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歆小迪(富书专栏作者)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越不在意谁或者多少人同意或反对她的观点,拥有多面思考的能力。
01
大学时,我们宿舍六姐妹关系一直都不错。
可上大四后渐渐的不那么融洽了,最突出的是我们五个都有意无意的排斥小佳。
其实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只是由于彼此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而已。
大学女生宿舍经常有卧谈会,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宿舍的女孩们躺在被窝里聊天,涉及各种话题。
到大四面临着毕业走上社会,我们经常谈到就业、择偶的问题。
就在那段时间发现小佳与我们五人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择偶问题上,我们五个都认为两人只要有爱情,其他什么都能可以忽略,所谓有情饮水饱。
而小佳则认为对方的经济条件也很重要,甚至与感情一样重要,她认为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如同空中楼阁,不会幸福的。
就因为这些不同的观点,没有经过生活磨练的我们觉得她势力拜金,碰巧小佳刚和谈了两年多的男友分了手,这更印证了她是拜金女的事实,渐渐的我们都疏远她了。
可后来当那几个青涩姑娘都走进婚姻时才知道经济条件的重要性,忽觉当年的小佳并不是拜金,而是看问题比我们更理性、更客观。
认知水平的差异让我们没能友好相处,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一个成熟的人不会以一点否定一个人,因为撇去缺点,小佳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却以自己认为的缺点否定了她。
可小佳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观点,她还是保持着自身的标准,现在看来这大概是多年以后渐渐与我们拉开差距的原因。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越不在意谁或者多少人同意或反对她的观点,拥有多面思考的能力。
可以客观看待和衡量自己和事物,因而能做出更有利的选择,拥有更长远的追求,因此可以过上更高层次的生活。
02
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安迪,高智商,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独立理性,但她知道自己的弱点。
她能客观的从其他几个和她不在一个阶层的女孩身上找到各自的优点,并保持谦虚欣赏的态度向她们学习。
她发现:邱莹莹勇敢、坦率;关雎尔踏实、有教养;樊胜美通世故、有担当;曲筱绡通透、机灵。
她总能看到别人的可取之处,这就是她高认知的表现。
而有的人恰恰相反,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斤斤计较,自傲自大,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消耗掉自己。
约翰·费恩曾说过:“大多数玩家从被群体接受或者从对群体的归属感中得到快乐。然而,好的玩家从他应付游戏里各种局面的能力中得到快乐。”
03
小姨家的表妹媛媛今年大学毕业,可家里人为她的工作愁白了头。
从7月份毕业到现在媛媛已换了两家公司了,不是嫌加班太多,就是嫌工作环境太差,总之两份工作均与她理想中工作相差甚远。
她理想中的工作是工资高、不加班、环境好、稳定、人情简单......
姨夫苦口婆心的劝她: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即使有,也轮不到不完美的你呀。找工作关键是要先想明白自己想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什么?把那些顶重要的、重要的和次要的排个序,然后照着这个顺序去找,满足自己认为重要几项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而那些对于你来说是次要的东西完全可以舍弃或妥协。比如,你最看重钱,那就奔着高工资的找,至于是否加班、工作环境怎么样就不能太在意了;如果你看中个人发展,那就找个朝阳行业的好企业,从基层岗位干起,即使开始工资很低也不要紧;如果你追求稳定清闲,那就努力进入体制内,至于十年后是否还是原地踏步就不要在乎了;如果你想自由自在,你也可以做自由职业,那你就可能吃收入不稳定之苦了,总之人不能什么都想要。”
可媛媛就是听不进去,固执的认为只要自己慢慢找,慢慢试,总能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还举出好几个她的听过的见到的例子,这让大家很无奈。
认知越低的人越不现实,就像表妹有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特别固执。
他们不懂正反两面看待事物,他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那部分,因此主观的认为事情就应该是他们认为的那样。
04
过年回老家到邻居家的大爷家做客。
吃饭时大娘给不满两岁的孙子喂食粉条(粉条是北方农村一种常吃的食物,是用土豆淀粉与明矾制作而成的),我提醒大娘说,以后别给孩子吃粉条了,粉条中的明矾对小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利。
大爷很不屑的说,净穷讲究,村东老高家的儿子不也是吃粉条长大的,人家也没有傻了,还当了区长呢。
听了大爷的回怼,我知趣地闭了嘴。
邻居家大爷就是那种无知而偏激的代表,这类人特别迷信特例,而且可以熟练地运用身边的、道听途说的特例来反驳你。
比如你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孩子,他们立马会找出一个父母不成器而养出好孩子的例子;
你说不要熬夜戒烟戒酒对身体好,他们肯定会找出一个天天熬夜、喝酒抽烟而长寿的例子。
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也是我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心理反应方式,认知越低的人越偏激,越难接受新观点新事物。
而认知高的人则会辩证看待事物,他们不走极端,不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05
罗振宇曾说过:“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的高低,有两个简单的标准。”
第一,看他在谈论一件事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少概念工具,越多越好。第二,看他在评价人的时候,能否少用概念,越少越好。
他认为,在论事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用概念。 因为概念可以贯通事物,能举一反三。
但是知人就不同了,评价人的时候,重在能区别对待,就事论事,能根据具体的场景形成具体的感受,恰恰不能多用概念。
比如,什么他们北京人如何,他们犹太人如何,这就是思维上的偷懒,用一个标签来涵盖一切。
同事小冯有这样的思维误区,喜欢将人以地域来划分,她经常说某某地区的人爱骗人,某某地区的人素质低,某某地区的人穷。
以前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这么偏激的,现在才知道是她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她对人的客观全面的判断,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习惯,就是认知较低的表现。
同一个事情,有人可以客观全面的看待,有人就只能主观的、固执的、极端的看待,其实这种差异就是认知水平高低的不同体现。
认知水平高的人,善于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更客观,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被别人所左右,因此判断能力更强。
而认知低的人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客观与主观的区别,活得不明白,更容易焦虑。
人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认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自己,看他人。
看法不同,观点不同,你的行为也就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懒惰与勤奋,学习能力强与弱,消极与积极,乐观与悲观,其实都是不同认知层次带来的不同行为和结果。
不过庆幸的是,人的客观、理性是可以不断成长的,我们要积极训练培养,以便让自己进入更高认知层次。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
如果你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多的人,我本人就是证据。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歆小迪,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食品科学工程硕士,一个醒的早起的晚的80后,爱读书,好独处,白天职场晚上写作。简书@歆小迪。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