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他们,叩问自己。7月15日起,长江日报特推出《面谈》直播访谈栏目,与热搜新闻人物面对面,围绕热点话题、人物故事等展开对话。也许每一个新闻里走出的“他们”,都会是下一个“我们”;每一个“我们”,也会是从新闻里走出来的“他们”。面对面对话,也是叩问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己。

7月15日下午,长江日报《面谈》首播,法医刘良对话法医秦明,与职场新人向琴琴一起,就“法医为何频频破圈”话题展开畅聊。直播中秦明介绍,刘良是他的老师,将来刘良一定会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向琴琴分享了自己做入殓师时的经历,她介绍曾在太平间与30多具遗体共处一室待了一年,并邀约师傅刘良“二刷”《人生大事》;刘良介绍,在直播中与秦明同框尚属首次,经常在课堂上“一个电话打过去”。《面谈》首期节目在网络中吸引众多网友关注,在微博上同时收看网友达71.8万,评论点赞者过万人。

他们相遇央视前便已相识

秦明唤刘良“老师”,“刘良一定会出现在我书里”

00:26

法医刘良和法医秦明都是业内大拿,刘良介绍,在《面谈》直播中跟秦明同框,这是第一次。

2016年底,刘良获评央视2016年度法治人物,秦明入选2016年度“最具年度网络影响力的法治人物”奖项,两人在央视相遇,主持人说了一句“法医秦明就是刘良教授的学生”,实际上,两人在相遇央视前便已相识。直播中秦明介绍,刘良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法医学专家,经常在全国各地授课,一次秦明组织培训工作时便邀请刘良来授课,一来二去,两人就此熟络。

秦明既是法医,也是一名悬疑作家。他在系列小说《法医秦明》中构建了很多角色,不少角色原型是真实人物。在谈到是否会给刘良安排角色时,秦明说:“我之后会写一系列关于法医前辈们的故事,我相信刘良老师一定会出现在我的作品里。”

00:33

刘良介绍,上课期间讲到秦明时,会给秦明通电话,让秦明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鼓励。对此,秦明表示“习惯了”。

曾与30多具遗体共处一室待了一年

向琴琴约刘良“二刷”《人生大事》

00:18

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节目中,刘良收向琴琴为徒,《面谈》首期节目中,谈及收徒原因,刘良介绍,琴琴的经历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打动了他。“琴琴毕业后一直在殡仪馆工作,她刚才也介绍了,曾在太平间和三十多具遗体一起待了一年,这份经历非常重要。她就读的护理专业也跟法医学能够挂钩。”他说,“现实中学法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转行的不在少数,琴琴能因为热爱一直坚持,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对于微博私信,刘良介绍,基本每一条都会回复。有位网友留言,“你录了琴琴,就像录了我一样,我觉得我还有希望。”刘良在直播中说,这条留言让他印象很深,这让他了解到,收琴琴为徒不仅仅是为了琴琴,同时也给像琴琴这样一批人一个希望,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人的路有很多,每个人都有机会。”他说。

近日热映的电影《人生大事》,琴琴观后深有感触,并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做入殓师时的工作日志,琴琴介绍,《人生大事》导演看到分享后,还与她私信详聊观后感。琴琴把这件事也分享给了师傅刘良,并在直播中约他二刷这部电影。刘良回应道,“忙完这段时间一定应约观影。”

法医为何频频“破圈”?

秦明:我国法医行业从业者仅数万人

谈及法医频频“破圈”的原因,秦明认为,一是法医行业从业人数少,“我国公安机关法医行业从业者仅一两万人,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因而大家十分关注。”二是因为这个职业自带神秘感,公众因好奇心驱使,会更关注这个职业。此外,秦明提到,“我认为法医学源于中国,我国是最早拥有法医工作记录的国家。”他认为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刘良的看法和秦明类似。他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法医学非常发达的一个国家,许多法医学老前辈为我们铺了路。近来媒体对法医的聚焦,也使很多人关注,比如秦明关于法医学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长江日报《面谈》首期节目在微博上吸引101万人次阅读,同时视频观看人次达71.8万,评论点赞者过万人。秦明、刘良和向琴琴分别在微博上转发,秦明在直播前还在微博上打趣到,“刘教授说天气热,想光膀子直播。”直播中刘良也对此回应,“这不叫光膀子,这是秀肌肉。”

(长江日报记者徐佳 实习记者全奕灵)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举报/反馈

长江日报

8990万获赞 100.2万粉丝
长江日报·影响有影响的人
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