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赛季打响,灰熊主场揭幕战迎来鹈鹕和一位特殊的对手——为他们效力了7年的托尼·阿伦。今夏以自由球员身份转会鹈鹕的阿伦,对孟菲斯有太多话要说。
● ●●
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会在机场想起我。
我是托尼·阿伦,我飞往孟菲斯,和我的所有朋友们一起!
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之前从没有真正给谁代言过什么。所以当机场找到灰熊队,询问我——我的意思是他们专程找到我,对我说些将巨幅海报挂在机场的话,当时负责人的意思是,“哟,助理先生——我们就想这么干,我们要突出孟菲斯的特色,帮我说服一下托尼·阿伦。”也许你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我非常愿意,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这不仅仅是一种广告,你知道我想说什么,这更是一种荣誉,成为城市的脸面。那些巨幅海报上是我,在这个地方张贴的到处都是。你看见各种各样的托尼·阿伦——冲你笑的,对你打招呼的,指着你仿佛在说,“嘿兄弟,你选了一处不错的机场。”只要你在机场里随便走一圈,绝对都能看到托尼·阿伦的样子。我确信99%的人抵达孟菲斯,他们的第一眼印象都是这样。所以,当飞机着陆后,我穿过通道,打开门……然后又看见了。它还在那里等我,还是托尼·阿伦本人。
任何客场球队的飞机降落,他们很可能第一个看见我的海报,高高在上俯瞰着他们。“欢迎来到孟菲斯小镇。托尼·阿伦笼罩着这片区域的上空。”大概就是这样的广告词,我的话语在客人脑海中回响。那一刻我就已经在动摇他们了,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拿出了世界级的防守本领。
我认为这也是灰熊队坚韧不屈(Grit and Grind)风格的展示,但这种为众人所知的词汇也不仅仅是指比赛风格,它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很多人没有从“Grit and Grind”时刻中悟到这一点——这是我们整座城市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从没有得到额外赐予,他们需要为拥有的一切努力奋斗。不知你是否感同身受,例如湖人经历Showtime时代时,球风华丽而闪耀,你看向那时的洛杉矶,也是以风靡一时的电影等产业闻名。Grit and Grind就存在于这支球队和城市的联系之间,完美共存。
但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它了。
那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出现在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广告牌上。这就是共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出来。只要你在这个联盟待上一些年头,你会明白它的“体系”,只有极少数的宠儿才能赢得特大商家的青睐,或是成为球队的脸面……但是孟菲斯这个地方有些特别,它和其他城市都不一样,他们不会让蓝领阶层的我包揽一切脏活之后,得不到任何奖赏。孟菲斯如此真实,他们迎接我不会嘴上说,“噢,耶,托尼,我们喜欢他,他是很棒的球员。”他们会买我的球衣,在短袖上画我的图案,我也不厌其烦地想大声再说一次,他们甚至让我成为国际机场的脸面。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我会永远因此感激这座城市——他们寄予我的,不仅仅是想让我走上赛场。
他们想让我成为他们的代表。
“……托尼·阿伦?”
这是2010年我和灰熊签约时,联盟里的人互相寒暄时的反应。我也不怕说出真相:他们丝毫没有谈论的兴致。
我帮你回忆那个夏天,那个夏天的“所有决定”,让你看看所有的钱都随着自由市场的流向去往何地:勒布朗加盟迈阿密,波什也去了迈阿密,阿玛雷加盟纽约,布泽尔加盟芝加哥——这些繁华的大城市,所有人都追随着这些超级球队的动向。最后回到孟菲斯,他们的大手笔是……
托尼·阿伦。
没有人因此感到欣喜,对,我说的就是“没有人”。如果那个夏天,他们在电视直播、电台节目里议论纷纷,你会听见相同的话——“其他所有球队都在追逐自由市场上的重要目标,而与此同时的灰熊竟然只签了托尼·阿伦?”
