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想项目报道、技术开发等合作可联系中原创客小秘书,,微信:timing1212
来源:新榜
1月20日,2018新榜大会在北京召开。米果文化联合创始人黄执中在现场阐述了他对知识付费的理解。黄执中是历史上唯一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曾担任4届《奇葩说》导师,并获得《奇葩说》第三季冠军,现为米果文化系列内容产品课程总监。
分享嘉宾:米果文化联合创始人黄执中
以下为黄执中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有15分钟时间,这段时间里,我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米果文化本身做产品的一些经验跟心得。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推出了《好好说话》、《小学问》和《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
接下来我要讲的话,主要不是说给各位听的,而是在米果内部,我和内容部同仁沟通时不断强调的概念。
首先,虽然我们的主题是知识付费,但是知识不值钱,表达知识的方式才值钱。这应该是这个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当然,这句话是针对这个行业领域,而不是说研究者不值钱。
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在说知识付费的时候,用户真正付费的是什么?
在这个时代里,坦白讲知识获取门槛非常低,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你想想看,同样教英文,市面上有无数教英文的产品,英文这个知识本身值钱吗?
不值钱,几乎是免费的。只要你愿意找,哪儿都有英语教材,也不会有任何一个老师说,我教的英文跟所有人都不一样。那你就不会学了,因为你学了人家听不懂。每个人教的英语内容都一样,差别在于他传达知识的方式不一样,所以知识本身不值钱。
我记得2016年强调知识付费和内容付费时,有一种论调特别火。他说:
你们这样搞不是开倒车吗?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知识获取成本是大幅度下降的,知识应该是共享的,应该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所有人,造福于所有人的。现在,你怎么突然倒回来要收费了呢?
其实,他们讲得没错,知识本身是趋近于免费的。可是我们主要收费的部分,或者说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产品,主要差别就在于知识表达的方式。
我自己在学校上课时,常跟上课的对象开一个玩笑:
我们作为老师,在不同的场合上课,我们使出来的力是不一样的。有些课程是属于我们要为社会服务,去做那种所有人都听的讲座。另一种场合是人家付了大价钱,你要很努力地上课。这两种场合我们使出来的力是不一样的。
有一次我在说的时候,底下有同学问,什么叫做使出来的力不一样?难道你在免费的场合所教的知识就留了一手,付费的你才教所有的?
我说,不是这意思。其实在两个地方我讲的内容一模一样。差别在于后者的场合里,必须要花所有力气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前者我就照例把该讲的讲完我就收工。
人家付费付的不是单纯的内容,而是你能不能让我专心15分钟,专心50分钟。这个很值钱。
知识不值钱,能够让用户对一个重要,可是不感兴趣的东西保持专注15分钟,就很值钱。
所以付费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你让他Pay attention。
一模一样的内容让刘德华上来说一遍,用户注意力就不一样了。他讲再无聊的东西,用户都会很认真。因为他拥有某些条件,让你注意力能够专注。
很多东西人们在理智上知道很重要,可是在本能上很难对它表示专注。我们都知道外语很重要,可是能让我聚精会神听15分钟英文课很难。所以要付钱,请你让我专心。
这种方法可以是讲课人的人设或者条件,可以是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内容编辑的角度和切入点。比如,我对数学没有兴趣,可是我很想知道微积分怎么回事。如果有人能够让我专心听20分钟微积分的课,就值得我付钱。
所以用户为什么付钱?就是要付让他们专心的钱。
比如说英语课。我们大学老师和旁边的国小老师因为研究上的需要,有一个合作的平台。我们会和他们讨论教学方法上的合作。
我曾听过一次,那些小学老师抱怨说小学生一年级教英文,即便是从字母A到Z开始教,学生都愿意花钱到外面补习。很多老师说,你们上课好好听就可以了,我们教的和外面的老师一样,不需要浪费钱。
我们在沟通时问,各位老师真的见识过补习班老师怎么教英文吗?他说并不熟,因为他们觉得就是教最基本的。
以最简单的从A写到Z为例,学校老师会说各位同学这是ABC,不会就抄十遍。补习班呢?我看过一个老师,他说:
各位小朋友,今天我来教大家26个英文字母,这个非常有趣。A的造型像不像一个梯子啊?上面还是尖尖的,可能会戳到屁股啊。小朋友会问哪里是屁股呢?老师说就是B,就是一个屁股。
补习老师从这样的角度,从A一路讲到Z,非常有趣,小朋友也听得非常开心。其实,故事本身很愚蠢,可是比在学校里听从A到Z让你回家写三遍有趣多了。如果一个小学老师强调我教的是知识,代表他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以前的年代,知识被垄断,知识本身就值钱。到了当今的年代,任何一个新观念出来六个月内几乎变常识。
知识本身不值钱,表达知识的方式才值钱。
比如黑天鹅这个词,现在讲所有人都会说,你在讲老梗。可是这个词出来才多久?
