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联合发出讣告,沉痛宣告紫砂艺术园地杰出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于2018年2月28日9时28分逝世,享年75岁。噩耗传来,宜兴紫砂艺苑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微信朋友圈追悼汪寅仙大师的信息骤然“霸屏”。
据了解,汪寅仙患病期间,曾到上海接受手术治疗,后来转到宜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老人弥留之际,家人将她接回家中,直至去世。
荣誉
工厂时代的“老先进”
汪寅仙1943年出生在宜兴市丁蜀镇,1956年师从吴云根、朱可心等著名紫砂老艺人。从艺60年来,她在劳动岗位上勤勉精进,成为一个时代的先进典型。她的作品有紫砂茶具、酒具、咖啡具、花盆、瓶、文房雅玩、陈设陶件等。其中,有三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设。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均收藏其代表作品。1995年8月,她参加了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作现场操作表演,引起轰动。
汪寅仙还撰写了《紫砂塑器——花货》《曲壶设计制作的几点体会》《宜兴紫砂陶》《陈鸣远陶艺欣赏》《朱可心师傅的敬业精神鼓舞着我们》《忆顾景舟大师,扬紫砂艺术》《忆启蒙老师吴云根》《怀念裴石民先生》《曼生壶风采依然》等20多篇论文与回忆文章,参加海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
从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成长起来的汪寅仙,拥有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称,还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及制作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声音
朴素语言记录“传承”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及制作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汪寅仙生前多次带领徒弟吴亚亦等人在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大会上现场演示宜兴紫砂陶及制作技艺。
晚报记者根据录音记录,整理出汪寅仙生前对于“宜兴紫砂陶及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理解和态度:“技艺是老前辈教出来的,我们就是应该要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把这个技艺能够更加弘扬,更加把我们的紫砂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推向我们全国,而且要弘扬到世界,要使我们的这个事业代代兴旺。”“紫砂制作技艺被我们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有幸能够作为一个首届的非遗传承人,主要紫砂为什么能够列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呢,主要是我们的制作技艺,在整个国内的陶瓷行业来讲,它的成型方法是非常独特的,它主要是也得益于这块紫砂泥巴,它利于手工制作,它不利于机械化来生产的。我们做的人必须要掌握它的泥性,这块泥巴它的可塑性比较好,利于手工来捏制,你掌握好了,才能达到你预想的艺术效果。这个东西是从你的反复的、不断的实践中间,你才能去把握和控制。特别是我们紫砂的一种操作技法,紫砂制作技艺,我认为可以把它定为加法和减法。这一门数学你掌握好了,你的作品就能做出你预想的效果。”“对作品要有一个完美的要求,就是能够把自己的思想、理念,或者是自己的文化修养,能够纳入到我的作品里面,用作品来反映你的心灵。那么像这样的作品,就是它有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在里面。像我们这代人,传承上一辈老艺人的制作技艺,但是我们还要把我们的下一代要培养出来,要使我们的紫砂工艺代代出新人,后继有人。”
悼念
诚朴风范长留人间
在宜兴,与汪寅仙熟识的各界人士不在少数。汪寅仙的去世,令许多人悲恸。多年以来,汪寅仙、姚荣培夫妇在每年春节都会给一些朋友送书法,宜兴丁蜀镇紫砂人家的宴席上,也经常看到汪寅仙的身影。在中国陶都陶瓷城开店的一位老板说,汪老师和我们许多开陶瓷店的人合影,鼓励我们诚信经营,一点也没有大师的架子。
汪寅仙制作的紫砂作品《曲壶》曾经在台湾以60万元的价格拍卖。汪寅仙生前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校的教授合作的作品不在少数,《曲壶》是其中之一。在需要明确作品著作权时,她实事求是,从不会刻意抹杀别人的劳动成果。晚年的汪寅仙对于各种社会活动的邀请,总是身体力行出席,不摆老资格。一些年轻紫砂艺人当面向她请教手工制坯、修坯的技巧时,她也尽可能地传授真经,从不拒绝。
作为宜兴紫砂艺苑的杰出代表,汪寅仙参加的社会活动非常多。她曾到过日本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开展紫砂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衣着朴素、平易近人的个性风格,与许多国际友人和海内外收藏家建立了友谊关系。有一次,晚报记者在汪寅仙家中听她说起第一次去日本交流陶瓷文化的经历,看见她的眼眶红了。原来,汪寅仙的亲人是在宜兴市丁蜀镇龟山上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她从小就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怀有仇恨。她第一次在工厂接触来华开展陶瓷文化的日本友人,与对方握手时,内心是复杂的。后来,随着宜兴紫砂文化对外交流的机会增多,汪寅仙作为此中杰出代表,对外接触明显增多。当她在日本展示宜兴紫砂陶及制作技艺时,看到日本友人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她内心产生自豪,后来还有几位日本陶瓷业的老先生在汪寅仙回国之后,与她有过书信交流。
(晚报记者 何小兵/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