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岁演第一部电影《普莱维梯彻公司》就当了男主角,果靖霖用“一帆风顺”形容自己的演艺生涯。“我们这代人(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后期)运气特别好,玩什么都是第一代,见证了很多新事物的发展,比如流行音乐。我们也特别会见风使舵,所以总能赶上时代潮流。” 但生活中他却遭遇过不少挫折,母亲、妻子接连离世,他引用《追捕》里的一句台词“一直往前走,不要往两边看”形容过往。至于那些网络上的流言蜚语,“让他们杜撰去吧。都说吐沫星子底下埋死人?埋一个我瞅瞅。”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电影《袁隆平》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
  由果靖霖担任编剧、主演和艺术指导的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正在播出,借着新剧的热播他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
  已经不惑之年的果靖霖,说起对中年的无奈就是身体大不如前了,三十岁还健步如飞,四十多岁走路多了膝盖就疼。但年龄其实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印记,身高1.8米腰杆依然挺得笔直,走起路来大步流星,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唯一暴露年龄的,就是他套在毛衣外面的那件针织马甲。
  上戏毕业,做过话剧演员,之后转战影视界。作为演员,他说其实他并不愿意生活在大众的视野里。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雪琪
  “只要有理想,捡个菜算啥”
  果靖霖出生于工人家庭,小时候常在人艺后台玩耍,让他对戏剧产生了好奇。虽然父亲很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军人,但对戏剧的向往一直延续到他高考。不想,报考那一年中央戏剧学院仅招收新疆班,与中戏失之交臂的果靖霖,想着正好能逃离父母的管教,便奔赴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徐峥做了同学,“上大学前,我其实只是个戏剧爱好者,对戏剧的信仰和文学上的积淀,都是在上戏建立起来的。”
  结果,四年后,他还是回了北京,“上海那地儿甜蜜蜜的,文艺方面也不错,但比不上北京这么蓬勃。王志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想进这行,哪怕是条狗,也得在北京。’”
  毕业后,果靖霖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了话剧演员。最初的日子,过得并不好。那时,他住在高碑店,经济拮据,常去菜市场捡没坏的剩菜叶做疙瘩汤果腹。但说起那段经历,他显然并没放在心上,“大家都那样,我们是有理想的人,捡个菜算啥。”
  “影视剧影响大,还能养活我”
  “理想”也是《生逢灿烂的日子》的主题之一,果靖霖希望年轻人在“有房有车、存款百万”的物质目标之外,还能多添点理想,“哪怕你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男人,天下所有女人都爱你,至少你还得建设自己的魅力吧。”聊到物质和理想,他问起记者“在北京租房?一月得好几千吧,没办法”。
  曾经投身于先锋戏剧的果靖霖一度认为戏剧应该引导观众,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个观念发生了变化,近些年,他更多地出现在影视剧中。“影视剧对大众的影响比戏剧大,还能养活自个儿。”
  说起他曾经演过的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角色,他笑笑,“那些又不是我的代表作。其实我的接戏标准已经很苛刻了。”
  2009年,果靖霖出演了传记电影《袁隆平》,并拿下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问他接演的初衷,“袁先生对这个世界有巨大的影响”。但,这个角色在90后和00后受众中却鲜有人知。
  “很想拥抱年轻人,但绝不媚青”
  2014年,果靖霖在电视剧《生活启示录》中饰演闫妮的出轨丈夫,引来一片骂声。他特意去翻了网友的评论,以此审视自己的演技。“人家说好也好,不好也好,我做事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了。”
  虽然不在意骂声,但他却并不认同观众对角色的看法,“人都有复杂性,出轨就那么可怕吗?”但从艺术层面回归到现实生活,果靖霖也承认,“居家过日子胆小,不敢出轨”。
  至于转而做了《生逢灿烂的日子》的编剧,则源于“这些年的剧都太‘飞’了”。果靖霖说,他也很想拥抱年轻人,但绝不是“媚青”。“谄媚这俩字已经在我的字典里消失了,我和我的作品都不会谄媚任何人。”在他看来,献媚和服务的差别在于创作者是否带有尊严和荣誉。“我服务于你,我要有尊严。我献媚于你,我臭不要脸。”
  面临着如今商业效益赶不上业务水平的现状,他反倒想得明白,“我们出道时还比上一代老先生拿得多呢,金山当年演一场戏才拿2毛多,老先生还不服呢。这是时代的变化,跟谁拿多少没关系。”
  【新鲜问答】
  新京报:有意参加综艺节目吗?
  果靖霖:主要是人家也不找我,因为我特别不“综艺”。
  新京报:现在年轻人特别喜欢玄幻题材的电视剧,会考虑尝试吗?
  果靖霖:我特想拥抱一下年轻人,但那戏我拥抱不了,不会演。我是学现实主义出身的,让我去接触我不懂的东西,我也紧张,弄不了。
  新京报:在喜剧《光荣梦想1942》中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为什么很少演喜剧?
  果靖霖:好多人不知道我有这个天赋,他们都喜欢找我演特别正的角色。
  新京报:《生逢灿烂的日子》中老同学徐峥有客串出演,毕业后联系多吗?
  果靖霖:常联系,见不着面大家都比较忙,但我们有微信。我也在他的新电影里客串了个角色。他给我的戏帮忙,我给他的戏帮忙,我们互通有无。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8万获赞 681.2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