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总面积4502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因盛产岫玉,有“中国玉都”之称。
一、历史沿革
1、岫岩设治始于辽代。
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境内设大宁镇(在今岫岩镇内北部),属上京路曷苏馆路建安县。
2、金明昌四年(1119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属东京路辰州。
3、明代改“秀岩”为“岫岩”,设岫岩堡。
4、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 置岫岩厅,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庄河市及盖州市、海城市、凤城市部分地。
5、清光绪二年 (1876) 改岫岩厅置岫岩州,属凤凰厅。治所在岫岩堡 (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地。
6、1913年撤岫岩州置岫岩县,属奉天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
7、1985年改设岫岩满族自治县。
二、地名演变
1、大宁—秀岩
1115年,辽朝在岫岩设大宁镇。916年,耶律阿保机在内蒙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国),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决定将东丹国(今黑龙江流域一带)举国南迁,其中东京龙原府穆州会农县居民迁至岫岩南部。人们将新的居住地取名为大宁。
金灭掉辽以后,实行路、府、州、县制度,于是在1193年,大宁镇改名秀岩县。之所以叫秀岩,似乎还与一位金代著名文学家有关。此人名叫王寂,其所著《鸭江行部志》载: 磨石山 “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曰竟秀岩”。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
2、秀岩—岫岩
到了元代,岫岩改为宣城。1375年,明朝恢复“秀岩”这一名称,但在文字做了一点改动,秀改为岫,“岫岩”一词正式出现。改名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消除前朝的影响吧。此时,岫岩中的“岫”字,不再是秀美之意,而是山洞的意思。
三、旅游景点
1、药山。系千山山脉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60公里处,历史上是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以其雄伟而著称,有大小奇峰40余座,人文古迹众多,景色四季宜人。 药山风景区分为古城顶、清华观、梨花坞、石花顶、古战场等五大景区,共有80多个景点。
2、清凉山。清凉山位于岫岩汤沟镇境内。它的核心景区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共分为头道沟、二道沟、帽盔山、石湖瀑布和鞭杆沟5大景区。
3、宝泉寺。宝泉寺座落在岫岩镇北3.5公里的兴隆办事处洋河沿村,位于兴隆山半山坳处,始建于1835年。
4、效圣寺。效圣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相传始建于唐代,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俗称“老古庙”。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石制古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龙潭湾。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是鞍山、营口、大连三市交界之处,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该度假区面积17.8平方公里,现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
6、沟汤温泉。沟汤温泉地处岫岩沟汤风光旖旎,景色天成。沟汤温泉占地40多万平方米,环绕山林近50万平方米。沟汤温泉出水温度最高可达48℃,水中含有17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长期用此温泉水洗浴,对风湿等病症有显著疗效。古代被称为“神水”,有5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