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从《朗读者》成为现象级节目开始,也开启了文化类节目的蓝海时代。央视在文化节目方面的全方位发力创新,从诗词歌赋到文物藏品,从旅游文化到人工智能,每次出手都有着惊艳众人的大台风范。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再度唱响。此次《中国民歌大会》歌曲种类丰富,涵盖了大部分的民歌。在国庆期间成为观众首选。节目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体,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
“原生态+经典民歌”构建原声天籁
用歌声传承文化
民间是国家的基础,民歌是民间文化基础的一部分,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文化,《中国民歌大会》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用歌声还原着历史、传承文化。
《中国民歌大会》的主要内容是民歌竞技,属于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原生态文化最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真”。该节目通过对歌曲和歌者的选择、诠释方式,充分将民间艺术的“真”完美地展现出来。
八期节目每期四名歌手再加上百人团的表演,老艺术家的表演,在《中国民歌大会》中观众听到上百首的民歌。有蒙古长、短调的同台竞技,有能唱三百多首的山东大妈,很少在电视舞台出现的闽南童谣,西部民歌之王的弟子高亢亮嗓,酉水号子、《卖扁食》等冷门原生态歌曲也会一一亮相。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
每一段历史都有一群
泥土中成长的人们。
原生态民歌部分体现出传统中国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这一点使得传统民歌的功能已经大大超出了现代人对艺术功能之“审美与娱乐”的一般理解,具有了保护民族文化血脉的意义。
经典民歌部分则展示出与时俱进,创新的力量,艺术家们取其精华在融入现代的表达手法,让民歌能不断发展,常盛不衰。对全国各民族民歌形态的认知、理论的研究,最终要回归到社会发展中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上来。
因此,《中国民歌大会》是一台以中国优秀民歌为传播载体,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精品节目。
“百人参与+突破国界”律动中国
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民歌大会》在节目设计上亮点颇多。从节目模式分析,每期四个歌手分别演唱 原生态民歌 和 经典民歌 ,并回答民歌的相关问题,综合得分最高者为本期擂主。第二期节目开始,增加了擂主争霸环节, 当期擂主为守擂方 , 上期擂主为攻擂方 ,强强对阵,用歌声掀起热潮。“守擂”的模式让节目更具有延续性,增加观众的粘性。也使得节目的传达率更广。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民歌的文化氛围浓郁而具有感染力。
同时节目增加了 百人团 的设计,百人团的成员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爱好者。在节目中他们不仅会跟歌手进行民歌知识问答的pk,还将演唱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歌,丰富了节目的知识性,增加了节目的包容性,拓宽了节目的受众面。从各个维度展现出民歌的魅力。让民歌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也让民歌在全世界唱响。用歌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民歌大会》虽是竞技类、演唱类节目。但其形式上和以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都不同;内容上和以往的歌唱类节目也有明显差别。该节目的框架是竞技,目的是展示,歌曲展演,嘉宾点评对民歌文化及精髓进行二度诠释。节目不但传播民歌知识、展示民歌文化,还让更多人了解了每首民歌背后的精神价值。
歌声中,观众听到了家国情怀
回望中国民歌浩瀚的历史画卷,先秦民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唱出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自此,家国情怀成为中国民歌的永恒主题。古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今有“十送红军望月亭,望月亭上搭高台”的荡气回肠。
歌声中,观众也听到了儿女情长。古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好愿景,今有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的浪漫景象。
歌声中,观众还听到了世界认同。1920年,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创作了歌剧《图兰朵》,歌剧中贯穿始终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为整部歌剧带来了浓郁的东方色彩,自此,中国民歌在世界上奏响了辉煌的乐章。
在歌声中,观众听到了山之巍巍,水之汤汤,听到了骏马秋风冀北,听到了杏花春雨江南。聆听祖先的声音,寻找文化的基因——《中国民歌大会》带领观众一起感悟生活之美、音乐之美、自然之美、信仰之美。
《中国民歌大会》展示中国民歌的历史高度、长度和广度,一幅壮丽民歌画卷将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场盛况空前的民歌聚会,唱响民族好歌曲,发现民族好声音;一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件,传递民歌知识,讲述民歌故事,书写民歌传奇。
编辑丨刘冰玉
央视综艺
■点击关键词有惊喜,试试看!
金砖文艺晚会 | 好大一棵树 | 网友称赞 董卿
朱迅走进南开大学 | 小尼当“导游” | 一带一路
主持人演过的电影 | 看图猜歌 | 央视配音演员
最有趣汉字 | 轻松应对压力
夏季“烤”验 | 睡觉习惯
国庆假期一起唱民歌!快来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