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爱上了明亮的星星,而当星星在高处闪耀时,蚯蚓却在底层悄然泯灭。”
雨果在《吕意·布拉斯》中对西班牙王室的隐喻,如同中国晚清的暗流之中,涌动的某种巨大能量。
西学东渐,革故鼎新。晚清四川总督鹿传霖,断然做了一只沃土中的蚯蚓,于疏密处织就教育的繁茂。
闪耀的四川中西学堂,就此应运而生,这是中国西部第一所近现代高等学堂,即四川大学前身。
鹿传霖像
上书光绪
兴设学堂力图富强
大雨过后,通常有两种人。
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晚清四川总督鹿传霖,站在“成都教案”的泥泞里,依然看到的是新学“蔚蓝”。
2017年9月28日,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前。
荷叶深绿,秋意渐浓,但依然有“闲听荷雨、一洗衣尘”之感。
午后的阳光微微热烈,校史展览馆前一块青色大石镌刻着“感悟历史 感动川大”8字。
这是鹿传霖曾孙鹿耀世题写,以感谢四川大学对先祖的追崇。
11月10日,电话联系上在北京的鹿耀世,这个75岁老人,谈起先祖,语音厚重,声音宏亮。
关于先祖对四川的贡献,他认为,鸿爪雪泥取其二。除了著作《筹瞻疏稿》,他首推的还是四川中西学堂。
一个能让秀才变学霸的人,确实该景仰。
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在其新著《成都“变脸”--中国城市近代化缩影》一书中,详细叙述了四川中西学堂创办始末。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1895年4月),鹿传霖出任四川总督。
甲午战败的痛楚,让他反思如何缩小与列强的差距,“中国落后外国的是科技知识、先进人才。”
童生与皓首同堂,迂腐与落寞相伴,他深感旧式书院没有明确学制,延误人才。
鹿传霖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中外通商交涉日多,非得通达时务之才,不足以言富强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宫中档光绪朝奏折》记载,1895年12月12日,四川总督鹿传霖在经过充分的酝酿后,向光绪皇帝奏报了四川中西学堂的筹建和试办情况,请求予以立案。“讲求西学,兴设学堂,实为今日力图富强之基。川省僻在西南,囿于闻见,尤宜创兴学习,以开风气”。
鹿传霖创办中西学堂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郑光路供图
知县何维棣
为中西学堂首任委员
考虑到四川地区学习“西文西艺”在师资、教材和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在亲自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物色张罗后,鹿传霖奏报:“咨请总理衙门先派熟谙英法语言文字者各一员咨送来川充当教习,并向南北洋咨取应用书籍,派委员赴上海添购各种洋书以备肄习,购觅地基建修学堂房舍,饬成绵道于土厘项下先筹拨银五万两作创办经费。”
最后,他请求光绪皇帝,“仰悬天恩敕下总理衙门立案,议定章程,饬行遵照。”
光绪对鹿传霖奏折的御批是:“该衙门议奏”。
鹿传霖办事一向谨慎,在办学方面讲求循序渐进,他强调“学堂虽讲求西法,仍以经史之学为本。”这一办学理念恰好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原则。另外,他还为二到五年之后,办学育才有所成就之时,做了宏观规划。
他恳请清廷为四川中西学堂的立案,得到了光绪的肯定。1895年12月底,清廷还肯定了御史陈其璋的奏折,陈的奏折与鹿传霖的办学意向相同。清廷的决心很大,命各地总督、巡抚与当地士绅一同在其省会兴办大学堂,限期六个月内完成。
1896年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在成都铁板桥正式开学,校址紧邻以奉祀三国人物刘、关、张而知名的三圣祠。试用知县何维棣被鹿传霖委任为第一任管理中西学堂委员。
四川中西学堂旧影。郑光路供图
选材求精
三十学生质性聪明
当时有学生三十人,中江诸生林有庆精于算学,聘为华文教习;北京选派的英文教习长德、法文记名副教习恩禧,已在开学前携洋书入川。
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最推崇的是鹿传霖审订的《四川中西学堂章程》。
《四川中西学堂章程》二十条,校规如军规,鹿传霖就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班级划分、课程设置、校务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
选材求精,堂中学生,宜选口齿灵便、质性聪明、会读书、自十二岁至十五岁子弟,至大莫过二十岁。“先定额三十名,十五名学英文,十五名学法文。其饭食茶水、书籍笔墨纸张、剃头洗衣,均由堂中供给。正额外酌量挑选备用若干名,以备遇缺,一次替补。”
对作息时间严格规定:三、四、五、六、七、八月,早上六点吃粥,饭毕,学习洋文。十点早饭,饭毕学习算学、舆地、国史策。十二点放午学,略休息1小时。下午一点开始习字及经史策论,至六点放学。冬天略有时间调整。
在优越的环境下,学生的压力来自于每年三、六、九月的小考,腊月的期终考试,还有三年的大考。学习进步大、优生给予奖励,连连排名最后的,分别记过开除,想进学堂的在外排队的有几百人。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鹿传霖深谙其理,“学堂上下人等,均不准吸食洋烟、洋酒、赌钱、宿娼等事。”学生不堪造就、不受约束随时可撤换。
鹿传霖曾孙鹿耀世为四川大学题写的“感悟历史 感动川大”。
“不讲人情”
半途而废者追缴费用
不仅如此,鹿传霖对待学生的严苛,几乎达到“不讲人情”的程度。
1898年,四川东部一带达州、渠县、平昌遭遇大水。算学官肄业生李善祥,接到家中水淹传来的消息已值次日深夜,因牵挂家中父母姐妹,遂告知同乡廖先凯、苏肇眉。三人商议决定,连夜赶回家乡察看灾情。给看门守夜人打了招呼后,三人带上简单的行李,匆匆东去。
十天后,家事料理完毕,三人回学堂一看,傻眼了:已被除名。
七月三十日,三人心有不甘,上书总督鹿传霖:因灾告假,请求原谅。