我的心情只是觉得有趣,因为来之前就已经见惯了各种质疑。我的心态是,我是以缺失的拼图加盟孟菲斯的,那就凯尔特人冠军血液里的自信——我们都爱这么说。我从保罗、凯文这些家伙身上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保持一个赢家的心态,是的,比如何成为一个赢家更重要。这些到了生涯的下一阶段非常奏效,如何激励自己按个人规划前进,如何融入另一座城市,如何走上一片陌生的赛场,这些都要让新的环境看见。让他们知道,不用刻意发表任何声明,让他们知道你来这儿只为了一件事。
赢球。
我记得来到新球队,和一个队友的第一次谈话,我说,“我们今年应该制造一些动静。”他笑着摇头,看着我说,“哥们儿,你疯了。”他的反应也不像是反对,他的语气就像是,“托尼·阿伦,你自然有这种气势,大可高谈阔论,但我们这里的氛围不完全是这样,不会这样耍酷般地高谈阔论,只管坚持信仰就好了。”我自然知道签约的目的,我也知道我始终相信着自己。
我们那一年进入状态非常慢热,真的很令人着急,突然之间那些质疑声又聚拢回来,“天啊,兄弟,我怎么说来着,这支队伍一文不值!”我记得开局甚至一度五连败,当时的战绩好像是4胜9负,过了一阵子我也开始想,“难道……他们是对的?这情况不对劲啊?”队友们都闷闷不乐,整座城市都是,球迷,教练,当然还有我。没有打出具有说服力的表现,在肩负重担的出场时间里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的脑子被疑问声占据了。
过去人们谈到孟菲斯,总有一种观念,这个地方是穷途末路者的最终归宿,然后他们就聊到安东尼·沃克、阿伦·艾弗森达柳斯·迈尔斯——言谈之间毫无尊重可言,这些名噪一时的球员,在别人眼里都成了来孟菲斯领养老合同的人。我的这份合同还没完,我就经历了4胜9负,其中一波五连败,我自然也想着……难不成,我也要加入那些球员的行列了?我也要像那样在联盟赚取一些名声之后,沦落到孟菲斯,从此不见天日了?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之后没有转折点,一个也没有。我认为写这篇文章,至少要找到一个像样的时刻——某个让球队团结起来的转折事件,但在我的故事里一个也没有。你能看见的只有我们在输球,我们在遭受质疑,很容易理解一些人只关注到这一层——“还是原来那个腐朽的孟菲斯,一群老人。”但你认真看看那一年,我们打出的比赛深度,即使是糟糕的开局,你也会发现这支球队走在步入正轨的道路上。
我们有马克,这个外国来的孩子——其实他压根不是外国人!我第一次浏览球队的阵容,想着太酷了,我们有个西班牙的大个子,但我来到这儿后……好吧,他比球队的其他人还像孟菲斯人。这家伙在孟菲斯长大,高中也在孟菲斯打过球……马克这家伙就是为灰熊的未来而生的,他和我之间产生联系的起点就是,我们都太讨厌输球了。我之前不确定是否还有家伙比我更讨厌输球,但遇到马克之后我开始动摇这个想法。但我们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对防守搭档,还都无法忍受输球,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
然后说到迈克,第一天就成了我的死党。我们相识的第一天就感到非常合拍,他总是喜欢听我谈防守方面的心得,而我非常骄傲他取得的所有成就——成为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五名控卫之一,还入围了最佳防守阵容。另一个让我和迈克联系得如此紧密的因素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领导着这支球队。迈克用他与生俱来的天赋成为球场上的指挥官,而我以一个老兵的经验指引年轻的小伙子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同时也指导迈克成为我们需要的那种角色。有时候年轻人可能会对一个老将说,“哟,我希望你停止那样的投篮,在切出来之后停顿一下,找找传球的机会。”也许老将不会乖乖听话,而年轻人也得不到任何成长。这种事就不会发生在我和迈克身上,我们之间互相尊重。当然了,我实在对他的赛前音乐选择无法理解,他会循环播放泰文·坎贝尔(Tevin Campbell)的歌,我会抱怨:“不,迈克,那种说唱歌曲,你不能在这种时候听。”当然,这不会影响到他的发挥。
然后是扎克,每次聊到Z-Bo(兰多夫外号),大家都会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我说的“最好”就好比,“如果他在30华氏度(零下1度左右)穿着夹克和便帽出门,正巧看到你忘了穿御寒的装备,他会主动问你,‘嘿大兄弟,外面这么冷,你是想要我的夹克还是帽子?’”他就是这种典型的好人,他还是我在NBA里见过心脏最大的家伙,我从没有把他当做NBA同事或其他身份看待,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死党。
