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这个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我国农村最低一级的生产组织单位和基本核算单位,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早在80年代初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作为一种集体生产生活方式,生产队始终是中国农民难以忘记的记忆,生产队的故事总也说不完。
60年代生产队的罕见图片——劳动场面壮阔、人们热情高涨。
生产队绝大多数最初由高级农业社过渡而来;之后进入“大跃进”阶段的生产队组织,这期间以人民公社大食堂为标志,即所有农户及其家庭成员在生产队所设“公共食堂”就餐,劳动不计报酬。
食堂建立之初,吃饭不记账、不受定量限制,也就是当时人们开始想象的“共产主义”,其时也被称为“共产主义大食堂”,因此当时出现最流行的说法“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期间由于出现全国性的饥荒,之后食堂于1961年解体(称为“下放食堂”),1962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开始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分过一部分土地给农户的政策未经推广即破产;后来生产队成为基层农业生产单位和行政编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0年以后,很多地区的生产队农户自发地拆分为“生产小组”或类似组织,规模、制度和组织方式类似于之前的“初级农业社”。
生产队不是相互靠的集体,社员也不是像现在说的低觉悟,占尖取巧,拈轻怕重。在生产队里,劳动量因人而异。
能干的是整劳力,不能干的做辅助工作。
人的能力不同,劳动技术有高有低,能干的手头快的先干完,有的手头慢为了多挣工分,也当整劳力,在人家休息的时候,他也在干活,这叫卖气。
但到收工的时候,不管大家多累,先干完的都主动地把拉后的接上来,大家一起收工,不把谁扔到地里。这种纯朴的情感现在再也看不见了。
岁月苍桑时光流逝,新时代的农村和农民,已今非昔比,当年辛勤劳作的年轻人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年的人们。
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生产队,真有一种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