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的景点,宛如一桌佳肴缺少了美酒;宛如画龙而没有点晴;题记二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 郁达夫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曾临高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农历二月初十,高士奇作为唯一的汉族高官,跟随康熙帝南巡,在巡游了杭州的西湖与灵隐之后,骑马至西溪,入高庄。康熙命随从留在桥头,让高士奇一人陪驾,乘小舟到高庄观览。高庄周围风景殊丽,竹林深秀,景色宜人,康熙帝赞不绝口,挥笔写下“竹窗”两个字,还乘兴写诗一首:“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谷”。
今日之高庄,建有“高庄宸迹”亭,宸者。北极星所在,后喻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这里的“宸迹”,暗指乾隆帝曾大驾光临。伫立碑前,掐指算来,322年已经过去!今日西溪,游人稀少,好在岔路口皆有指路牌。走过两庵一祠(茭芦庵、曲水庵、厉杭二公祠),便到洪钟别业去哉!洪钟别业,名字怪怪,其实,“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有别墅,乃称“别业”。
大明刑部尚书洪钟是杭州的百年望族,苦心经营多年,建成洪钟别业,由宅院、园林和书院构成。这庞大的明代贵族园林建筑,是《红楼梦》创作中大观园的原形核心。就是说有了洪钟别业,才有《红楼梦》。对于此说,将信将疑,但是,步入“洪钟别业”,只觉眼前一亮,想不到河港密布的湿地之中,竟藏着一个江南园林式的“大户人家”。
吉林历史学家土默热的“红学新论”却提出《红楼梦》与杭州有着解不开的渊源——大观园原型就在杭州西溪湿地,而书中的“金陵十二钗”应为“西泠十二钗”。莫非,曹雪芹来过西溪湿地?土默热的说法绝对掷地有声 - 他说,《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而是清代杭州籍著名戏曲家洪昇。
“洪钟别业”是否大观园的原型?《红楼梦》出于洪昇之手笔?-- 问题尚萦绕脑际,进入一村落,又是一惊!只见白墙上除了人物画像之外,还赫然写着:西溪与水浒。旁边一行小字是:杭州,《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久居之地。一个拐弯,见到了“西溪湿地水浒文化展示馆”。入内行走一圈,颇有看点哟。打造西溪,杭州人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不过,这是否有点“生搬硬套”?心中生疑。这年头,为了打造旅游景点,两地,甚至三地争抢历史名人故里的事儿实在不少。远的不说,就说浙江,关于西施故里之争,就曾在诸暨和萧山之间唇枪舌战了一番。河渚街上有河渚塔,登塔鸟瞰,居高临下,心旷神怡;湖漾密布、港汊纵横,水抱绿洲,绿洲环水,水村隐现,地形复杂,河岸芦苇丛生,村落绿树掩映。
等等!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举报/反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