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23年的演艺经历,逾70部影视作品,成就了戏骨李洪涛。如果说“李洪涛”这个名字你有些许陌生,那么说“鹿三”、“二叔”、“李木勺”你一定有印象。这不奇怪,因为李洪涛向来就是一位用角色说话的演员。
最近,李洪涛在《白鹿原》中,再次将表演的功力发挥到极致。听过一位网友这样评价他的演技:沉默中爆发。针对鹿三这个角色来说,这样的定义相当准确了。
《白鹿原》剧情进展到鹿三半疯癫状态的时候,李洪涛在沉默中爆发了。鹿三因压抑而恐惧,因恐惧而发狂。这个演员眼神中的疯癫已经让观众理解,鹿三为何而疯,疯成何样。
怯弱而闪躲的眼神,畏畏缩缩的动作,这些都需要多年的沉淀才能呈现得如此自然。
《白鹿原》无疑是一部戏骨扎堆的优良作品,在多位堪称“戏精”的演员之中,李洪涛用细腻的表演方式将“鹿三”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鹿三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来烘托他的演技,但就算是平凡的一举一动,李洪涛都活在角色之中。之所以能如此传神,是因为李洪涛将自己投入到了鹿三的生活中。在拍戏期间,他都像鹿三一样生活,干农活、晒得漆黑、穿着布衣。有人在《白鹿原》拍摄期间偶遇李洪涛,都觉得他整个人沉在了角色里。
如他所言:不进入生活,我会觉得离角色很远。
表演,是迷茫中找到的方向。
鹿三让更多人记住了李洪涛。看了他在《白鹿原》中表现,恐怕很多人都以为李洪涛就是天生的演员,其实不然。
表演,是李洪涛在迷茫中寻找到的正确方向。高中毕业后,李洪涛没有上大学,而是去铁路局捧了六年铁饭碗。在任何年代,稳定都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毅然决然的放弃这份稳定,是因为李洪涛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迷茫中游走了一段岁月,李洪涛终于在1987年的时候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当时23岁的他与胡军、陈小艺、何冰、徐帆等知名实力演员成为同学,由于年纪比同班同学稍微大一点,李洪涛被同学笑称为“大叔”。
李洪涛说,我们这一届的同学,基本上都还在表演行业坚持着,几乎没有哪位同学离开。
1994年,李洪涛遇到了《三国演义》,这是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在剧中饰演有信有义的名将太史慈。
《三国演义》中,李洪涛参演的部分是沈好放执导的,丰富的话剧表演经验为李洪涛的影视表演打牢了基础。沈好放也从这部戏之后,认可了李洪涛的演技,多次邀请李洪涛参演他执导的作品。
至此,李洪涛是彻底踏上了演员这条路。这个迷茫中找到的方向,李洪涛一走就是23年。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李洪涛与沈好放的第三次合作,到如今也有人评价说,这部剧中的所有演员都很不错。
李洪涛在本剧中展现出惊人的喜剧天分。
李木勺,一个山东朴实农民企业家的形象,说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这个滑稽的角色被李洪涛演活了。由于表演太生动自然,许多观众久久不能出戏,以至于后来李洪涛出演《康熙王朝》中威猛彪悍的葛尔丹,观众看了都想笑。
一个演员,除了要会演戏,还必须要会思考和观察。否则角色放到你面前,你仅凭感觉去演,那么这个角色绝对不会太立体。作为一个拥有多年表演经验的人,李洪涛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假如我看到一个自说自话的人,我会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当时的状态是什么,他当时的行为我就会看得很细致,在出演的时候可能就会用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李木勺,就是我身边的一个人的翻版,从头型服饰乃至袜子都是模仿者个人。我认为,这就是演员的功能。”李洪涛说。
李洪涛参演的作品很多,但并不是每部戏都是主演。在一些电视剧中,他出镜的次数或许并不多,但是只要是一个角色,李洪涛都会认真钻研。
“小角色在戏的剧本里比较少,演员要诠释出来,让观众看得很清楚,就要花更多功夫。因为剧本里欠缺的东西多,需要演员填补的东西就多。”李洪涛说。
2001年,一部名叫《大宅门》的作品闯进观众视野,以节节拔高的收视拿下了2001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李洪涛在这部剧中饰演白颖园,虽然戏份不多,但如李洪涛所说,他为这个角色填补了很多东西。因此,我们能看到一个有些内敛甚至稍显木讷的医者形象。
打破既定思维,是演员应具备的功能
《马向阳下乡记》中,李洪涛一如既往的展现精湛演技,出演让人又爱又恨的刘世荣。有人说,刘世荣这个老顽固恨得让人牙痒痒,可是他的倔强,他的掌控欲又让人想起爷爷辈儿的倔老头。
