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口腔医学史博物馆在首都医科大学开馆。物种进化化石和颅骨标本、中国古代口腔医学文献文物、保健与治疗器具等1000余件展品亮相,串联起口腔医学发展史。该馆执行馆长周建介绍,博物馆将每月定期面向专业人士、大中小学师生团体及社会人士开放参观。
位于首医大科研北楼11层的博物馆,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被分为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国际口腔医学发展史和现代口腔医学研究创新研究成果3个部分。步入展厅,迎面第一件展品就够“重磅”——一件足有500多斤的鲸鱼颅骨标本,需4个成年男性才能抬动。它微微张开嘴,仿佛向观众诉说着曾经驰骋海洋的故事。“这是须鲸的颅骨,仔细看,它的口腔里没有牙齿却长着须。”周建指着约1米长、如同一把巨大梳子般的鲸须说,它就像筛子一样,帮鲸鱼从吞食的海水中过滤出虾和鱼。
三排牙齿的狼牙鳝标本、两双手才能握住的抹香鲸牙齿、鲸鲨头骨……一件件化石和标本,不仅展示了物种进化的历史进程,还向观众普及了生物多样的口腔构造。
其中不少展品是周建和博物馆筹建团队从民间“淘”来的。一件锈迹斑斑的牙钻机和满是尘土的牙科治疗椅,还原了约100年前的治牙场景。“现在的牙钻机都是气动或电动的,但百年前的牙钻需要人力驱动。”周建踩了几下踏板,在皮带的带动下,陈旧的牙钻头仍能工作。
银熏牙器、清宫藏咽喉口齿药方、银舌刮等一批深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清代宫廷口腔医学文献和文物复制件,也格外吸睛。
“我们将面向大中小学生设置线上课程、研学活动、讲座报告等,把博物馆打造成口腔健康与口腔医学研究科普基地。”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说,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以口腔医学史为主线的研究型博物馆,每月定期面向公众开放预约,向更多人科普口腔医学与日常保健知识,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养。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634万获赞 534.3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