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从来不是天生的。
文 | 朱国
“和平峰会”会不会带来和平?这甚至是连参会的人,都未必心里有底。
6月15日,“和平峰会”在瑞士卢塞恩近郊开幕。这是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峰会,但从时间上看,考虑更多的似乎是美国因素。6月13—14日,美国总统拜登去意大利参加G7峰会,组织方特意把瑞士会议放在15日,好像是怎么着也要让拜登“顺道”去隔壁瑞士参个会的意思。结果已到了瑞士门口的拜登笑嘻嘻宣布,家里有事,瑞士不去了。
虽然之前说过拜登不去、俄罗斯领导人“将起立鼓掌”的乌方,还是对拜登不去瑞士的决定“表示欢迎”。
稍早一些时候,联合国也发布了相关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6月7日说,古特雷斯秘书长“不会去”瑞士,组织峰会的各方都“已收到通知”。秘书长也很忙。
俄罗斯未被邀请参加这个“峰会”。俄总统新闻秘书对此评价说,没有俄方参加的这一峰会,是“荒谬的活动”和“无聊的消遣”。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向来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平正义公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方认为,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我们从一开始就重视此次会议。中方反复强调,和会应当具备“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这三个重要的因素。中方难以参会,正是因为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恐怕还无法实现这三点。发言人强调,是否支持和平,不应当由个别国家或者特定会议来判断。
虽然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和平峰会”,但美西方有关扩大战争的论调却越来越高亢,这与“和平峰会”的格调似乎格格不入。
继法国之后,美国官员5月30日证实,拜登已经有条件同意乌克兰用美制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5月31日,德国政府发言人也发表声明说,德国政府同意乌克兰使用德国援助的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的军事目标。俄罗斯领导人则警告说,如果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实施了打击,责任应由向乌克兰供武的西方国家承担。
或许是作为回应,俄罗斯宣布派出一支海军编队,出访距离美国本土200多公里的古巴。俄方“不无幽默”地说,编队里包括了一艘核潜艇,但核潜艇上没有搭载“核武器”。美方发言人则比较“配合”地说,我们不认为此事“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没事,大家开心就好。想来肯尼迪当年搞出“古巴导弹危机”,真的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小题大做、无事生非了。
在谈到“和平峰会”可能的前景时,一位欧洲重要国家领导人本月初在议会说,会议不会讨论“和平谈判”,距离和平谈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以“和平谈判”为目标的“峰会”,是不是可以冠上“和平”的名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和平峰会”,应该给和平以机会。
发生在东欧平原上持续了两年多的危机冲突,历史脉络、是非曲折是不难辨别的。
欧洲在近现代历史上曾经有过较长时间和平时光,各国各民族文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共和运动、普鲁士对德意志的统一乃至大航海时代带给欧洲的红利,使得进入20世纪的欧洲,似乎一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正是在这“岁月静好”的时光里,欧洲的统治者们忘乎所以了。萨拉热窝的枪声,很快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非常可悲的是,流传至今的影像里,许许多多都是各国欢天喜地上战场的镜头,这跟后来“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地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战打掉了整整一代欧洲年轻人。
作为一战延续的二战,更加惨烈。这使得二战后欧洲领导人,在相当长日子里总体保持了谨慎。华沙之跪、北溪管道,都可以看作是重建信任的努力之一。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冷战余孽的北约无休止无底线东扩,终于酿成了东欧平原上兄弟相残。
和平从来不是天生的。不以和平为目标的“和平峰会”,是值得欧洲人深思的。
举报/反馈

新民周刊

229万获赞 31.3万粉丝
深度和角度——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新民周刊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