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对决》并不是一部典型的“成龙”电影。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典型的成龙电影?一言以蔽之,功夫喜剧,短短四字,正是成龙史无前例的独创与几十载行走江湖的看家本领。诙谐幽默的打斗风格永远是看点,这种娱乐性来源于成龙对片中各种生活化道具的运用,因为他实在是太善于利用手边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打击对手;加上其影片多数剧情简单明快,而又快意恩仇,关键成龙还敢于搏命,这样的大哥,谁能不喜欢?
(1)
但《英伦对决》很奇怪,虽然一样说的是复仇的故事,但很明显采用两条主线叙事。开篇由成龙视角切入恐怖袭击事件,但随后引入的布鲁斯南扮演的政府官员是另外一条主线。双线齐头并进,夹杂着大量描述英国反恐部门揪出恐怖分子的分析、斡旋、行动等,以及不时出现的成龙复仇、逼供的桥段。而真正让人觉得吊诡的地方还在于,这两条主线,其实各自为政,并无太多的交互。
换言之,如果完全去掉成龙的戏份,对于最后的剧情发展而言,几乎毫无影响;毕竟,英国反恐部门最后也一样击毙恐怖分子,完成正义召唤。
对同一部电影的不同评价,可谓见仁见智。而主创一方设置两条主线的动机也或可窥见,保留布鲁斯南一线的政治悬疑戏份,吸引了西方观众;兼顾成龙的动作戏份,又能吸引中国观众。从观众角度来看,剧情虽有复杂和抽离之感,但或许从“小人物”视角去感受政治斗争,也能成为乐趣所在。
所以,如果要为《英伦对决》归类,它可能会被称为“政治、悬疑、动作片”。
(2)
“政治悬疑”是片中着重描写的部分。
而这一部分于现实而言,还真的不是完全捏造。所以,暂且引入一些政治历史背景知识。我们知道,英国全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里请大家区分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历史上爱尔兰岛曾一度被英国所征服和统治。但爱尔兰目前真的是个独立的国家,爱尔兰岛南部大概六分之五的区域就是爱尔兰,而北部大约六分之一的地方被称为北爱尔兰,这一小块地方是属于英国的。
问题就出在这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历史上整个爱尔兰岛都曾是英国殖民地,但由于宗教、文化、国家政策等原因,如1845年~1850年发生在爱尔兰的马铃薯饥荒,直接改变了爱尔兰的历史进程。当时,马铃薯几乎是整个爱尔兰人唯一的食物,但马铃薯这种东西,种植几代之后,积累了病毒出现退化,一种叫做霜霉病的玩意儿席卷爱尔兰,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马铃薯幼苗腐烂。饥荒肆虐,颗粒无收,当时处于大英帝国统治下的爱尔兰饿殍遍野。
而英国这边呢,救济力度非常小,英国女王只肯捐2000英镑,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都看不下去了,说要捐10000英镑,女王立即阻止:你不能比我捐的多,你捐1000英镑就好了。苏丹也没有办法,但实在太惨,他就在捐助1000英镑的基础上,外加捐助几船粮食。但更讽刺的是,即便在爱尔兰大饥荒期间,爱尔兰还在向英国出口粮食。帝国主义害死人的啊,事实上,在饥荒期间,爱尔兰人口锐减四分之一以上,还有大批量的人口开始向外逃荒。
饥荒过去之后,爱尔兰人对英国恨之入骨。你不把我们当人看,好,我们要独立。于是,爱尔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在一战之后,英帝国虽然胜利,但元气大伤,于是,爱尔兰发起独立战争。在《英伦对决》中出现的UDI组织,其实很明显是映射“爱尔兰共和军”,而这个组织就是在一战之后成立的。
这帮人一边战斗、组织工人罢工,一方面开始在英国搞恐怖袭击。1922年,双方协议、投票,爱尔兰独立,但岛上北部的一片地方即北爱尔兰的统治权还在英国手中。这件事情虽然极大程度上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英国保留北爱尔兰主权这一点让爱尔兰共和军极为不满。这些人继续斗争,转入地下,想要争取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的完整统一,也多次遭到英国的镇压。但他们从不安分,一次次搞暴动、暗杀,甚至后来其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争取合法斗争,另一部分人行事激进,到处搞恐怖袭击和暗杀活动。英国政府近几十年来也不断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2005年时爱尔兰共和军已经下令停止所有武装斗争,但2009年时,他们又制造了几起恐怖袭击。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以上为历史政治背景,《英伦对决》片中出现的UDI以及那个有着谜一样的爱尔兰口音的布鲁斯南其实都是对爱尔兰共和军的映射。但放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布鲁斯南饰演的政府官员作为前UDI成员,以前也曾搞过恐怖袭击、暗杀那一套,但后来在遭到英国政府镇压之后,组织派遣他在北爱尔兰政府任职,以温和的姿态与英国政府斡旋。但官居高位之后,他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他认为不能再搞恐怖袭击那一套了,要和平斗争才行。但UDI组织一看,你小子这是右倾投降主义啊,于是瞒着他搞了个爆炸袭击,而他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只是,很不巧,成龙饰演的关玉明,其女儿恰恰在这次爆炸中身亡。
布鲁斯南同志虽然焦头烂额,但依旧拿出了熟练老道的斡旋能力。一方面他拿英国政府向UDI组织施压,一方面又以找到凶手为名跟英国政府谈条件,典型的两面派做法。连他的妻子都不信任他,认定他被权力腐化,也积极向组织报告他的动向,打小报告打的非常开心。
高层的政治斗争,你来我往,多有阴谋与杀机,而但凡玩弄政治者,也终会被政治所玩弄。
最后,布鲁斯南同志身败名裂,其拼尽全力想要保住的仕途在关玉明拍的一张照片中化为泡影,可谓极尽讽刺。
(3)
成龙是一位好演员,或许,他只是恰巧“会功夫”。
电影开头的那位华裔姑娘,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秋·张吧?成龙饰演的关玉明眼中全是对女儿的怜爱,可惜,那场恐怖袭让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至亲。那个在失去女儿之后,一个人静静坐在屋子里忧思满腹、烧掉女儿照片的父亲形象,真的让人莫名心疼。看惯了成龙电影的观众,或许多年来并未注意到他的演技。这一回,他能再拿一个影帝,或许也不失为转型的契机;毕竟,连李连杰都演过一部完全没有动作戏的《海洋天堂》。
关玉明采用了先上访的方式,想要知道那些恐怖分子的名字。上访遇阻之后,这位打过越战、精通丛林战、城市战、受过专业训练的前特种兵老同志走上以暴制暴之路,化身爆破狂魔和高级潜伏者、跟踪者。
而在压抑的文戏中,有时你感觉不到这就是成龙。但一到动作戏的部分,如屋顶逃脱、楼梯打斗,那种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还是原汁原味的成龙动作风格。毕竟,这种风格,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最后,影片给了这个“foreigner”一个足够合理的结局,还算温情。什么政治斗争,都让它去吧,为女儿的复仇已经结束,虽然怀念,但小人物的生活还要继续。
(4)
不论如何,这部非典型的成龙电影是给了我不少的趣味的,无论是关于政治历史背景还是成龙的文戏、打斗。
老骥伏枥,而当香港电影的辉煌慢慢成为历史,流金岁月不可追忆,作为港片巅峰时期代表人物的成龙纵然年迈,却依旧在大银幕上不遗余力,可能已然是最大的号召与感动。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有一个称号给到他——艺术家。
举报/反馈

武二辉日常

106获赞 24粉丝
在对生活失望时 记得对自己说我还有我自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