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特朗普在和美国钢铁业、铝业企业家会晤时突然表示(其许多核心团队成员事先都不清楚),将“可能”在一周内决定对输美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1天后,这位“推特总统”一大早6点便发了一堆推特,称“贸易战很好,因为我们很容易在贸易战中打赢”。
消息传出,美国朝野和全球各国一片哗然。
国际间纷纷警告“此举会引发贸易战”,并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报复性措施。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对德国媒体称,特朗普的威胁不会带来积极后果,他认为当今实施进口关税是愚蠢之举,但如果特朗普挑起贸易战欧洲只能奉陪;欧盟贸易专员马姆斯特罗姆(Cecilia Malmstrm)指出,一旦美国兑现贸易威胁,肯塔基波旁威士忌、列维牛仔裤和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等美国输欧拳头产品将旋即成为欧盟报复对象;加拿大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2日致电特朗普,对其做法的后果“表示担忧”,表示此举无助于推动NAFTA重启谈判;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3月2日和特朗普通话,表示对可能实施的、征收钢铁和铝进口关税措施的严重关注,指出“多边行动是解决全球性产能过剩问题的唯一途径”;WTO3月5日呼吁其成员国呼吁“不要推倒足以引发贸易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在日内瓦表示,一旦贸易战开启就很难停下来,“以眼还眼将让所有人都变成瞎子,令世界陷入严重衰退”……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巴西、墨西哥、日本等贸易伙伴也纷纷发出猛烈批评,并表示“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美国国内,共和党和亲共和党的团体、政要也纷纷发难。
北美当地时间3月5日一早,众院议长瑞安(Paul Ryan)的发言人斯特朗(AshLee Strong)就发表一份声明,称“我们非常担心贸易战所造成的后果,并敦促白宫不要推行这项计划”,他表示“新的税法改革促进了经济,我们当然不想损害这些利益”;众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布雷迪(Kevin Brady).的发言人阿龙森(Lauren Aronson)表示,布雷迪已起草了一封信函,表达对特朗普向全球范围的进口铝、钢铁征收进口关税所可能造成“广泛的、全球性的关税影响前景”的担忧。阿龙森在声明中表示,正如两位共和党政要所强调的,“任何关税措施应该有针对性、范围有限,并专注于解决不公平贸易和特定产品的问题,而不能让措施产生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难以获得公平贸易所带来产品的效果”;当天宾州共和党参议员图梅(Pat Toomey,)表示对特朗普计划“强烈反对”,指出对美国市场威胁最大的是中国钢铁和铝的出口,但特朗普此举对此“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反,会“提高我们使用所有钢铁产品的成本”;同日,共和党院外集团“增长俱乐部”(Club for Growth)主席麦金托什(David Mackintosh)发表声明,称此举对美国工人不利,“每因增加关税在钢铁工人领域多出一个饭碗,汽车、建筑和其它许多行业就会丢出好几个”,他强调“单边增加任何钢铁或铝进口税的想法都是对自由经济的冒犯”;德州共和党参议员康宁(John Cornyn)称特朗普的构想“不成熟”,因此“我想每个人都会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个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他和参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哈奇(Orrin Hatch)表示,正考虑召开参院财政委员会的专题听证会;参院农委会主席罗伯茨(Pat Roberts),早在上周就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决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必然遭到报复,而美国农业出口就会首当其冲成为报复的牺牲品”;哈奇认为美国消费者和纳税人将为此埋单,而另一位参议员萨瑟(Ben Sasse)称“这种18世纪式的保护主义将抬高每个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
对此特朗普仅忍了不到一小时就猛烈还击:他在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称“增加关税的概率是100%”。共和党政要们的回应是继续加大“炮轰”力度:3月6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指出,特朗普声称此举意在打击中国等“侵害美国贸易利益的国家”,但主要受害者却几乎都是美国盟国,“我担心此举将引发一场更大规模的贸易战”。一些加入抨击行列的共和党政要、学者则指出,特朗普此举“摧毁的美国饭碗可能远多于创造的,且要冒着疏远盟友的代价”,美国消费者“最终将为从易拉罐啤酒到汽车的一系列产品付出更高代价”;一天前还表示“国会对特朗普的一意孤行可能无能为力”的众院自由核心小组负责人梅多思(Mark Meadows)则表示,即便关税“定点攻击”中国同样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制造业和农业很容易成为中国潜在的报复目标”,他表示,众院共和党议员及共和党研究委员会(RSC,由150名成员组成,大多数是共和党议员,领导人为沃克Mark Walker)已经开会讨论,“我听到的大部分发言都不赞同特朗普此举”。
甚至特朗普最亲密的盟友也开始表示不满:一贯毫不含糊支持他的共和党参议员珀杜(David Perdue)6日表示,他和凯利(John Kelly)通了电话,并认为“特朗普应该也可以作出改变”。
与之相比,一再被抨击“对美倾销钢铁和铝制品”的
特朗普(Donald Trump)“不怕打贸易战”的威胁引发国内外“朋友”的激烈反应,而其纸面上的“威胁对象”中国等国却云淡风轻,冷眼旁观:中国全国人大发言人张业遂表示,鉴于中美贸易额高达5800亿美元(2017年),存在一些贸易摩擦很自然,但“如果中国利益受到伤害,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于是问题来了:怎么此次“受伤”的都是“朋友”?
