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桑葚
酸梅汤
……
溢出唇齿的酸甜清香
许是这炎炎盛夏留下的
一抹清凉
仲夏时节,风吹麦浪
金黄一浪接着一浪翻涌
微风阵阵,麦香滚滚
芒种
携着丰饶和慷慨
不疾不徐地向我们走来
“芒种”
听起来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气
民间有俗语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
南宋诗人陆游
也在《时雨》中生动地
描绘了这种繁忙景象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有种就有收
芒种前后正是多个品种的荔枝成熟
进行采摘的好时节
“世间珍果更无加
玉雪肌肤罩绛纱”
集美貌与美味于一身的荔枝
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心中偏爱
“荔枝新熟鸡冠色
烧酒初开琥珀香”
白居易眼里的荔枝
小小的一颗
剥掉娇艳的粉红色外壳后
莹白细洁,甜满肉腴
一口咬下去
清爽多汁、香气扑鼻
或许正是荔枝的娇嫩可爱
才让东坡居士一再地咏赞
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道不尽对荔枝的热爱
一句“骨细肌香
恰是当年十八娘”
更是引起无限遐思
也无怪乎
在瓜果锦绣的盛夏时节
荔枝能在满目琳琅中脱颖而出
成为多少人四季难忘的“白月光”
(毕竟谁能抵抗得住一颗白嫩嫩荔枝的诱惑呢 小编我是抵不住)
在芒种时节一众水果中
能与荔枝齐艳的
当属桑葚
有诗句将桑葚比作珊瑚
“紫葚累累何所似
珊瑚万颗映朝晖”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打趣道
“桑椹垂红似荔支
荻芽如臂与人齐”
足可见二者确有相似之处
乌黑锃亮的果实丰润饱满
在郁郁葱葱的桑树叶下
一簇簇一团团
胖嘟嘟惹人怜爱
摘一颗桑葚放入口中
甜津津的蜜汁
沿着舌尖沁入心脾
无限美好尽在其间
“黄栗留鸣桑葚美
紫樱桃熟麦风凉”
欧阳修见到桑葚成熟的美景
也难掩欢喜愉悦之意
爬树摘桑葚也许是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
曾写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如今
紫红的桑葚仍在眼前闪烁
童年的时光
却一去不复返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
回头望去
那个摘桑葚的小孩已经长大
不变的只有江南的梅雨季
周而复始
年复一年
在江南
因为五六月份
正值梅子黄熟之际
于是绵延的雨季便被称为“梅雨季”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淅淅沥沥、时大时小
总带着几分缠绵悱恻
无怪乎北宋词人贺铸会发出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般感慨
芒种时节
在宁波地区
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
“君踏菜”又叫莙荙菜
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
季节性蔬菜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君踏菜”名字的背后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当年康王赵构南逃
躲避金兵搜捕时
慌乱间踏烂一片菜地
未曾想
第二日,一场春雨后
被踩坏的绿叶菜不仅顽强存活
而且郁郁葱葱
从此民间就把软菜称为“君踏”
意为被君王踩踏过的蔬菜
在炎炎夏日
除了瓜果蔬菜
消夏饮品也必不可少
一碗酸甜可口的酸梅汤下肚
燥热的暑气顿时褪去大半
在《雅舍谈吃》里
梁实秋写酸梅汤
“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
上口冰凉,甜酸适度
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
冰湃过的酸梅汤
漂浮着点点桂花
裹挟着微微药香
口舌生津的酸与丝丝入扣的甜
在唇齿间
层层叠叠、一路缠绵
这酸甜滋味,舒缓悠长
恰如一曲悠扬小调
抚平所有燥热
周身的暑气
如甘露洒心一般
渐渐消弭
当然
在这个特别的节气
除了品鉴美味佳肴
我们还有一些特别的“仪式感”
芒种时节
百花开始凋残零落
因此,芒种这天
亦是祭饯花神的日子
有人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
也有人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上
借此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有送也有迎
我们虽然送走了“花神”
却迎来了一个可爱的节气
千百年来
人们对芒种的喜爱从未改变
不仅因为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的鲜亮盛景
更因芒种
蕴藏着无数人的热切期盼
辛勤耕耘的人们
扬着质朴的脸庞
活在夏风里
活在淳朴里
更活在希望与收获里
知名作家林清玄在《季节十二帖》中
将光明与生命的礼赞
赠予了芒种这一节气
曾写道:“稻子的背负是芒种
麦穗的承担是芒种
高粱的波浪是芒种
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
……
六月的明亮里
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时序轮转,时节更迭
我们的人生就在边种边收中
完成属于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风吹麦浪,岁月生香
在这流光溢彩的节气中
宝藏青年愿您
尽情绽放
光芒万丈!
转自: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策划:刘洪
来源:新华网
举报/反馈

光明网

1.8亿获赞 587.2万粉丝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
光明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