑞安未来向东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
据悉,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段全长16.92公里,项目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米,全线高架,路线依次经过瑞安市塘下、汀田、莘塍、上望、南滨等5个镇街,涉及90个行政村,设服务区和互通各1处,共计用地1654亩,项目概算总投资65.25亿元。同时,本项目终点与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相接,预计于明年通车,届时沿高速向北可至龙湾国际机场,向南通往苍南、福建,沿线有西湾、炎亭、渔寮等旅游风景区,向西可至三溪工业区、温州动车站,形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及地方道路一体的多元化交通。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段作为瑞安市 “七纵三横二环”城市主骨架路网规划中的“一纵”,目前政策处理保障及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线预计于2018年7月底完成桥梁下部结构,9月底完成桥板架设,10月底完成桥面及附属工程,12月底桥梁、路基工程全部完成,2019年进行路面、交安、绿化工程施工,力争2019年底建成通车。
【浙江新闻+】
飞云江上的这些桥
飞云江大桥
除了目前在建的飞云江跨海特大桥,据不完全统计,飞云江上还有11座建成或在建的美丽大桥,分别是飞云江大桥、高速公路飞云江桥、瑞安大桥、温福铁路桥、飞云江五桥、104国道温州西过境飞云江六桥和绕西南工程荆谷互通连接线飞云江大桥、马屿大桥、高楼大桥、56省道塔石大桥、平阳坑大桥。下面简单地带大家领略一下其中颇有特色的5座桥。
高速公路飞云江桥
1998年开工,2002年2月通车。桥长2520米,宽约30米,双向4车道(2个停车道),日设计流量2.8万辆。主要解决过境车辆的交通问题。
瑞安大桥
2003年7月开工,2009年1月通车。桥长2956米,宽33米,双向6车道,一定程度上缓解104国道瑞安段道路拥挤和飞云江大桥交通堵塞的局面,其为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采用花瓶造型,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巨型的花瓶被144根挂索固定在飞云江上。
温福铁路桥
温福铁路的主要控制线工程,既是铁路专用桥,也是一座设计完美的景观桥。于2005年11月初正式开工,全长2622.43米,主桥长度700余米,总投资1.9亿元。2008年7月16日,温福铁路飞云江特大桥主桥正式合龙。
飞云江五桥
位于飞云江高速桥和铁路桥之间,接线工程的起点为瑞安火车站前的江南大道,向北延伸交新老56省道,跨飞云江后,终点接北岸在市区西首江北水厂处接瑞枫公路,并与规划中的滨江大道西延伸段连接,其与东面的飞云江大桥、瑞安大桥遥相呼应,形成一个环飞云江“发展带”。
飞云江五桥全长1020米,近期采用双向四车道加两侧机非混合车道,远期采用双向四车道加两侧公交车专用道,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50公里。
其造型极美,如“驼峰”的“M”形,蜿蜒在海上,就像一条空中的飞腾巨龙,夜晚更是光彩炫目。主桥采用钢桁架系杆拱结构,在温州地区桥梁建设中属首例。桥面采用全钢结构,即使若干年后这个桥不再使用,材料也能全部回收,十分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