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者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作者 | 张弛
年头上,财新传媒做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王烁将担任财新传媒总编辑和《财新周刊》总编辑,张继伟担任财新传媒常务副总编辑,兼财新网总编辑;凌华薇担任财新传媒主编、《财新周刊》主编,杨大明卸任副总编辑,担任副社长。
相比之下,胡舒立的去向让人最为关注,据了解,卸任总编辑之后,胡舒立继续担任CEO及社长之职,负责财新传媒的业务转型、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
胡舒立的品牌效应继续,但财新将迎来内容拐点
此番调整,意味着王烁全面掌管了财新的内容生产,尽管今天有媒体评价称,胡舒立依然是最危险的女人,意指她对财新的影响不会消退,但财新的内容生产方面势必迎来拐点。
财新最大投资人黎瑞刚就认为,在财经报道、财经评论这个领域中间,财新算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支团队,因此自己没有把它看成一个纯投资项目,甚至愿意承受财新“在财务不那么突出,甚至是亏损”。
卓越的公司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正如同苹果之于乔布斯,胡舒立对于财新的个人印记也是外界有目共睹,但是,虽然财新的企业文化和品牌认知与胡舒立紧密联系,但其用户口碑确是靠专业的内容和服务建立起来的,胡舒立的色彩和公司文化将继续延续,但在内容的商业化方面,财新势必迎来一个全新“拐点”。
王烁可谓”根正苗红“的财新人,也可被视为胡舒立的忠实簇拥,简历显示,1998至2009年历任《财经》(《财新》前身)杂志总编室主任、副主编、执行主编,2009”财新“出走后,王烁一直担任出任财新传媒主编到2017年,同年7月出任执行总编辑。
而无论从对财新的文化认同,还是从对财新的战略转型而言,王烁都可能是胡舒立最放心的人,王烁在版权保护方面也延续了胡舒立的“强硬”。据媒体报道,他经常在朋友圈毫不客气地对炒袭财新报道的同行们指名道姓破口大骂,据蓝鲸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11月,财新累计发布37次反侵权声明,2017年11月2日晚,华尔街见闻团队就财新传媒有限公司(简称“财新”)法律部发布的《财新传媒反侵权公告》做出书面回应(即华尔街见闻《关于财新传媒有关公告的说明》),引发行业较大关注。
 
全面付费两个月,哪些人成为购买者?
自去年11月中旬实施全面收费,财新的付费用户增长情况,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蓝鲸,财新的市场部门目前应该不会透露和付费阅读相关的任何数据。
另外,财新全面付费两个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群在购买,购买的是哪一款产品,他们的使用体验如何?
前财新传媒的创始人之一王以超今天在接受蓝鲸采访时表示,自己购买了财新周刊的付费(赠送财新网的报道),“当然要支持自己的老东家”,谈到使用感受,他认“财新确实在产品体验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比如单篇阅读付费,之前是不支持的,但在听取了用户反馈之后,现在也开始支持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如何在保持专业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和用户建立connection,更好地价值实现,也期待财新有更好的探索。”
而另外一位付费用户、上海的自媒体人马龙今天对蓝鲸表示,自己选择的是单篇文章购买。“对于财经新闻,单篇首先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个还是比较适合我”。在财新提供的庞大内容分类里,他表示自己对具体领域和行业的专业调查报告、行业分析更感兴趣,其他领域并不太关注。
放眼严肃财经媒体,国内能够给财新收费提供参照的,可能包括FT中文网和彭博商业周刊,前者早在2012年就推出教育类付费产品FT中文网商学院,一款iPad应用程序,2013年注册会员突破200万,针对这批人,FT中文网提供了灵活的产品组合。近日蓝鲸从FT中文网一位市场负责人处希望了解2017年的付费产品销售情况,但对方尚未回应。而《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现有iPhone/iPad/Android客户端订阅,全年售价在¥200元左右。
财新全面付费的另一个大背景,是2017年底知识付费正在成为规模生意:
从喜马拉雅、蜻蜓FM等音频平台主推的文化生活类产品,到得到、华尔街见闻等平台自营的商业见解、知乎live这样的平台分享模式,再到各种知识类问答,知识付费的人群规模、产品品类和营销力度,都有明显提升,小程序的优化,被认为是付费热潮的下一个支点。
“超级用户”时代,财新能否培养读者的高阶付费习惯
从蓝鲸了解到到的情况来看,目前财新付费产品的购买主体有很多是中小企业和投研机构,前IDG投资人常亮告诉蓝鲸,今年也是他的付费阅读元年,他购买了财新的年度付费用户服务。
而据公众号布老爷(ID:bulaoye123)分析指出,尽管在外界看来财新的定位很明确:“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看的杂志”,甚至可以说,财新就是写给几万人看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高层们。但媒体不会放弃更广泛的影响力,至于付费之路具体怎么走,或许连胡舒立也没有想好,产品的设计决策层仍在探索,思路也在反复,比如要不要追求用户量,要不要单篇付费。
在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罗振宇认为商业正从流量时代进入超级用户时代,无论财新这轮付费的战绩是否会公布,其收割的首批付费人群一定是较为专业、精英人群,与FT中文网等类似,我们不否认未来财经知识覆盖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元,但这门生意的增量仍然无法与更大众类的产品相比,这并不是流量的生意,财新的机会可能在于深耕“超级用户”。
从目前财新推出的新一轮优惠政策来看,财新对“超级用户”即核心付费用户给予厚望,手段是提供更专业、多元的服务,适时促成这批人付费行为的迭代升级:
去年圣诞节前后,财新“数据+”,推出两项最新优惠订阅,其中,针对全价订购用户,以全价1998元/年订阅财新“数据+”的用户,获赠价值4000元的2018年中国固定收益论坛“南海论债”单次会员资格,可前往海南三亚畅听为期三天的全部论坛课程。另外,2017年12月31日前,财新通用户只需1498元即可升级为数据通一年用户。升级后即享财新网中文最高阅读权限,不仅能够获得财新专业金融数据服务,还能提前阅读《财新周刊》及财新网的其他重磅报道、深度分析及行业报告等。
综上来看,财新显然在努力pitch已付费的这群用户,促成他们升级付费行为:包括会员私享制、更好的数据产品体验、以及衍生服务。
《黎瑞刚投资术:看得见的真实与看不见的美学》
《雄安48小时:媒体人的笔和炒房团的腿》
《谁不说俺家乡好?叶檀就不》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资讯 | 传媒大咖 | 传媒动态
举报/反馈

蓝鲸财经

617万获赞 31.3万粉丝
原创财经新闻报道+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蓝鲸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