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我们的眼中,非洲是全球经济最不发达、最贫穷的大洲。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不小的进步,但非洲国家仍然没有摆脱困境。
非洲这块大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到处都是沙漠,土地贫瘠。
相反,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有很肥沃的土地,但为什么他们的农业基础那么差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非洲饱受殖民统治之苦,过去西方殖民者看中的是非洲的矿产资源。
长时间的奴化统治和基础设施的落后,让非洲举步维艰,现代化进程很缓慢。
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非洲,其中就包括超过10万中国人到非洲搞农业。
这让人很疑惑,在非洲种菜,真的能发家致富吗?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勤劳耕作。
在我们5000多年的历史中,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处于农耕时代
我们的祖祖辈辈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知识和技术,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却很小
于是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气候环境下,通过不同的生产方法,打造各种先进的农业工具,这让中华民族始终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跟中国相比,非洲就是另一个极端。
因为常年过度的开采,环境保护不力,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土地都荒废了。
吃不饱饭,就是非洲人最大的写照。
不知不觉中,我们重新审视非洲,就会发现这块大陆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带给他们最大改变的,就是中国人。
中国跟非洲的联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很频繁了。
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但在对外关系上,我们正在积极寻求助力。
中国为什么把目光对准非洲,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话题。
在过去,非洲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几百年的压迫和奴役,让非洲人抬不起头,也吃不饱饭。
后来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非洲人发现,中国人和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援助,中国却从来不会干涉他们的内政,也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这也是非洲人喜欢和中国打交道,欢迎中国人去他们那里做生意的主要原因。
在农业方面,非洲既是我们的援助对象,也是我们进行农业科研的合作伙伴。
有意思的是,过去欧洲也曾经在非洲大搞农业开发,美名其曰“绿色革命”。
事实上,他们看重的只是非洲的土地和矿产资源。
而中国提供的东西,则能给非洲人带来更加直接的变化,比如粮食的增产。
最早跟中国进行合作的国家主要有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
埃塞俄比亚的外交部长曾经这样形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
他说,西方人更喜欢帮他们制定政策和发展路线,实则是把人家的经济命脉完全拿捏住。
而中国人进来后,就是办企业,帮忙他们开拓市场,寻找第三方合作伙伴
帮助非洲国家解决他们在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要想富先修路,所有援助和合作项目都需要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解决交通问题。
坦赞铁路就是中国帮助非洲人解决的一个大难题。
这条铁路贯通了整个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被非洲人称为解放之路。
有了铁路,下一步就是建设工业园区,有了工业园区,才能对产品进行初加工。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就是非洲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跟非洲人合作,难度是很大的。
因为非洲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而且他们的奴性根深蒂固,最难的一点,就是让他们学会学习。
过去欧洲人堵上了这条路,如今中国人来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非洲人真正地摆脱贫穷,就要去学。
在过去我们的印象中,非洲是一个不适合种地的地方,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他们是不会种。
从60年代开始,我们给非洲输送技术和设备,但见效不快。
到了90年代,我国劳动力过剩,内部竞争过于激烈,于是国家开始鼓励我们的人才走出去。
到非洲走一圈,你就会发现,非洲的土地不但不贫瘠,还很肥沃。
但在过去,非洲有一个传统,就是“吃饭一棵树”,生产方式很落后。
与坦赞铁路相比,我国在1971年6月动工的另一个项目——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却鲜为人知。
毫无疑问,坦赞铁路拥有更高的政治价值,但姆巴拉利农场则从根本上改变了非洲人对于农业的理解。
在当时,这是我国对外最大的农业援助项目,仅仅这一个农场就有五万余亩水稻田,能够给坦桑尼亚提供25%的大米!
姆巴拉利农场也开创了非洲的历史先河,采取“对等上班制”,即便是中方员工,也和非洲员工同工同酬。
为了确保这些农业项目的持续发展,我国每年都派出一支数量不小的工作队前往非洲,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姆巴拉利农场外,比较出名的还有鲁伏农场、恩吉利实验农场、加纳的水稻和棉花农场、马里的甘蔗种植园等等。
中国人是无偿帮助非洲发展农业吗?当然不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得到的是非洲人的信任,以及低价购入、租借土地的优惠。
于是民间也有很多中国人来到非洲,在那里帮助非洲人种植玉米、大豆、小麦、花生等等农作物。
在帮助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相应的财富。
2006年,中国和尼日利亚加强了在农业方面的合作。
比如中地海外集团建立的占地2025公顷的机械化种子生产农场-WARA农场。
这个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给尼日利亚提供了优质的种子,几年时间就帮助尼日利亚粮食增产100万吨。
并且通过和尼日利亚的合作,逐渐辐射到非洲西部的其他国家。
以中地海外集团为主的一些公司,逐渐在非洲建立起“公司+社区+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更多的小户农民进行合作。
在这些公司的带动下,很多农民也来到非洲,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山东、湖北人,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在非洲努力几年时间,资金宽裕的人已经有了几十亩土地,一些人甚至上千亩。
这里边诞生农业大户,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也不出奇。
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去的时候单身,10多年后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很多人会担心文化习俗的差异,事实上,现在非洲很多地方中国元素很浓厚。
很多非洲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穿着中国服装,吃饭用筷子,用中国手机。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男人在非洲乐不思蜀,也许从非洲女人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对于非洲女人来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以带给她们更多的安全感。
比如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一夫多妻制,而中国男人对感情比较专一,就算在非洲娶了几个老婆,对这些老婆也比较负责。
其次,中国人勤劳,这一点跟大多数非洲男人是不一样的。
在经过几百年的奴化后,非洲人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天塌下来,搞不好什么时候又打仗了。
在非洲成家立业后,这些人想回国发展吗?
大多数人也许想过,但回国后他们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而且非洲和中国的国情完全不同,回去,也许意味着失业。
他们在非洲赖以生存的本轮,回到中国可能根本就行不通。
而且在非洲生活成本也要低很多,十几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生活习惯。
不过并不是什么人到了非洲都能轻易地取得成功,首先就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
非洲的卫生状况很差,也许体质差一点的人,在那里就会水土不服。
其次要熟悉非洲各个国家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跟着国家的政策方针走。
一般来说,我们国家和非洲国家有大的合作项目。
项目推进顺利,那么我们的公民过去后,就能获得更多优惠。
最关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有些人在非洲搞种植,有些人则搞贸易,在当地种什么能赚钱,什么产品卖到国外能获取更大的差价,这些都是学问。
就拿赞比亚来说,这里有很多大型农场,但早期已经有很多白人包括东南亚人来到这里搞种植。
虽然赞比亚的环境很适合搞农业,但我们中国人在赞比亚搞种植未必合适。
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为农业的投资周期比较长,一旦你选择错误,很可能就要困在那里很多年。
总的来说,在非洲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像当年欧美人选择把工厂开到中国和东南亚一样,无非就是看中了当地低廉的人工成本。
但农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利润也比较低,需要精细化管理。
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只有和当地人搞好关系,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这些农民在非洲生活了20年以后,双方已经形成一种相互依靠,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就是一种互惠互利。
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后,非洲何尝不是一个乐园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
老狼聊财 2023.10.7 《十万中国人到非洲种菜,二十年为何不回国?来听听非洲女人的回答》
枕籍历史 2023.10.5 《十万中国人到非洲种菜,二十年为啥不回国?来听听非洲女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