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的18位农民,在这里召开了一场决定全村命运的“秘密会议”。

这场会议做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那就是实行“包产到户”。

一年后,小岗村的打谷场上一片金黄,包产到户的这一年里,小岗村的村民创造了66吨产量的粮食,其产量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包产到户”这个与曾经的合作社形式相违背的生产方式,为当地的村民创造了一个奇迹,此后中央看到了小岗村的成绩,于是决定实行农村改革。

敢于支持试点改革

1980年,张劲夫接替万里成为了安徽省第一书记,兼安徽省省长。

张劲夫在上台之后便下到农村基层进行调研,在看到了农民们在包产到户之后所取得的成绩,张劲夫改变了此前对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的犹豫,于是上报中央,支持包产到户。

张劲夫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称:“过去曾说过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可以搞3年,现在看来,如果群众认为这种办法好,不要受这个限制,可以长期搞下去。”

正是因为有了张劲夫的这份报告,于是中央下定决心再进行“农村改革”,此后包产到户的政策便在安徽首先开展普及,并最终推广至全国。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指出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对于包产到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政策支持。

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推广,为中国人民解决粮食问题,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而在文件出台之后,张劲夫也在当年成为了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一辆载着“联产承包好”五个大字的汽车从天安门广场上驶过,于是中国的农村改革在经过检验之后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毫无疑问,张劲夫是那个时代的改革先驱,没有张劲夫的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不可能这样顺利地得以推广,那么中国的农村问题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一点上,张劲夫功不可没。

作为一名安徽人,对于张劲夫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张劲夫在安徽任职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但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张劲夫却无时无刻不将群众的事情以及家乡的建设放在心上。

也正是因为这种形式风格,使得张劲夫即便是在离开安徽之后多年也依旧受到群众的爱戴与怀念。

作为一个从安徽走出来的干部,张劲夫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安徽人就认为对于安徽了解得透彻。

初到安徽时,张劲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是此后张劲夫能够支持小岗村进行试点改革的基础。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与家乡人民紧密联系

每次在调研的时候,张劲夫经常对人说到的话就是:“咱们安徽是个穷省,不能穷庙富和尚。”

作为一省的掌舵人,张劲夫在一上任之后便立下了规矩,坚决杜绝搞特权,杜绝各地迎来送往,不搞宴请,不搞层层陪同的那一套。

在张劲夫看来,干部的工作就应该将重心放在老百姓身上,而不是一味地巴结领导。

作为干部,只有做到:“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才可能真正地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指出合理的执政方针。只有真正地走向基层,才可能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张劲夫在了解到小岗村村民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生产的问题之后毫不犹豫地向中央打了报告。可是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要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张劲夫一直以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对于这一代的领导人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刻在骨子里面的精神信仰。

1980年的五一劳动节,张劲夫与省委的同志一同去农村进行生产调研。在半路上的时候遇见一个满脸鲜血的妇女晕倒在了路边。

尽管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但却都束手无策。途经此地的张劲夫看到之后立刻让身边的干部进行协调,找来了一辆车,将这名妇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在结束完调研之后,张劲夫还特别询问了这名妇女送往医院之后的就职情况。在随行的工作人员告知该名妇女得到救治,已经出院之后,张劲夫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没多久,政委办公厅就收到了这名妇女家属寄来的感谢信。在看完感谢信后,张劲夫做了回复,只一句:“不要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遗憾的是,还有许多该做的事未做,或者未有做好。”

后来张劲夫调任中央,在主管财政经济的建设工作中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遇事不决就多做实地调查,在研究了国内国际经济市场之后制定了诸多适合于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国策,为推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中央的时候,张劲夫一直心系着安徽老家的建设与发展。毕竟自己的根就在安徽,又做过两年的安徽主官,因此安徽始终是张劲夫最为牵挂的地方。

1987年,已经离开了主要领导岗位的张劲夫被选为中顾委委员。尽管已经离开领导岗位,但是张劲夫却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安徽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状况。

在那些年里面,张劲夫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见到家乡来的人。每次有老家来的人探望,张劲夫总是会拉着对方聊个不停。

毕竟身在北京的张劲夫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家乡了解当地百姓的现状,只要有机会见到家乡来的人,张劲夫总是要向对方多问问。

正像古人诗里面说的那样:“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1995年,安徽肥东县一位老人代表家乡的群众来到张劲夫家中探望。张劲夫很是高兴,带着自己的爱人一同接待了老人家。

在老人将其家乡地改变的时候,张劲夫听得饶有兴致十分仔细。对于肥东县,张劲夫很是熟悉,这里不仅仅是张劲夫的出生地,也是张劲夫在任省长时去调研得最多的地方,张劲夫记得肥东县的每一个村的村名。

每每听到关于家乡变化的消息时,张劲夫的脸上总会扬起灿烂的笑容。一说到肥东县,张劲夫总是说道:“那是我的老家啊,怎么不记得呢?记得我小时候还爬过棋磐石呢。那个棋盘石,上面的面积很大,相传太白金星在上面下过棋。石头非常陡峭,很难爬上去的,我十几岁的时候,到那里玩,费了很大的劲才爬上去,下来的时候,也是耗了很长时间。棋磐石,上去难,下来更难啊!”

后来肥东县编撰《肥东县志》,还是由张劲夫亲自题写的书名呢!

未尽的遗憾

然而和很多我党早期的革命家一样,张劲夫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与人民,因此很多时候都无暇顾及自己的家人,因此多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在张劲夫的一生中,对于自己未能报答自己祖母之恩这件事耿耿于怀。

小时候的张劲夫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很多时候都由祖母负责照料。

由于祖母和张劲夫一样都属“虎”,所以小时候祖母经常叫张劲夫“虎仔”。

尽管十分动荡的年代,加之家中条件有限,所以小时候的张劲夫过得还是很艰难的。但是由于有祖母的照料,张劲夫也因此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童年。

在张劲夫的记忆中,只要有点好吃的,好喝的祖母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张劲夫。尽管在现在看来,这些好吃的、好喝的算不得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是弥足珍贵。

所以,尽管当时年幼,可张劲夫已然下定决心等到将来出息了,一定要让自己的祖母过上好的生活。

可惜遗憾的是,在张劲夫10岁的那年便随父母迁居到江苏江浦,13岁时又回到大张村读私塾,到这一年的年终又返回江浦。之后张劲夫便参加了革命,再没有机会见过自己的祖母。

没能报答自己祖母的恩情,这便成为了后来一直萦绕在张劲夫心中的一大憾事。

1947年7月,时任鲁南二军分区副政委的张劲夫在率领部队打了一场胜仗之后在新华社的广播中收听起了《红军的母亲》这篇文章。当天夜里,张劲夫思亲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回忆起与祖母的点点滴滴。

于是在第二天一早,张劲夫便写下了一首诗用来纪念自己的祖母,足见张劲夫对于祖母的思念之情尤甚。

2015年7月31日,张劲夫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劲夫一生忠于党和人民,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在国家、人民与自己的小家之间,张劲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并为之奉献了终身。

参考资料:

《张劲夫借笔墨传递故乡情》 合肥晚报 2015-08-03

《张劲夫与祖母》王盛水 肥东县人民政府网2016-11-19

举报/反馈

知行路上道历史

149万获赞 10.5万粉丝
把历史变为我们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