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最多也只能有几十个朋友
有的人看起来很Social,有数不清的朋友,每个人和他都认识,朋友圈一直热热闹闹,微博互Fo了几千人。
但……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叫做邓巴数定律:某个人能维持的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约为150人。
这个数字并不确定,但一般来说,不会超过200。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能叫出名字、知道一些有关事情的“熟人”,不超过200人。
但这种“熟人”并不指朋友,真正的“朋友”,会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我们在忙碌的时候会更快乐
想象两种情况:
1.你下飞机之后,走了十分钟到达行李传送带,立刻拿上了自己的行李。
2.你下飞机之后,两分钟就走到了行李传送带,等了八分钟才等到自己的行李出现。
两种情况下,拿行李的时间都是十分钟,但第二种情况通常会更容易感到不耐烦,让人不满。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喜欢闲置,更希望保持忙碌每完成一项任务,大脑都会分泌出多巴胺,让人感到幸福。即使是被迫忙碌的人,也通常比闲着的人更快乐。
这可能和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太一样,但……就算是平时闲在家里,你也会给自己找点事干,刷刷微博、追追剧、打打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躺在床上,不是吗?
我们同一时间只能记得3、4件事
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同一时间只能存储3-4条信息,而且这个信息通常只能保持20-30秒。
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你就会忘记一部分……除非你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
打个不安全的比方,如果你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电话那头的人给了你一个号码,但你又不能记下来。你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这个号码,就必须要一次一次的重复它,将其保存在你的短期记忆之中,直到你空闲下来,把它记在纸上。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你给别人报银行卡号,手机号时,大多都是3、4位一说,因为这样方便别人记忆。
眼见不一定为实
我们大脑一刻不停的处理来自眼睛的信息,分析视觉图像,然后变成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
也就是说,在我们大脑理解、读懂视觉信息,也就是“看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大脑已经处理过的内容。
举个例子,你在快速阅读时,你并没有“真正阅读”每一个字,你只是看到了每段话大致的词组,然后根据过去经验将你没看到的内容想象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
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发呆
快要考试了,你在复习高等数学厚厚的课本时,可能会突然意识到:你看这段话已经看了三遍了。
但你啥都没看进去,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讲啥,你就是在发呆,思绪早就飘走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说,人类每天都有30%的时间在发呆。有的时候,比如长途旅行期间,甚至可能70%的时间都在发呆。
但这完全OK,因为研究表明,喜欢发呆的人往往更有创意,更擅长解决问题,摆脱压力。
你在生活中绝不会忽视的三件事:危险、美食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街上出了什么交通事故,旁边总是围了一圈人。这并不是什么劣根性,而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对危险的好奇。
在远古,我们的祖先为了将人类这个物种延续下去,大脑出现了一个负责生存的区域,功能是不断查看周围环境,问自己三个问题:
那个东西我能吃吗?
我可以和Ta啪啪啪吗?
我也会有那样的危险吗?
对危险、食物和性的敏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多加关注。
选择多样性
科学家们曾有一个研究:他们在超市放了两张桌子,第一张桌子摆了6种果酱,第二张桌子摆了24种果酱。
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顾客都选择在摆有24种果酱的桌子前试吃,但销售额却只有摆有6种果酱的那张桌子的四分之一。
科学家们分析,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正是之前所说的大脑只能并行处理4件事情,也就是说,在六种果酱里面做选择更容易。
但即使如此,人们依然喜欢有更多的选择,更喜欢看到各种各样的可选商品。也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在24种果酱的桌子前试吃。
我们大部分决定都是无意识的
每个人都希望,我们每一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
但实际上,我们每天有60%-80%的决定都是无意识中的。我们没有在“思考”这件事情,而是直接去做了。
每一秒钟,我们的大脑都会收到大量的数据。所以,大脑为了防止自己操劳过度,偷了个懒,把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了潜意识做。
我们也许经常突然惊问:卧槽,我今天锁门了吗?
这就是因为,我们在关窗,关灯,锁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思索过什么,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潜意识,所以才会自我怀疑。
每个人都会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记忆
在我们印象中,记忆是不可改变的,只会慢慢被淡忘。许多事情的记忆都会整齐的存在于回忆书架上,绝对真实,绝不改变。
而在回忆过去时,你就将记忆从书架上取下,像看电影、看剪辑的视频一样,在脑海中重现影像、声音。
但事实上,你每次在脑海中回忆某件事情,记忆都会改变。
——随着事件慢慢模糊的一些细节,会在你回忆过去时,自动脑补出一个更近期发生过的,或者更“合理”的部分。
比如,几年前的一次家庭聚会,你的婶婶并没有出席,但你并没有对此有很清晰的记忆。
而在你印象中,她不会错过任何家庭聚会。
因此,慢慢地,你的记忆就会重新“构思”出一个婶婶在场的记忆,甚至她的衣着、语言等细节,让这份记忆更“合理”。
举报/反馈

英国报姐

2246万获赞 134.2万粉丝
全球奇闻趣事,报姐带你看世界
优质国际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