最后说到我,我不是什么最佳球员,也不是全明星级别的精英。当我回首这支球队,他们给我的印象,一支不擅长得分的球队,投不准篮子,打不出快攻,但是我们互相呼应的声音更大,我们对抗更强硬,你也最好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使出吃奶的劲头防守。就像你后来知道的,我们真的在磨砺出一种个性。
我决定牵头,让它为全联盟所知。
我没开始赢球了。
这种转变很不可思议,从4胜9负到50%的胜率,再从50%的胜率到两位数的胜场,一直扩大到46胜,然后挤进了季后赛。我们在季后赛迎来了马刺,然后在和马刺的对抗中震惊了世界。我们坚持了一贯的原则:全力以赴,Grit grind,全力以赴,Grit grind。
我发誓,就在这样一个赛季里,又或者仅仅是一个夜晚,整座城市蠢蠢欲动,渴望改变,“Grit and grind”不是什么警句,它是我们的真实面目,它是我们在场上的一举一动,是每一位队员的心态,它意味着你要将汗水浇灌进训练中,你要为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角色感到骄傲,并分别承担起分内的职责。它也意味着你要准备着唤醒这个世界:来到我们的地盘,就别想着轻易得分。
你们最好准备着48分钟的考验。
你们最好祈祷能有片刻的松懈。
这不是我的告别信。
话说回来,我也该告别了,我已经不是灰熊的一员,而我当初离开波士顿的那一天,我就知道迟早有一天还会成为孟菲斯的敌人。我不想说谎,站在灰熊的另一边,我会非常难过。那一晚走上球场就会很难过,穿着新球衣,意识到再也穿不回原来那件。
但是,还没有到告别的时候。
我会回到孟菲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带着永久留下的决心,我现在就可以为此立证。不管是否在球队工作,或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谋生,又或者暮年时和孟菲斯的一群老家伙闲逛,开烧烤派对等等,总之有一天你会拍打一个老家伙的肩膀,然后惊奇地发现——噢!真的是托尼·阿伦。我会回归孟菲斯的,毫无疑问。
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告别。
且将告别作感谢吧。
谢谢你,克里斯·华莱士,谢谢你两度招募我到你的球队。
谢谢你们,我的队友——马克,迈克,Z-Bo,还有其他并肩作战的兄弟。和你们一起走上赛场是一种荣耀,和你们在赛场之外成为朋友也一样。我们是永远的兄弟,我们在一起就是一个家庭。
谢谢所有让我们凝聚在一起的灰熊管理层,请你们继续做下去。我想提到每一个人,高层、医疗组、保安、训练师、所有教练……一个不漏。整支灰熊队,都值得我感谢。回到2010年刚到这儿,我甚至不确定孟菲斯是不是一座NBA城市,但现在我确信不疑,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谢谢孟菲斯媒体,谢谢你们花时间认识我,并帮我如实讲述故事。尤其感谢克里斯·弗农,谢谢你始终支持我,各种为我打气,直到我步入正轨。我知道许多人认为球员都会和媒体勾结,但在孟菲斯我们永远不存在这种关系,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
最后谢谢过去7年所有支持我的人,所有穿过9号球衣的,所有穿过“G&G”T恤的,所有在我的名字响彻球馆时欢呼的——所有的这些我都异常珍惜。投篮热身时,我偶尔看看观众席,能立刻被热情感染。大家伙儿,今晚球馆里又来了一些新的灰熊球迷……这是最特别的地方,正是这种情感,让我更想加倍努力。
所以,我要感谢你的一切,孟菲斯。我知道自己不完美……在这里度过的时光里,来的时候我正年轻,离去时已是灰熊风格的教父。
我来到这里,加盟一支球队,找到一个家。
我希望你们多少还能记住我,我希望你们记住我每个夜晚留在场上的一切。我希望你们记住马刺系列赛,快船系列赛,雷霆系列赛和所有其他回忆。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们如何创造了灰熊的风格,令它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如果这些过于繁琐,至少希望你们记住我曾是这个机场的代言人——你离开时告别的最后一个人,你来到时遇见的第一个人。那就是我了,兄弟。我是孟菲斯人,这是我人生最出彩的经历之一。
永远的Grit and Grind,希望你们想起我。
全力以赴。飞往孟菲斯。
我会再次遇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