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顺序码的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校验码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码;
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级市(自治州)的代码;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自治县、县级市)的代码;
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不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它是 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下面介绍算法。
先引入公式:
计算公式令结果为 Y,Y的计算公式为:Y = mod(S, 11)根据下表找出 Y 对应的校验码即为要求身份证号码的校验码C。
例如:假设某女性居民的15位身份证号码是320105820927512,32表示江苏省,01表示南京市,05表示鼓楼区,820927表示1982年9月27日。512表示是该地区,其中2表示是女性。那么,升级为18位后的号码为32010519820927512C。下面就根据公式来计算C的值。Y = mod(S, 11)=MOD(313,11)=5 根据校验值对应表,可知C=7,该人员身份证号码为:320105198209275127
又如:某男性公民身份证号码的本体码为34052419800101001计算公式令结果为 Y,Y的计算公式为:Y = mod(S, 11)根据下表找出 Y 对应的校验码即为要求身份证号码的校验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