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写下这篇人物小记,其实是讲述2017年的周毅。
  过去的一年,周毅和团队的小伙伴揉捏着香甜松软的翻糖,塑造了林林总总的人偶蛋糕,少女时代的武则天、盖世神明孙悟空(队友唐橘子所做)、网游中的明星代言陈小春和刘烨,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芸芸众生,比如城堡上穿婚纱的新娘、钟鼓楼前的胖娃……
  直到年末,他和团队凭借中国风作品《武则天》在国际蛋糕比赛中获得3金2铜的历史性最佳成绩,他才被更多人熟知。
  “惊艳!80后小伙做蛋糕获国际金奖!”被各大媒体频繁“曝光”后,让广大网友更为“膜拜”的是周毅的回复:自己做过多次此类翻糖蛋糕,这次算正常发挥!
  网络刷屏的金奖作品《武则天》获评“国际最佳”。
  按照大赛突显国家特色、城市特色的主题设置,这款蛋糕周毅选择了以少女时期的武则天为主题,人物霞姿月韵、倾国倾城。配以石狮、汉白玉等苏州园艺设计,穿插着国画绘画、雕刻印章、拉糖工艺宫灯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周毅的想法是:作为中国手艺人,世界比赛,必须中国风。
  这是一个工艺十分复杂的作品。一般来说,翻糖人偶就像是雕塑艺术,可塑材料不同,周毅用的是由果胶、果酸、奶粉、油脂、奶油等混合调制成的、健康可食用的翻糖,质地柔软,类似于雕塑用的石膏。
  如果按照专业方法归类,它又比雕塑更为精湛:你想做一个漂亮的人,就要精通人体构造和解剖学;做发髻,要会美容美发;做首饰,要懂点珠宝设计;做衣服,要熟悉服装设计制作……
  周毅说,上面所说的工艺只是作品的一部分,能够惊艳评委和国际友人的是更为精致的制作手法。
  人偶身着的华丽服饰,从内裙、文胸、护腰、围腰、腰带等,也是周毅和团队将糖皮擀到很薄,为人物一层层穿上去的,并非用工具刻成层次鲜明的样子。“最难的是天衣无缝,你无法在它的身上找到任何一个拼接点。”
  如果说造型考验的是翻糖手艺,那场景中展现的中国元素考验的是“工笔造诣”。有网友说,“周毅的手像被天使吻过。”他在糖皮上作画,用笔将波斯地毯点缀上绚丽的花束,在大瓷瓶上寥寥几笔便生出一对鸳鸯,甚至连藏在屏风画作中的印章,都是他一点点画上去的。
  作品《武则天》从选题构思到设计制作,然后运往英国参加比赛,用时七天。沙场亮剑,雕琢铸心。中国气质的作品一亮相,便让评委和国际友人叹为观止。
  周毅是“80后”,受父亲的影响,儿时便对素描、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从大学开始学习“翻糖”,最擅长面塑。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他很快便发现了面塑行业的发展瓶颈:精雕细刻的面塑因为价格高,在平常的市场上鲜有问津,而投资价值又不如陶器、根雕。面塑工艺传承的未来在哪里?这成了周毅的心病。
  “索性就把它与西方制作翻糖蛋糕的工艺结合起来。”基于这样想法,周毅在西方的技巧之上开创式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面塑技法和食品雕刻技巧,他们研发出更加适合运用各种技巧的翻糖膏,让翻糖膏可以像3D打印一样去塑造任何想要塑造的形象。
  在生活中,周毅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传统手工艺继承与发扬上。他搞研发,创新培训,力图要整合出一个闭合的翻糖蛋糕产业链。为了做出最好的翻糖蛋糕,周毅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一两点基本都在工作,忙着钻研翻糖的成分和配料,以及模具生产之类的事务。一年的时间,周毅终于研发出了好吃而又方便操作新的配方。
  此次国际蛋糕比赛所有作品用的正是由周毅和团队发明的翻糖膏。“翻糖蛋糕制作的一个难点在于如果我们要像擀面一样擀糖,糖皮很难达到极致的薄,好在我们研发的新配方已经突破了难关,这次的比赛上我们所用的就是这种配方的糖,这样才能做出薄得透肉的衣服。”周毅回忆说,颠覆性的创新让评委又惊又喜,有些专家尝试敲打蛋糕,但是它“毫发无损”。
  能做出栩栩如生的人偶,周毅始终认为,“糖”也是有生命的,“化腐朽为神奇”,更需要“匠心”浇筑,“我心底的梦就是把翻糖做成中国的第一品牌,让中国传统的面塑、雕刻等技艺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传承,然后乘风出海。”(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76万获赞 453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