有一个词更新一点,叫自下而上。在座的各位说,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它出来才多久?那个学者毕生努力找出一本书,六个月之后变常识了。而你现在说要做一个产品,教大家什么是自下而上,这个产品真正的卖点在哪里。
什么是老师?老师就是知识的演员。我们做内容产品的时候,其实就是知识的导演。所有人在做一个内容的时候,很多人会讲我要提供给听众干货,给一种收获感,或是充足的知识点。
可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产品就很受欢迎。当然,他会好奇: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用户不喜欢呢?
原因是,你不是一个好导演。如果你把所有精彩内容全部加在一部电影里,这部电影是一个亲情、爱情、悬疑、惊悚、喜剧、暴力的电影,没人会爱看。其实,我们是个编剧,真正提供给用户的是让他们知道重要的东西,并保持专注。
在寻求内容产品吸引力的过程中,我看过几种努力,一种叫主题。
有人说,我这个产品教理财,这个教情感,这个教沟通,这个教职场。因为,这都是大家在意的话题。为了增加下一个产品的吸引力,我努力想要找到更有吸引力的主题,跟别人不一样、没听过的主题。
第二种努力的方式是内容。
比如说教情感,市面上的内容产品多到不可思议,那我怎么办呢?我在内容上下工夫,教一些用户原来没听过。讲到情感,一般婚恋沟通大家都教完了,我教你一个没听过的,如何追求对象的诀窍,也就是吊桥理论。当两个人在危险的时候,在摇摇晃晃不安全感的时候,会对身边人产生依赖感。所以,带她走一座吊桥,她就对你产生依赖与安全感。
我听这段的时候觉得,这真的是有用的内容吗?可是没办法,我相信他挖空心思到处找,也只找到这个部分了。
因此,我请各位了解一件事:做内容的时候,如果为了跟别人产生差异,不得不找出一个极冷门、极少见,或者一般人没听过的理论,往往就是因为这个理论没用。
第三个叫形式,吸引力在于形式。同样一个知识点,大家都提过。可是那也不能让你保持专注和关心,所以我们想在形式上下工夫。
过去,我们一直在尝试,做了三个不一样的产品。这里有我们尝试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付出代价之后获得的血淋淋的教训。我们整合成几种:
像《好好说话》,它的展现形式不一样。当我们做《好好说话》的时候,它的节奏都是快的。
因为我要学一个明确有用的技能,真正要的不是卖关子。可是,还要给你充足的练习,包括让你知道怎么表达说话的方式。
看书和听音频最大的差别,在于人说话的时候,语气和节奏不是书本能告诉你的。书本的文字里告诉你,在和人道歉的时候,要坦然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这句话该怎么讲,你看文字的时候是没感觉的。关键在于节奏和语气,要用音频展现。
可是到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又不一样了。当用户学习情商的时候,一开始的预设也以为要当成一个很明确,可以拿出来使用的东西。
后来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用户学情商不是一定要改变什么,他想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
所以,我们在情商课里发现语气要很慢,慢到同仁说听起来已经有点不舒服了。如果从《好好说话》的角度,这样慢已经听起来不舒服了,但用户觉得这样才舒服。
因为学情商的时候,用户不是要知识点,要的是借这些知识觉得自己被了解,也就是网络上讲的“告诉我,我不是唯一一个人,因为我是被了解的”。
而《小学问》又和这两个不一样。《小学问》讲的都是知识,把碎片做到极端。就算你不知道一个概念的缘由,但只要知道了概念本身,就能像积木一样立刻引用。
因此,语速必须要比《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更快,更像播报。而本身的整理是更有工具性的。
我认为,形式是最大的奥秘。
在大学时期,我修了一门课,美学。很妙的是,这门课提供给我的增长和启发,有时候比专业课还多。美学老师讲了这句话:
在艺术领域,形式是最大的奥秘。无数的画家画苹果,苹果本身没有奥秘。大家都是在努力地找出画苹果的形式。一开始画苹果的时候大家只求一个字,就是像。每个人画得都很像,惟妙惟肖之后,难题才刚开始:我的苹果怎么和别人不一样。
在做内容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将在未来努力培养竞争力,问题就在于有没有更好、更准确的形式更吸引人,让用户觉得我愿意接触这个事。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享,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地方彼此获得交流。谢谢大家!
河南7旬“创客”陈泽民——地热发电产业的领路人
天明集团连续6年荣获“中原最佳雇主”
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组委会招募令,够胆你就来
中原 · 创客·美好·陪伴
微信代运营 |技术开发| 打广告 | 全媒体推广
中原创业投融项目提交| 中原创客寻求报道
举报/反馈

中国创客领袖大会

508获赞 209粉丝
让创业更容易 助创客更成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