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台北之于台湾的奇妙在于,那么古老又那么复兴,新与旧,传统与摩登它都不或缺,来这里旅游需要好好感知它的两极端。
这个岛自当年大批量国人迁入发展,最开始是什么模样,很多地方至今还是老模样。当内地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高速发展,台湾台北的一些老区却始终以旧颜扎根“冥顽”不化。
因为台湾民众拥有莫大的权利,一个老房子是否要拆除,高速公路要不要建都离不开民众投票,常常可以吵吵嚷嚷一两年还完全没有推进,虽然有点好笑的无奈何,却也感到另种欣慰,起码不会听到千年古绩百年老房悄没声的就改造甚至拆除了的消息而扼腕。
大概有的地方实在太“老旧”,以至于我的妈妈第一次到台湾老区旅游时简直大失所望,她感觉城市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这不就是倒退了几十年的内地二三线城市模样吗?跟现在的北上广,香港、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的摩登更是没法比了。
可是这也正是台湾吸引我想来旅游的地方。这些历史的斑驳建筑的老旧更让我清楚触摸到岁月在这一层层打磨的年轮。皮子虽“老”,“芯”却活力十足。而若想感受老台湾昔日风华的话,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大稻埕和迪化街。
大稻埕在台湾历史上,是清末台北三室街之一最繁华所在,直到现在也是台北人怀念所在。它的意思是“宽阔的晒谷场”;不过大稻埕的崛起与晒谷子无关,而是因为流经大稻埕的“淡水河”。清朝末期,由于艋胛一带水域河沙淤积严重,许多往来的商船改为停泊“大稻埕”,久而久之“大稻埕”便逐渐接替“艋胛”,成为台北最繁华的地方。同时大稻埕也形成四方杂处、开放包容的特色。
“大稻埕”,这个老地名就像北京的“呼家楼”“灯市口”……一样,在城市的发展中逐渐淡出舞台。如今这里今天的大稻埕已经不算是台北市的闹区,俨然是一座旧城,老屋、旧道虽然迟暮,却干净整洁,帮你回忆和发掘那些埋藏在时间里的故事。并完整地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中药房、南北干货铺、茶叶、布匹店等等。
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见证老台湾昔日风华以及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年货大街——迪化老街。老街的建筑绝大部分都是长条形、东西坐向长纵深的店铺,外观融合了闽南和西洋建筑风格,楼下为店铺,店铺外是骑楼,二层为住家。
得益于大稻埕的兴旺,迪化老街当年是北台湾南北货(那个年代的各种美食)、茶叶、中药材、布匹等货物的集散中心,永乐市场及其附近的布行更是建立台湾五十年代经济奇迹的纺织工业之大本营,如今这里的老街两边仍然是卖这些货品的老店铺。而这些带有西洋风格的老建筑。成为这个一度繁华鼎盛港市的历史见证。
除此之外,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主体建筑样式据悉为李春生参考福建厦门一带西方传教士所建之教堂所建也值得一会。
老店在这条街上比比皆是,其中这家算是卖美食小吃的李亭香饼店更是传承了几代,坚持了百年。很多人都会在走前来这选购伴手礼。为什么是走前?因为饼店讲究原材的新鲜,并不添加防腐剂,因此也无法存留太久。这才是老台湾匠人对美食的追求。
公元1856年,大稻埕兴建了“霞海城隍庙”,这座庙宇虽然不大,却是台北乃至台湾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庙的格局较小,只有正殿与拜亭,但香火鼎盛,信徒众多。传说在这许愿姻缘特别灵验!我几次来台湾旅游也已经是第二次过来,据说过去10年凑对成功达5.8万对闻名日本的月老庙,拜庙还有一套特殊章程,连红线和喜饼都出动!如果也是因为台湾旅游来此,获得好姻缘结婚后必须来还愿哦。
大稻埕不止是老区买办老店老庙及美食小吃融合,一些文创类并有意思的店如旧货仓库,cooking创作分享园等也被引入进来,为老区注入更多新鲜特色活力。仿佛如大稻埕一样也在固执的坚守本真的同时又不失新时代活力。
还有这家台北城大饭店,是台湾早期望族叶金涂的古宅建筑,堪称大稻埕地区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代表。红砖青瓦加上洗石子结构,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因为叶氏做凤梨起家,整座楼房的外墙上,还雕有两只精巧的凤梨。
旅游台湾想深度游走大稻埕住在同样古迹的城大饭店最是恰当不过。夜晚台北人心中口碑最好吃的宁夏美食夜市,就在5分钟路程外。这里更是聚集了超多台湾人气小吃,如台湾牛肉面,台湾卤肉饭等等,喜欢小吃类美食的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