但越是有这样的声音,越证明李洪涛塑造角色的成功。可以说,李洪涛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成为剧中的灵魂人物,更是凭借这部剧获得了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最佳男配角。
李洪涛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但在选角之初,李洪涛的形象与导演所想象的“刘世荣”是有出入的。导演最初的想法是找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头来出演刘世荣,显然,李洪涛太过年轻。
但是,在拍摄过程中的某一天,导演张永新找到李洪涛并表示:很庆幸选择了李洪涛老师,选对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李洪涛已经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2012年,李洪涛在《悬崖》中获得鲁明一角,但是李洪涛本人跟导演脑海里勾画出来的“鲁明”在身型上是有差异的,导演认为,鲁明应该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人,而李洪涛本人偏高大。最终还是用演技说话,李洪涛诠释出来的鲁明感观效果出奇的好。
这是李洪涛两次打破既定思维,创造出鲜明的角色。
李洪涛的演艺生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起初考表演专业就下了不小的功夫。但好事多磨,好演技也靠磨,在许多个个性迥异的角色中,李洪涛渐渐寻找到自己的表演方式。
再小的角色他也愿意去钻研,去寻找到剧本中没写到但角色本身应该拥有的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别人那儿,画一条直线可以完成的,我可能要画个圈,迂回的把事情做出来。
而在这个迂回的过程中,李洪涛就已经发现角色尚未被发现的细节。
李洪涛的表演要品,品得越细滋味越好。
像这次《白鹿原》中的鹿三,李洪涛早已说过:鹿三不说话比说话有力量。
于是,鹿三沉默着就把田小娥杀了,他不与任何人说,不跟任何人商量。他默默的在心中做了决定,他认为这是为原上除去了一个祸害。鹿三眼神中的凶狠和坚定,都是李洪涛赋予这个角色当下应该有的情绪。
在崩溃边缘的鹿三,眼神中既保留这对田小娥的憎恶又体现出无法隐藏的恐惧。角色此刻的情绪太复杂,如果不是李洪涛的呈现观众可能很难理解。
在长期的自我折磨和恐惧之中,鹿三精神失常。拿着原上视若珍宝的粮食喂给牛吃,眼神中的怜惜是正常的鹿三不会有的。
“最近牛出力了,我给它点儿细粮。”
鹿三对万事万物多了一种疼惜和感同身受,也不知道这一刻的他是否也理解了被他杀害的田小娥。总之这一份唯唯诺诺的委屈和柔软,被李洪涛把握得如此精准,观众好像被李洪涛掐住了心,一种压抑感油然而生,说不出多的话只道出一声心酸。
李洪涛的演技在《白鹿原》中多处得到体现,但令人为之悲恸的,要算上以为黑娃死了的那场戏。
当田小娥在众人面前说出“黑娃死了”的时候,鹿三的神情中是不解是疑惑。在这种情况发生的第一时间,李洪涛给鹿三设计了一个看向白嘉轩的动作。
这个动作结合鹿三这个人物,应算得到上一个“妙”字了。
鹿三一生都追随着白嘉轩,他的话是天是真理。当出现这样一个让他迷惑不解的情况时,鹿三一定会下意识的在白嘉轩那儿找答案。
这里可以看出,李洪涛已经全身心的投入角色中了,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情理之中,角色会有的反应。
当田小娥几次三番说出“黑娃死了”的时候,鹿三的语气已经没有前两次强硬,态度的缓和从语气中体现。
鹿三再一次看向了白嘉轩,这一次的眼神没有闪躲,是执着的向白嘉轩要着答案。
两次看向白嘉轩的眼神中,李洪涛表达出了不同的情绪,若不是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是无法做到在短短几秒钟内将情绪转换的如此自然的。
其实在这场戏中,导演很大胆的采取一种呈现方式。在长达7秒的时间里,镜头定格在李洪涛的脸上,但是却没有给他一句台词。为的是要捕捉到鹿三在“不信”与“信”之间的情绪转换。
如果不是演员有过硬的表演功底,导演也不敢采取这样的呈现方式。7秒无台词静态镜头,演绎不好很容易让人感觉乏味,而李洪涛不仅没有给观众这样的感受,还给人一种窒息的紧张。
最后,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一句“咋死的”,问的观众心肝痛。接受了黑娃已经死了这个可能性,一生都坚硬的铁汉流露出无法抑制的悲伤。丧子之痛,通入心扉。但骨头硬的鹿三,怎么也不能在族人面前流露出悲戚,只在转身的刹那,释放片刻情绪。区区数秒,李洪涛又将情绪收住。
这不足1分钟的过程,却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深切的痛。这大概就是李洪涛这样的戏骨演员,才能用最简单的表演震慑到观众心灵的最深处。
相信李洪涛这样一个有韧劲,肯较劲的演员,会创造出无数个引人深思的角色,他所有的表演都值得被品味,翻来覆去的品,每品一次都会收获不同的感受。
有多少观众已经在等待?等待品味李洪涛的下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