实际上,此次特朗普真正的目标,恐怕正是这些“朋友”们。
首先,特朗普的第一个目标就不是“真正的倾销者”。尽管如《纽约客》杂志所评论的,此次特朗普最大的冒险,是将矛头对准了他本人和共和党传统上视为不可动摇的自由贸易原则本身,并对其最大的金主——富裕的共和党背景捐助者阶层构成深深的伤害。但特朗普很难后退,他正利用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庞大市场进行豪赌,质疑自由贸易对美国有害也是他几十年来一贯立场。他是个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怀疑论(或干脆说反对论)者,而进口钢铁、铝制品问题鲜明突出,这两个行业又曾经是美国的优势行业,在他看来借此发难“理直气壮、名正言顺”,打着“对付中国倾销”的幌子更容易排除障碍、减少阻力。但他真正要摧毁的却不是中国这样的贸易伙伴兼对手(不是不想摧毁,而是对方“足够大”难以摧毁,这点他自己和他的反对者一样心知肚明),而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和“多边协议”这些“政治正确”本身,是战后美国一直奉为圭臬、自己也是最大受益者的现行国际贸易秩序。正因为真正的目标是这些,而非中国、俄罗斯、越南、委内瑞拉这些被放在台面上的“倾销国”,特朗普才会在其铁杆支持者、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2月初所提出的“三种选择”(1、是对所有国家向美出口的铝和钢铁分别征收7.7%和24%的关税;2、仅对进口自中国大陆、香港、俄罗斯、委内瑞拉、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53%和23.6%的关税;3、削减铝和钢铁的进口配额至2017年标准的86.7%和63%)中选出了看似副作用最大的选项1,而非怎么看都该是“标准答案”的选项3.
其次,他的第二个目标正是共和党内的建制派。
自从在国内外遭遇一系列挫折,特朗普周围原本聚拢的“非建制派”元气大伤,对此特朗普不甘心,尚存的“非建制派”,如商务部长罗斯、白宫经济顾问兼国家贸易委员会负责人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一直希望给白宫幕僚长凯利和政府、国会的建制派“狠狠一击”。此次增加关税的选项触及的正是共和党建制派不可触及的底线,潜在伤害的则是国会内建制派共和党议员们的票仓(如率先发难的众院议长瑞安家乡威斯康辛州,就可能成为欧盟反报复措施的伤害对象,后者可能追加关税的多项美国拳头产品在该州生产),但本身就是共和党内“非建制派”的特朗普及其“白宫西翼幕僚团”却对此无关痛痒,在他们中一些人看来,借此让建制派遭受挫折,让特朗普执政以来损兵折将的“西翼”吐一口恶气,是绝对划得来的。针对共和党大佬们的猛轰,纳瓦罗援引2016年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初选时特朗普获胜的往事,讥讽共和党传统派“判断总是会错”,“在经济上尤其如此”,而据传怏怏不乐的凯利直到特朗普发难前还以为出台的会是第二或第三选项,真正的目标何在,可谓昭然若揭。
他的第三个目标不是别的,恰是美国在海外的“亲密盟友”。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和许多人通常的观感迥异,他实际上更愿意“捏软柿子”,而非轻易冒险和强大的对手缠斗,此次“关税事件”,事前被热炒的“制裁对象”中国无关痛痒,跳得最高的欧洲各国也可能只是被虚晃一枪,而和美国在经贸关系上最密切、最特殊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才是“实打实”被要挟的“肥羊”——因为它们最虚弱。
3月2日特朗普已表示,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意在NAFTA上对美国实质性让步,美国可以考虑在钢铁、铝关税问题上对两国网开一面——而那些所谓“公平合理的要求”苛刻到加拿大、墨西哥此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苟同的地步。
从目前情况看,退无可退、且正逢大选年的墨西哥已迅速回绝了美方要挟,但一向“温吞水”的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呢?谁也不知道,恐怕杜鲁多自己现在也未必知道该怎样选。
所谓“一周定夺”不过是虚张声势,事实上钢铁可拖到4月11日、铝可拖到4月19日再决定新税率,在此期间特朗普还会反复折腾。
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要分析特朗普的根本目的,就要先弄清,他这次所谓“不怕打的贸易战”,真正“冲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