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讯 宜兴籍科学家、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唐立新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的父亲唐西生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目前,宜兴籍两院院士增至28位,首次出现父子两代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立,1965年12月生,籍贯宜兴市和桥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员。他从事核武器初级物理研究、设计与核试验工作27年,是我国核武器物理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研究成果大幅提高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为增强我国国防安全和提升国防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参加多个初级系列核试验装置物理研究与设计,负责多个核武器型号物理设计、数次“国家重大实验物理研究与装置设计”及“新型号预先研究”等国防重大科研任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军队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2014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获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在宜兴,“陶都之都在丁蜀,教授之乡在和桥”的说法得到当地群众认同。这次唐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增加了内涵和外延。唐立的父亲唐西生籍贯宜兴和桥镇,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西生早年就读于和桥私立小学和新河中学。1956年考取北京航空学院,1961年在该校空气动力专业毕业,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8年调入解放军第二炮兵第四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二炮核军备控制技术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中央军委军贸办军控局高级顾问等职。1995年5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是著名的核技术应用专家,在邓稼先、周光召等老一辈著名科学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核装置理论设计、核弹头和常规弹头装备发展论证、军备控制研究等领域倾力开拓,完成了我国和我军许多重要科研课题,为国家航天航空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99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1990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重大贡献奖。至今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知情人介绍,唐西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对儿子唐立的教育和培养。唐立出生后,由奶奶照料到6岁,然后去北京上学、工作。在唐西生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下,唐立从小就对科研、对国家利益有着很深的认识。高中毕业,在分数远超清华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唐立报考了父亲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学毕业,唐立选择了父亲工作的单位。
宜兴素有“教授之乡”之称,据初步统计,目前该市仅从事科学教育的正副教授就有6000多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数十所著名大学都曾有宜兴人当校长,宜兴高塍镇上就出了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和台湾大学校长的虞兆中。
(记者 何小兵)
举报/反馈

中国江苏网

156万获赞 30.5万粉丝
江苏门户网站 权威资讯发布
中国江苏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