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实习生 曾秋云 季智聪
视频剪辑 殷悦
父母早逝,他幼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逐渐过上了安稳日子;40年前坐船到上海需要3天半,如今坐高铁3个半小时汉沪直达;他年过百岁,每个月除了领退休金还能享受高龄津贴。106岁的王士祯是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扬子社区最年长的老人。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王士祯老人家,谈及百年巨变,老人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小时候寄人篱下一日三餐饥一顿饱一顿
王士祯1915年出生在上海一个贫苦的家庭。“我2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14岁时母亲也去世了”,说起儿时寄人篱下的生活,王士祯擦了擦眼角,“那时候饥一顿、饱一顿,不要说吃好,吃饱都难。”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击垮王士祯对生活的信心。穷困的日子里,王士祯愈发勤奋学习,特别擅长计算数字、打算盘。1937年他考进当时的上海银行工作。
有了工作,王士祯的生活条件渐渐有了改善,但安宁日子没过多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士祯辗转多地,直到解放后,他的工作才稳定下来,在武汉一家银行上班,并在江汉路附近安了家。
王士祯在武汉的家,有20多平方米,他、老伴和两个儿子居住。“当时我们住的房子就三层,我们住的三楼就是顶楼。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屋里温度比外面气温还高。”王士祯的儿子王辅信对记者说,那时候家里都没有空调,夏天热得受不了,王辅信就搬个竹床到楼顶上睡觉。家里没有冰箱,吃完的饭菜都是用脸盆盛上水,把饭菜放在里面晾着,上面罩上纱罩。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士祯一家才用上了电扇和冰箱。
王士祯一家的住房也发生了巨变,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房屋,儿子早已成家,有了自己的住所。住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王士祯每天过得都很幸福。每逢过年过节,社区居委会、银行系统领导都会上门慰问老人。现在他每个月除了领退休金外,还能享受每个月500元的高龄津贴。“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我很感恩、知足,我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王士祯感激地说。
40年前坐船3天半可以到上海如今坐高铁只需3个半小时
生活了一个世纪,王士祯感觉变化最明显的是交通。1982年,67岁的王士祯才从银行退休。退休后,老人经常回上海,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时候去上海多数是坐船去,虽然坐船要坐3天半,但是费用相对便宜。”王士祯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从武汉到上海坐船,坐四等舱需要十元零七角。王士祯回忆,当时一个工人的月平均工资30多元,从武汉去一趟上海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王士祯说,那时候从武汉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先转车到郑州,再转车到徐州、南京,然后再到上海,不仅费用更贵,而且需多次转车,车次也少。
进入新世纪,交通迅猛发展。王士祯回沪之路大大缩短,如今,武汉到上海,乘坐高铁只需要3个半小时,从武汉天河机场乘坐飞机到上海虹桥机场最快只需要1个半小时。
大交通巨变,小交通变化也很明显。王士祯回忆,上世纪80年代之前江汉路只有1路和2路少数几条公交线路,现在经过江汉路的公交线路有10多条。近几年,地铁2号线、6号线陆续开通,再加上江汉路的改造,王士祯明显感到江汉路的交通畅通多了。天气好的时候,在家人的陪伴下,他经常会在江汉路步行街上转一转、走一走。“江汉路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了。”老人称赞道。
百年来,这位世纪老人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变,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从过去一穷二白到现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