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作家林奕含的自杀,引发了两岸三地关于性侵问题的大讨论。5月9日,林奕含之死带来的蝴蝶效应发酵,北京电影学院女生阿廖沙(化名)在朋友圈曝光自己6年前曾受到大学班主任父亲性侵,并且事件发生后她报警无果,反而被老师和同学攻击排挤。
学校轻易给阿廖沙扣抑郁症的帽子,不妥
一般而言,性侵案件的发生,理当被谴责的是施加侵害的一方。可令大家意外的是,此案曝光之后,阿廖沙的母校与同学的反应态度却很奇怪,有网友用“反应清奇”来形容,并不为过。
▲图片来自宋泽尘Leslie_AM微博
早在事发当天,北影就发声明称,“该生自中学起就有抑郁症,大学时曾因抑郁症自杀洗胃,不排除有相关症状,本次经院系两级调查,不存在该生所说情况,特此辟谣。”
学校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在一天之内就能将一桩6年前的陈案调查清楚,且轻易就给阿廖沙扣上抑郁症的帽子,这很不妥。按照学校声明的逻辑,似乎抑郁症是引发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学校没有责任;而且,抑郁症是该生在中学得的,跟学校也没关系。这样一份冰冷无情的声明,将学校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读罢这份声明,沸腾君心里也是哇凉哇凉的,若有朝一日沸腾君出了什么让母校觉得丢脸的事,母校急匆匆写下这样一纸声明,沸腾君简直想死的心都有。刹那间,所有情谊恩断义绝,所有温情灰飞烟灭。
其实,比学校反应更奇怪的是阿廖沙的校友、同学。有的同学力挺其班主任朱老师,称其师德好,教学认真;有的同学为声援朱老师写联名信,顺带曝光了阿廖沙的照片;更有甚者质疑其炒作,声称此事不是第一次发生,怎么“就她叽叽歪歪”?
这是什么画风?
性侵伤害难以愈合与社会舆论压力有关
这样的反应,也令沸腾君想起林奕含自杀身亡之后,就有人质疑其小小年纪就主动勾搭男老师,也有人更公开质疑其话语的真实性。
这样的逻辑是不是很奇怪?发生疑似性侵事件,不去敦促相关方面把事件调查清楚,相反质疑声称受害一方炒作、质疑人家有病,这样诡异的逻辑链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真是让人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图片来自北电摄院11级毕业生微博
这其实也说明,一些性侵案之所以那么难以愈合,在那么多少男少女身心留下一辈子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除被性侵者要违背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让其感到难以言说的羞辱外,跟曝光之后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也有莫大干系。
一般而言,被性侵者往往是幼童、女性,性侵也往往发生在权力并不对等的“微观权力”场域,面对的是熟人、受人尊敬的老师或是领导。一旦曝光,碍于施暴一方供职的单位名誉,甚至怯于施暴者掌握的权力,包庇、“洗地”往往也就“水到渠成”。此次阿廖沙事件中,有网友不就曝光了学校内部工作群里的一份通知吗?里面写道——有发现“传谣”的学生,请立刻通知学校来“做工作”。
激浊扬清需要靠谱调查、确凿证据
诚然,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希望自己遭遇丑闻,没有一个学生希望自己的母校清誉受损。但关键的是,激浊扬清需要靠谱的调查、确凿的证据,而不是急着将疑似受害者“污名化”,给人家冠上“有病”的“罪名”,或者质疑人家是勾引别人犯错的“绿茶婊”、投机博上位的心机girl。
事实上,性侵、猥亵之类的案件调查取证之难,舆论阻力之大,并不在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类似问题。这正如201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聚焦》所展示的那样。
《聚焦》讲述的也是一个有关性侵的影片,此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同仁发现当地天主教会有神父猥亵男童。结果,时任波士顿教区枢机主教罗宾纳层层设置障碍,包庇那些被指控性侵的神父,将他们派往别的教区藏匿。事件曝光后震惊全美,然而得赖于梵蒂冈的保护,那些神父包括罗宾纳至今仍过着惬意生活。
为尊者讳、捍卫自己任职机关的荣誉,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那些举报者的境遇?
有人说,阿廖沙的性格比林奕含乐观,但是长久、持续的集体性压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最坏的结果,会令学校的声誉在包庇疑似性侵者的泥潭中深陷。本来,即使有机会说清楚,也失去了与质疑者沟通与和解的机会。
面对性侵,为何那么多人选择沉默?只因为喊一嗓子的代价太过沉重。其实,对于阿廖沙,报以最起码的尊重与同情并不难,关键看你要选择站在哪一边。
文/陈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