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 我开玩笑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都没有儿歌听呀。现在孩子们接触到的歌曲,要么跟成年人接触的歌曲一样,要么绝大部分是以前的那些“老歌”。想想看,是不是如我所说?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儿童歌曲一开始就是为儿童而创作的,比如下面这首↓↓↓
《采蘑菇的小姑娘》由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首唱是女中音歌唱家靳小才。该作品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 - 采蘑菇的小姑娘.mp3
01:06
来自民歌中国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歌曲原本是写给成年人的。在创作之初,还曾受到领导的质疑。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晓光到河北为业余词作者讲课并为其修改作品。某一个雨后的早晨,他到山上去散步,结果碰见了一群刚从山上下来的小孩子。只见孩子们个个手提着小篮子,里面装着他们早上采到的蘑菇,晓光过去和他们打招呼:“你们采的这篮子里的蘑菇都是什么蘑菇啊?”
资料图:晓光辅导业余词作者
起初,晓光还以为他们的蘑菇是要带回家吃的,聊着聊着才知道原来是要拿去卖钱以补贴家用的。晓光又问:“你们怎么不上学?”孩子们带着一口浓郁的河北口音答:“今天是假日,平时有上学的。”
几个回合下来,他们相谈甚欢,孩子们都跟晓光聊起理想来了。晓光问孩子们:“将来想当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说想当老师的,有说想当医生的,有说想当科学家的……晓光追问缘由,有的答教书育人,有的说救死扶伤,有的要为科学发展做贡献……这样的回答,让晓光深受感动。
回去之后,晓光便写下了这首《采蘑菇的小姑娘》。在采风获得素材灵感的基础上,他在歌词的后半部分加入了自己的再创作:换镰刀和几块棒棒糖。前者,为了再劳动再耕耘;后者,是跟小伙伴一块儿分享劳动的幸福。
当时,经常有作曲家找晓光约写歌词,其中有一位约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晓光便把这首《采蘑菇的小姑娘》给了他。对方非常高兴,很快便谱好了曲,还专门唱给晓光听。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天后的一个早晨,他敲响了晓光家门,诉苦道:歌词被文工团的领导批评了,领导表示得改一改:“你怎么能写个小姑娘光着脚丫,还背个竹筐,采了蘑菇还得去卖,这不是农村的阴暗面嘛。不让小女孩穿个皮鞋也得给双球鞋啊,背个书包也好啊,干嘛要背筐。”
资料图:晓光和谷建芬
听到这里,晓光哭笑不得,顿觉无话可说。他拍拍对方的肩膀说:“等我再给你写别的吧。”
后来,晓光把这件事情讲给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听,她一听就笑了,说:“你拿来,我来写,我不怕。”就这样,谷建芬将《采蘑菇的小姑娘》重新谱曲,也就是我们后来听到的这个版本。该版本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至今仍在传唱。
我相信,只要是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都听过《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你敢说你没听过?
举报/反馈

民歌中国

2.5万获赞 9352粉丝
传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