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开埠后,襟江面海,乘风破浪,很快发展为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和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1872年,《申报》由英商美查创办,在史量才的手中壮大。在中国报刊史上,第一次将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副刊及广告四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推动了商业报纸的发展。1949年5月27日,恽逸群率领接管人员进驻申报馆,从那一天开始,申报馆有了新使命。
位于汉口路上的老申报馆。林溪声 摄
老申报馆内现状。林溪声 摄
1949年5月27日,历时15天的上海战役结束,上海全部解放。枪声停息后,上海市民发现,湿漉漉的马路边,睡满了和衣而眠的解放军战士。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记者陆仁生,用相机抓拍下这一镜头。5月30日,创刊第三天的上海《解放日报》画刊刊登了这张解放军露宿马路的照片。北美、西欧许多国家的报纸纷纷转载报道,胜利之师这一“见面礼”震惊世界。
1949年5月30日解放日报画刊(解放日报资料库)
入城解放军露宿街头。陆仁生 摄
第三野战军突入上海后向市区挺进。陆仁生 摄
毫无疑问,入城纪律是人民解放军向上海人民展示的“见面礼”。上海作为世界知名的大都市,要不被破坏地解放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毅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瓷器店里捉老鼠”。解放后的上海,如何迅速而有效地进行管理,也是一项艰巨任务。在丹阳,人民解放军严明入城纪律,干部们就如何精细管理上海进行了深入讨论。陈毅特别强调两项纪律:一是在市区作战时禁止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得进入民宅。面对一些干部的疑虑,比如遇到下雨或有病号时怎么办,陈毅坚定地表示,不入民宅这一纪律必须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解放军《入城纪律》《解放日报》 记者蒋迪雯 摄
为了上海战役的胜利,解放大军强化物资保障,“二白一黑”(大米、棉花和煤炭)是保证上海城市正常运行的“见面礼”。总前委和华东局积极动员干部和群众,从苏北、皖南、苏南等地调集大量粮食,确保上海600万市民三个月的大米供应;从唐山、淮南、秦皇岛等地调运煤炭,以及从中南地区调拨大批棉花。丹阳县委和县政府成立了支前大队,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完成征借粮食350万斤、烧草18000担的支前任务。物资的充足准备,旨在确保接收后的上海,“是一个‘亮’上海,而不是‘暗’上海;是一个‘香’上海,而不是‘臭’上海”。
上海路人阅读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海报。林溪声翻拍自华东财经委旧址纪念馆
上海工人在街头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林溪声翻拍自华东财经委旧址纪念馆
关于新解放城市中外报刊的处理办法,中共中央决定,按报纸性质属于进步、中间、反动等类,采取分别对待的办法。为迎接上海解放,上海地下党根据中央指示,通过他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调查、了解、收集全市每个重要新闻机构的情况,包括政治背景、资金来源、人员状况、不动产和动产,特别是库存和已订购的纸张、油墨等情况,为制订接管上海各新闻机构的具体计划提供了依据。鉴于《申报》的政治背景、资本构成等状况,决定对《申报》实行军管,并在申报馆旧址创办《解放日报》。
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资料图片
恽逸群和报社工作人员(1950年代初)。资料图片
一份属于人民的报纸是南下新闻大队送给上海的“见面礼”。《解放日报》编排创刊号的那天晚上,从编辑部到排字房,上下川流不息,大家不知疲倦地工作,5月28日清晨报纸全部印完后,报贩们沿街叫卖,10万多份报纸一售而空。创刊号八个版,包括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消息《我军攻克吴淞要塞,市区残敌四万投降》《上海军管会奉命成立》。创刊号还特意用了两大版的“文献”专刊,刊登党和政府的各项重要文件,以满足广大读者对党和政府政策的关切。另有“上海行情”“解放副刊”“社会服务”等专刊专栏。
这份与新上海同龄的报纸,从此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副主任、副教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林溪声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安通
举报/反馈

解放日报

128万获赞 41.8万粉丝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知上海,观天下。
解放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