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碗饭,涂门百汇还没有进驻时它就已经存在,很多泉州人从小时候吃到如今已经结婚生子了还是经常光顾。它的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传统,一天能卖出至少200-300碗。
ǒ á bèng
壶 仔 饭
壶仔饭是将秘制油料炒过的糯米、香菇、虾米和五花肉放入特制的陶罐(罐的厚度大小都有讲究)里,加入适量大骨汤,然后入锅高温蒸熟的。
店里的客人很多都是老顾客, 也有朋友间相拍报过来的,还有许多游客在网上搜索美食攻略后慕名而来。
我们点完单后,阿姨开始着手准备。
因为怕锅盖上附着的热腾腾的蒸汽水流入壶仔饭里影响了口感,阿姨利落的打开锅盖头。
拿出壶仔后, 用筷子快速的在壶仔内壁上绕一圈,饭团就到碗里来咯,蒸饭的时候,配料沉到壶仔的底部,现在刚好满满地覆盖在饭团的上面。
盛到碗里后,壶仔饭还需要再淋上鲜美的肉汁,撒上葱花和几颗花生米,这才是一碗完整的壶仔饭。
这时候,配料齐全的它才会来到食客面前。
壶仔饭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忍不住拿起汤勺开动。
舀一勺送入口中,糯米的清甜夹带着香菇和虾干的鲜甜,让人口舌生香,想要赶紧吃第二勺。
这碗饭背后的故事
这碗壶仔饭来自府文庙的这间深沪名粳馆,小店在2006年被授予福建小吃名店的称号。
在小店的墙上挂着的被授予的牌匾。
泉州当地的报纸也多次刊登其店里的名小吃的报道。
饱腹后,我们坐下来和店老板聊了一会。老板姓张,是深沪狮峰人,名粳馆是以老板的名字猛祥来命名的。
“
17岁时遇到文革,于是下海打鱼至40多岁,先在安海开过几个月,有天一个泉州的顾客光顾后觉得食物好吃,建议到市区来开,说毕竟市中心的人流量大,才能更好的把这美味传播开来
”
老板仍然清楚的记得,名粳馆营业一年八个月后百汇才来进驻的,这一开就是20多年。
接着老板又说道:
“
曾经有个台湾的顾客,来泉州住在华侨大厦那里,连续来吃了13天,说其他店的都吃不惯,就是吃这里的饭才觉得好
”
小店曾在15年年尾至16年期间停业一年,由于房东要涨房租的关系,老板在文庙附近寻寻觅觅了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店面,最后决定在原有的加工仓库开店而将仓库搬迁至对街的布行。
老店址
“
受商家邀请,今年的12月份要在厦门沙坡尾开分店了
”
听到这里,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老板这么多年来艰辛的打拼以及小店成名后的欢喜。
店里的其他小吃
除了壶仔饭,我们还点了马鲛羮,墨鱼羮,黄花鱼羮,炸菜粿和海蛎煎,总的来说味道都不错。像黄花鱼羮,马鲛羮的原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听老板说,有3、4个厦门食客吃完黄花鱼羮后觉得鲜美,想要把店里的生黄花鱼羮料库存全部买走,而这生羮一天也只做4-5斤。
值得一提的是羮类的汤汁,是有点稠稠的,跟平常店里喝的gàgà的汤头不太一样。
周边的大部分店铺
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迁
而名粳馆
在这二十多年里
风雨无阻
依旧坚持将这些传统美味传承着
看到这里的你是想念
还是好奇
这碗饭
和其他小吃的味道呢
猛祥深沪名粳馆
地址:涂门街文庙边上
人均:15元左右
在这里
菜单
环境
泉州最好吃的10碗饭 | 第 3 碗
编辑 | 肉丝 / 摄影 | KK、听听、肉丝
- 舌尖上的泉州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