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着兴义万峰林景区,有一个世界级的“兰花王国”,青山为屏,绿水环绕,幽兰飘香。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缘公司)的园艺场内,正“上映”着一场以兜兰为主题的四季兰花展。
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温控大棚中,兜兰、铁皮石斛、金线莲、贵州春兰、米尔特兰、树兰、紫香兰等不同的兰科植物百花齐放。
绿缘公司一角。游正兰 摄
“这是‘硬叶兜兰’,非常适合家居栽培观赏。那个是产于云南麻栗坡县的‘麻栗坡兜兰’,花色青绿带些小紫点,开花时有淡淡的青草香味。这是‘鹤舞’,开花如展翅而舞的白鹤,是我们用报春兜兰和德氏兜兰杂交出来的新品种。”说起兜兰属植物,公司董事长邓克云如数家珍。
鹤舞,报春兜兰与德式兜兰杂交出来的新品种。游正兰 摄
自1996年成立以来,绿缘公司就致力于兰科植物的研究、保育、开发及产业化生产。2020年,依托该公司建设的“贵州兴义国家兜兰种质资源库”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名单。2023年绿缘公司成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一个奇怪的老板:不爱金矿爱兰花
28年风雨兼程,回想起刚刚开始接触兰花的时候,邓克云百感交集。
邓克云向记者介绍绿缘公司培育的品种兜兰。游正兰 摄
在他的童年回忆中,每到春天行走于山间,经常可以看到盛开的野生兰花,千姿百态,令人着迷。但1990年之后国内出现了“炒兰热”,一株野生兰花可以卖到几十万,山上的兰花被大量采挖,野生兰花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再这样下去野生兰花资源迟早会消失,那些美丽的花我们的后人再也看不到了。”从小就喜欢兰花的邓克云心里很着急,开始自发收集保存野生兰花资源。
邓克云在基地大棚查看培育的兜兰种苗。游正兰 摄
“那时候腿都要跑断了。要去参加全国各地的兰花展,还要在兴义周边的花鸟市场和寨子里蹲守,看到有卖野生兰花的,不管多高的价钱,我都要收回来。也幸亏我有一点家底,不然这个事情还真的做不成。”邓克云告诉记者,最开始他只是凭着一股脑的热情想要收集和保存兰花资源,但随着兰花资源越收越多,他意识到只是收集在一起并不能实现有效的保护。
1996年,邓克云创办了绿缘公司,在林业部门以及相关植物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建立完善兰花资源的收集保存设施条件,建成了“贵州兴义国家兜兰种质资源库”。如今,资源库收集保育的兰科物种达570多个种系350多万株,其中仅兜兰属植物就近60种,超过了世界兜兰原生物种的2/3。
绿缘公司基地内陈设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兰花展。(受访者供图)
为了专心做好兰花事业,邓克云逐渐放弃了原本从事的金矿和煤矿开采生意,甚至把大半辈子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最开始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他疯了。但他却乐在其中:“人活一辈子,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财富,重要的是我可以为子孙后代、为国家做些什么。能把这些珍贵的兰花资源保留下来,我觉得我自己是了不起的。”
一份漫长的事业:开创兰花产业路
在收集兰花资源的过程中,邓克云发现,尽管林业部门不断加大非法采挖野生兰花资源的打击力度,但仍然有人罔顾法律上山采挖。只要市场上有购买需求,滥采盗挖野生兰花的现象就始终存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丽高雅的兰花大家都想拥有,放在家里赏心悦目。那我们为什么不通过人工繁育,让兰花成为可以规模化生产、并且在市场上规范销售的商品呢?这样谁还会冒着犯法的风险去采挖、买卖野生兰花呢?”邓克云认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是对资源最有效的保护,绿缘公司也开始了兰花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证书。(受访者供图)
为了突破兜兰栽培、繁殖与杂交育种技术,邓克云带领团队四处考察学习,拜访了多所国内外科研机构及种植园的专家。又与中科院云南植物所、上海辰山植物园、贵州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科学院、贵州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兜兰的栽培技术瓶颈被各个击破,实现了从最开始无法授粉到现在繁育出琳琅满目的品种的跨越。
“林业部门也很重视,在项目、人才上给予大力支持。例如这个苍叶兜兰,是一种续花型兜兰,栽培容易,观赏期长,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省林业局就帮助我们积极申报,获得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苍叶兜兰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今年项目就要完成了,我们还要申报新的项目。”邓克云说。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游正兰 摄
在各方的倾力帮助下,绿缘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为集产、学、研、保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公司现有生产基地800余亩,保育兰科植物2000余种,每年综合产值达60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完成30多个兰科植物品种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12个优良品种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其中商品兜兰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我们的兰花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20多个大中小城市。普通的盆栽兰花价钱在100元左右,兜兰盆景价格也大多在300至1000元之间,我们做到了让美丽高雅的兰花飞入寻常百姓家。”邓克云骄傲地说。
绿缘公司把直播间搬进花卉大棚,线上销售兜兰。游正兰 摄
一场自然的重托:让兰花回归野外
“对花卉产业而言,品种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像荷兰这些花卉产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花卉育种投入和品种深度开发,他们每个品种的花都有专利保护,引进就必须花钱。而就算我们为其品种专利支付高昂费用,也仅能获得即将淘汰的品种,这就是他们巩固市场领先地位的手段。”在公司创办之初,邓克云就将“品种保育”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
大棚内绽放的越南美人(德式兜兰)。游正兰 摄
近年来,绿缘公司不断强化品种创新。培育的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因其花朵独特美丽、风姿卓雅而被美誉为“金童”“玉女”,在2013年上海国际兰展上惊艳全场,获得总冠军奖;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在中国省区市室内展品竞赛、国际竞赛中,获得3个特等奖、4个金奖和2个银奖,长瓣兜兰获中国省区市室内展品竞赛切花产品银奖。
当前,绿缘公司正依托种质资源库平台,夯实花卉产业发展根基,配合相关院所团队攻克兜兰的栽培、育种技术难题,强化兜兰等兰科植物新品种选育和产品创新研发,延长产业链。通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集旅游、康养、服务一体化的花卉品牌企业。
绿缘公司基地常年开展公众自然科普教育。游正兰 摄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兜兰的物种回归。”邓克云告诉记者,兰科植物是全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尽管目前各类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物种收集保育工作,但是人工驯养和野外生长终究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要让植物回归自然,通过人工繁殖把植物引入到其原来分布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境中,才能建立具有足够的遗传资源来适应进化改变、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新种群。”邓克云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游正兰 程佩佩
编辑 张弘弢
二审 王瑶
三审 谢巍娥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020万获赞 94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