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上读书会的第325天,继续阅读《影响力》。今天要聊的主题是社会认同。那什么是社会认同呢?
社会认同是指,在做判断以及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而做出改变,尤其是当我们对一件事不确定或者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就会更大。
与社会认同比较相似的是从众,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从众是对大多数的服从和跟随,而社会认同不仅会考虑别人的行为和看法,还会服从于常规的社会行为规范。
由于社会认同的普遍存在,我们会觉得别人在做的事情,应该是合理的,我们也会选择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来为人处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这样一来,偏颇的甚至是伪造的证据也能糊弄住我们。
下面举三个例子,看看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认同原理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
1、我们从电视上看一些小品、相声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视频中会加入“罐头掌声和罐头笑声”,就是那些模仿真人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想笑,但是听到罐头笑声,我们也会不由得发笑,其实这就是视频制作方在利用社会认同原理来引导观众的情绪。一段台词或者一个桥段,也许本身并不能够引起观众发笑,但是当“罐头笑声”响起时,观众常常也会跟着鼓掌和发笑,之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会认为真的很好笑。
2、我们常看到的广告,除了直接介绍产品优点以外,还有一种强调产品销量的广告,比如阿芙精油经常用的广告就是“全网销量第一”。这个广告词就巧妙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用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来影响消费者。
3、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社会认同原理同样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有小孩子怕狗,而要减少孩子对狗的恐惧情绪,不一定非要找另一个孩子现场跟狗玩耍来做示范,播放有小朋友跟狗玩耍的电影片段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据这个原理,你可以利用有示范作用的影片和视频来进行孩子教育,方法简单,效果也很好。
下面说一个新名词——多元无知。什么叫多元无知呢?先看两个真实案例:
1964年3月,在纽约皇后区的一条街道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被人袭击了三次,期间她大声求救,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有38名街道两旁的居民从窗户上看到了这一幕,但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38个人没有一个出手相救,甚至没有人打电话报警。
如果觉得美国这个例子太久远了,那可以回想一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市广佛五金城的一条街道上先后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有18名路人从躺在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经过,但是他们都冷漠的走开了,没有任何反应。直到第19名路人——一位名叫陈贤妹的拾荒阿姨抱起了奄奄一息的小悦悦。但是最后,在经过七天的抢救之后,小悦悦还是因为伤势过重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
发生在纽约和佛山的这两个案例只是无数道德冷漠事件的缩影,如此的事件,拷问着全社会的公德和人性的善恶。对于此,也许我们更应该把这类事件归咎于社会以及人性,这样才有更大的社会反思的动力。但是理性的分析就会发现,事情并不是单纯的公德良知这么简单。根据社会认同原理,当局面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并依据别人的的反应来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就会导致“多元无知”,路人们袖手旁观就是典型的多元无知。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论断: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手援助的可能性最低。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
1、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负担的责任就减少了;
2、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十分紧急,因为大家对事情的了解有限,不能完全明白真相,会不自觉地产生很多解释来使自己相信事情并不紧急。再者,很多人会有一个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3、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群体中更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的优雅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群中时,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这更会加剧社会认同原理。
当然,一切的心理学解释都无法掩盖公德缺失、人性漠然的事实。
不幸的遭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每个人又都有可能遇到,如果万一不幸遇到类似的困境,那么该如何求救呢?有三个原则需要遵守:
1、当然是抓紧时间求救,别等到连喊救命的力气都没了;
2、要用“救命”这样的简单又足够快速引起注意的字眼来表示你需要紧急救助,即使是情况并没有危及到生命;
3、从人群中找一个人来,盯着她看,直接告诉她你的危急情况以及她应该怎么做。
总而言之呢,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求助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让旁观者注意到你,清楚你的具体情况,还有就是从人群中找出明确的求助对象。
社会认同原理引发的从众效应,有时候有着惊人的魔力,甚至会成为自杀、坠机等重大事故的重要诱导因素。
还记得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吗?2010年的1月到11月间,深圳富士康接连发生了14起员工跳楼事件。在这期间,随着媒体的报道和全国的关注,跳楼的势头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跳楼。造成这个事件的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媒体过分报道引发的模仿效应也是这个悲剧的重要推手。
有统计表明,每当自杀上了新闻头条,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飞机坠机事故的发生概率就大幅度提升,而且曝光率越高,事故率就越高,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飞机坠机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人选择在飞机上自杀,所以造成飞机坠毁。
自杀新闻会提高事故发生率这一推理更为确凿的证据是,如果媒体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的消息,之后发生的大多也是一个人的事故;要是媒体报道的是一个自杀导致多人死亡的消息,那之后增加的往往就是导致多人死亡的车祸或者坠机事件。这种现象叫做“维特效应”,这个维特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因为书中的主人公维特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本书曾经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潮,所以这个现象就用维特来命名。
维特效应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的做法,来决定自己怎么做,并且更倾向于模仿跟自己类似的人。
统计数据还显示,在新闻报道发出后的3-4天是类似事件高发期,短暂回落之后,过上一周又会出现一波高峰,直到第11天,维特效应逐渐消失。
另外,在比如食品安全事故、公共交通事故等发生后,会有一种心理,就是觉得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升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事故后的一段时间,是比较安全的。这其实是一个认知误区,因为这些事故引发的效仿会导致更多的类似事故的发生。
以上就是《影响力》这本书的关于社会认同这一章内容。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明天早七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