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先天带有生理缺陷的人,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怨天尤人,自甘不幸;要么就是百折不挠,破茧成蝶。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差距呢?究竟是什么影响着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各位书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共读《自卑与超越》的第23页—第44页。共读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身体和心灵有什么关系?
2.如何解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01
身体和心灵是一个整体
两个人同时看到了悬崖上的一朵花,其中一个人说:“因为花在那开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而另一个人则说:“因为我认为那里有一朵花,所以那里有一朵花”。
第一个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唯物主义者,第二个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唯心主义者。
究竟是心灵支配身体,还是身体支配心灵,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各执一词,至今也悬而未决。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着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在个体心理学中,心灵和身体的争论不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一株植物有心智,它可以想到:“有人要来了,马上就要踩到我了,我就要被踩断了”。可作为植物,它终究无法转身逃开。
而人的生命仰赖于行动,但仅仅发展身体是不够的,因为行动少不了脑力的调节支配。
从中不难看出,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是生命的体现
人难免会受伤,比如磕破了皮肤,我们的身体就会着手修复使其完好如初,但身体却并非孤军奋战的,心灵也会提供帮助。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七旬老人,身体和心灵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进行着合作。心灵调动着身体,同时,身体的每一个行动和表情都能看出心灵的印记。
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如此。
02
心灵和身体交互作用
在前段时间大热的电影《战狼》中,有一个场景是冷锋带着Rachel从工厂逃离,而此时冷锋也已被拉曼拉病毒感染。
当时冷锋满脑子里想的,大概都是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吧,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心灵就需要将目标具体化,也就是说,首先要弄清楚哪里是“安全”的,以及如何才能到达。
而常见的偷窃行为,无外乎就是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然后凭借窃取来的财物让自己变的富有,并且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偷窃的根源又在哪里呢
在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小武》中,主角小武自称是手艺人,但实则是一个扒手。而他曾经的“战友”小勇,也早已金盆洗手,成了县里著名的企业家,此时的小武自知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仍旧以偷窃为生。
在小武身上,偷窃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以及自甘堕落的表现。因为自我的沉沦,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的涉足泥潭。
另外,也有部分行窃者是因为贫穷和有所缺失的感受。而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
03
补偿作用
盲人阿炳,一曲《二泉映月》闻名于世,虽然双目失明,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音乐上的造诣。
同样,有许多的画家和诗人都饱受视觉障碍的困扰,但这些不完美都被训练有素的心灵所克服,最终,他们比其他拥有良好视觉的人更懂得运用自己的眼睛。
同样的补偿作用,也体现在左撇子的孩子身上。在家里,或在刚进入学校时,他们都被训练使用他们原本并不出色的右手。就这样,他们为原本并不具备优势的书写、绘画和手工做好了准备。
如果心灵能够克服困难,那么有缺憾的右手就往往发展出高超的技巧。
许多天生左撇子的孩子能用右手写出更漂亮的字,表现出更高的绘画天赋,通过正确的训练,他们将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如果身体无法适应环境,那么往往就会成为心灵的负担,所以天生残疾的儿童心智发展相对迟缓。对他们的心灵来说,要影响并指挥身体优化发展,难度会更大一些。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心灵不堪重负,个性则容易变得自我中心。
尽管生理缺陷会带来许多障碍,但这些障碍并不意味着无可变更的命运。如果心灵本身积极活跃,努力克服障碍,那么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不过,这些孩子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想要成功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必须希望为整体出力,而非局限于关注自身
如果一个孩子只想这摆脱自己的困难,他就会只会落在后面,只有当他发自内心地找到一个激励自己的目标,他才会有可能打起精神来。
一只笨拙的右手不会因为想要变灵巧,而少些笨拙,就会变成灵巧的右手。除非有一个建立在对于现实、他人乃至合作的兴趣之上的目标,并通过练习,才会得以实现。
04
表达自我观点的方式
如同上一篇中提到的《新警察故事》中,罪犯关祖的父亲其实是一名警司,而德国的一位社会学家发现,相当一部分犯罪者的父母所从事的工作都与阻止罪犯有关
像如法官、警察或狱警,而通常老师的孩子会冥顽不灵,牧师的子女常出现少年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不妨从孩子的遗尿症,也就是俗称的尿床来分析一下。
通常来说,在遭遇肾病肾病和膀胱疾病困扰的家庭中,孩子在便溺这件事情上往往承受了过多的压力。父母太过努力制止遗尿的发生,孩子就会开始发起抵制:用遗尿来表达他们有自己的意愿
另外,尿床的孩子常常梦到他们起床去了厕所,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解脱了自己的负疚感,在梦里,他们终于可以放心的尿了。
心理学家发现,尿床有时候是为了引起关注,操纵他人,争取在夜里得到和白天同样的关注。不得不说,遗尿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孩子用膀胱而不是嘴来说话
如今二胎政策放开,当家庭中另一个孩子出生了,原先的孩子很可能就会认为父母偏心了,自己再难以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关爱与照顾。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可能会用遗尿来表达这种不愉快,或者可能整夜哭闹不休,通过声音来赢得关注。
另外,还有一部分孩子会梦游、掉下床铺等等作为自己的心理伪装。
从中我们看出,生理上的问题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观点的方式。也展示了心灵作用于身体的影响力
而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接受自己喜欢、钦佩的人暗示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所以,心灵不单影响到某个特别的生理症状的选择,还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
本章思维导图:
领读君说: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在人生的路途上,如果心有了方向,我们的行动才不会彷徨,因为心有所想,人生的旅途才不会迷路。或许你生来并不完美,又或是能力平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命运已经注定,不会变更。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努力克服重重阻碍,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没有理由会输。
举报/反馈

有听读书

1.8万获赞 1.1万粉丝
品书读史,我读你听!组队共读一本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