八月初三,鹿传霖回书,短短一百二十余字,回复三位学生并未向委员教习请假,算学馆查无假条,显然是私自外出,应当除名。同时准许三人在外堂学习,等候下次季度考试再核查办理。
所谓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奢者狼藉俭者安,鹿传霖一生为官清廉,生活节俭。他的后人曾经保留过鹿传霖当年用过的手绢,上边有很深的折皱,连洗脸的面巾,都是如夫人缝制的。坚持每饭一菜一汤,每次退朝后,唯手执一卷,危坐竟日。
这样的节俭、勤勉,贯穿于其办学理念之中。因不惜巨款修建学堂,鹿传霖明确学生不得半途而废,专门出台了《川督鹿严禁中西学堂学生任意告退示》,一年内告退者,追缴费用五十两,两年者一百五十两,三年二百五十两,四年三百两。有父兄,惟父兄是问,无父兄者,找保人追讨。
教习苏映魁
兢兢业业加薪十两
四川中西学堂采纳了康有为1895年在“公车上书”中的主张,改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七科之学,分科立学和分科治学。
开设英法文科和算学科三科,开出了十类二十六门具有现代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采用了学年学分制,并且按照学生所获学分的多少颁发不同的毕业执照即毕业文凭。其中,凡修满应修学分的六分之五及其以上者,将由鹿传霖本人签发毕业执照。
鹿传霖的独具慧眼,在闭塞的中国西部四川成都,居然办起了得新式教育风气之先,与东部沿海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并驾齐驱的四川中西学堂。
他提出“中西学堂之设,原期培植人材,讲求实学,博通时务,不可少涉虚浮”,要求“一切有用之书,使之兼营并习,互相发明,期成有用之材。”
在学制和课程方面,学制上仿照西方的教学制度,学生的编班定级根据科类、分学识程度,学制二年。课程上标榜“分科治学”,英文科、法文科期初以各自的语言文学课程为主,算学科建立后,鹿传霖指示,学生必须学一二门外语,这样就把多门课程合在一起上了。
学生除了学习公共外语、国学课程外,还需学习十类二十六门课程。学堂中,除身着长袍马褂的清庭鸿儒长声悠悠讲授《四书五经》外,也有了西装革履的海归教习讲授现代学科:化学、物理、英文、法文。
师资上由清廷的总理衙门选派,大都从留学英国、法国、日本等归来的人员中挑选,作为学堂的教习。鹿传霖还从沿海、本省选拔高素质人才充当教习,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做得好的教习,特别申请涨工资。算学馆内堂教习苏映魁,七年来教算法和测绘,穷微尽数,探奥勾源。“一介寒儒,远道来川,家口繁重,但其只重教学,口不言钱。”鹿传霖下令,苏映魁每月薪金加十两,达到六十两,与英文、法文教习月薪相当。
也有干得不好的,算学馆外堂教习徐树勋因不敬业被辞退,拟由内堂学长高寿恺就近兼任。
这份得到总督签字许可的加薪文告,还要抄送给布政使、候补道、文案委员、稽核委员、日行所委员。
火票表彰
湖南开办学堂照例四川
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研究认为,当时生源主要来自老式书院、高等私塾,不限于本省,其它省份的人员也可以进入学堂读书,这样就扩大了招生范围,各式各样的人才云集四川中西学堂。
1900年,四川中西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考得3/6学分者发给三等执照(文凭),考得4/6学分者发给二等执照,考得5/6学分者发给头等执照。获二等、三等毕业执照的学生,原则上可到原籍当中学堂的教习,也可自费出洋留学。获头等执照者,经严格考核,公费派送出洋留学或授以功名。
鹿传霖等人办学有成,两年后,清廷军机处以火票形式,点名表彰了包括四川在内的一些省份,要求各省督抚“已设学堂者量为拓展,未设学堂者择要仿行”。
1898年,谭嗣同等发起、熊希龄任提调即校长的湖南时务学堂,其办学章程即《湖南开办时务学堂大概章程》的学制和学生管理条款中,明确指出:“照四川中西学堂例”。
古今交辉,文脉相承。有了鹿传霖的“兴设学堂,力图富强”之始,才有张澜倡导的“培养社会骨干、国家栋梁”,方能造就今日川大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气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仲伟 摄影 杨涛
中西学堂变迁/
1993年12月,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熊明安、张敷荣考察分析认为,四川大学的始建时间,定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有历史根据的。
1896年,鹿传霖创建四川中西学堂。
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合并为四川大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堂。
1911年后,四川高等学堂改称为四川高等学校。同时各界主张改为四川大学未果,校产和档案交由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管理。
1927年,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同年,公立法政、外国语、国学、农业、工业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成公立四川大学。
1931年,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组成国立四川大学,仍以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为校本部。
下期预告:
鹿传霖为官五十余年,在四川因处置“成都教案”被朝廷嘉奖,尽收三瞻之地而名声大震,却因改土归流被清廷罢免。又因入卫勤王的功绩,再次起复任两广总督、军机大臣……这是一个贤臣背影,也是一个王朝的黄昏。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286万获赞 485.5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