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路氹历史馆参观。(苏宁 摄)
相信到访过澳门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和两个离岛——氹仔、路环三部分组成。随着1974年到2004年间3座澳氹跨海大桥的兴建,以及连接氹仔与路环的路氹公路开通,两个离岛尤其是氹仔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也不为过。
当你今天漫步在灯红酒绿、金碧辉煌的金光大道上,可曾想过,百多年前、一二十年前这里是什么景象?藏在氹仔老城区的“路氹历史馆”可以给你答案。
一幢有故事的建筑
出了氹仔著名的“手信一条街”——官也街南口向西走,有一座粉绿色的二层小楼倚街而立,这里就是探索路氹历史的绝佳去处——路氹历史馆。
回归前澳门作为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分设“澳门市”和“海岛市”,后者包括氹仔和路环,海岛市市政厅就设在今天的路氹历史馆。这座于1921年落成的新古典风格建筑,有罗马式的三角形楣饰,副楼建筑下层的连续拱廊,也是典型的罗马风格。
1992年,澳葡政府颁布法令,将海岛市政厅列入澳门文物名录中具建筑艺术价值之建筑物名单。澳门回归后海岛市政厅改为临时海岛市政局,2001年12月31日,临时澳门市政局与临时海岛市政局合并组成民政总署。民政总署对这座建筑进行大修时,发现了更早的建筑遗迹——一间旧房屋的残存角落:墙壁基石、房屋内的水渠,以及屋里的红砖地板,还有屋外残留的部分葡式石子道路。
为配合氹仔旧城建设徒步旅游区,民政总署决定将其定位为专题介绍氹仔和路环历史文化的博物馆。2006年5月7日,花费800万澳门元改建的路氹历史馆正式与游客见面。
回望路氹6000年
走进这座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在门口迎接我们的是兼职导览工作的黄小姐。
历史馆楼高二层,上下共有8个展室。一楼主要有“先民天工”路氹考古文物展,展出了1972年至1986年间在路环黑沙村周边5次考古活动发掘的出土文物。黄小姐介绍,路环的考古成果,将澳门历史的开端延伸至新石器时代,显示早在6000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在今天的黑沙公园里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如辘轳轴承、水晶饰物、石英碎片以及环玦饰物等。这些文物跟环珠江口沿岸发掘出土的文物具有相似性,说明这里的先民已懂得制作精细的玉石装饰,并与邻近地区有往来关系。
一楼另外的展室里,可以看到前海岛市政厅地下结构遗址、离岛各村落的历史变迁、民众生活和宗教文化。在“光影回廊”放映室,观众还可以看到介绍路氹历史的专题纪录片。
黄小姐带着我们走上二楼时,指着楼梯中间平台两侧对称摆放的刀叉剑戟等冷兵器,告诉我们这是当年海岛市政厅原物,“因为当时华人管这里叫‘衙门’,葡萄牙人就觉得应该真像中国的‘衙门’一样威武庄严,因而特地摆放的”。
二楼的展室陈列展示着农具、传统爆竹手工业流程和船骨模型,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路氹地区农业、造船、爆竹等手工业的发展历史。有观众留言说,“看着照片上的咸鱼,感觉都可以闻到咸鱼的味道了。”
开发与保护并重
氹仔的氹是个异体字,也可以写作凼,本意是“小水坑”。100年前的氹仔还分别是大氹、小氹、一粒米3个小岛。据史料记载,到1919年时大、小氹已被填海连成一片,如今只留下大潭山、小潭山两个地名。其实纵观澳门历史,就是一部超过百年的填海造地历史。自有记录的1912年以来,澳门面积从11.6平方公里靠填海扩展至2016年的30.5平方公里(不包括横琴澳门大学新校区的1平方公里)。
在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澳门,半岛早已超饱和,人口密度尤其是靠近关闸的北区一带冠居世界第一。氹仔近20年填海造出的路氹新城区6平方公里土地,在10多年来博彩经济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度假村,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是每年3000万游客的必到之地。然而,早已跟氹仔连成一体的路环,在这股大开发的浪潮中,居然保持住了“世外桃源”的天然景色。青山依旧在,海湾还是那个海湾。数字最能说明问题:路环岛面积从1991年达到7.6平方公里后,26年没有改变。
今天路环的黑沙村,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南方小村落样貌,没有豪华的别墅,也没有亮眼的楼房,一座座普通的农家小院貌似也没有被规划整齐,土地庙、大王庙躲在曲曲弯弯的乡村小路尽头,并没有高大显赫的门面,也没有八方涌来的香客。
据说这是澳门人这些年刻意的追求,就是要保留一方可以看到青山绿水、亲近自然的“后花园”。近些年,每每有开发商要在路环盖楼的消息传出,都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哪怕是以往政府曾经批准的开发计划都会遭到市民团体的反对。
这就是今天的路氹,繁华与古朴并存,开发与保护并重。(苏宁)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0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