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公布3月份通胀数据,CPI同比增长3.5%,较2月份高出0.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通胀又有抬头迹象,相比于同比年率的CPI数据,环比增长率才是更能体现通胀走势的指标,去年10月份以来,CPI环比增幅一直在逐渐上升的,2月和3月份连续保持0.4%,就这个架势还想降息?
摩根大通董事兼CEO近日表示美联储今年降息的可能性很低,并且未来几年有可能会将利率拉高到8%,相比摩根大通的“暴论”,中国的投行要温和得多,比如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今年降息的次数可能只有1次,并且会推迟到4季度。
现在全球投行都在猜测/预测美联储降息的节奏,从最开始的比较乐观到逐步保守,从认为今年降息多次到谨慎认为降息一次,甚至有机构认为今年可能不会降息了,最极端的当然还是摩根大通认为未来加息至8%的“暴论”。
但是美联储负责人总是在打太极,当你认为应该降息的时候,他出来说情况还不太好,数据还不太好看,过早降息可能会毁掉之前的成果。而当市场认为迟降息甚至不降息的时候,美联储又暗示降息的可能,主打一个扑朔迷离,看不懂、摸不透。
美联储的这种语言艺术的巅峰可能还是前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每次对于降息与否的讲话,在场的不同记者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那才就一个将语言发挥至极致的典范,这种重大政策的转变是可以套利的,而且是巨大的利益,作为掌门人是不会让外界清晰地知道拐点在哪里,甚至有时候动动嘴皮子就能扭转市场预期,这也是和市场的博弈。
尽管全球都盼望美国降息,因为美联储相当于是全球的央行,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在国际上买东西有美元才行,每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 ,全球经济都为为之一紧,美元从各国流出,然后流入美国吃高利息去了,这就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资产贬值,甚至是经济萧条。其实美国在2022年开始加息的时候就一些小国受不了,美元耗尽了,有些国家甚至不得不违约。
违约的时候只能选择和世界银行贷款,但是世界银行是美国主导的,会要求和当事国签订一系列协议,甚至是政治上的要求,这是美国影响甚至控制其他国家的一种方式。尽管很无奈,也只希望美国能够早点降息,犹如久旱盼甘露,中国也有很多人是这么想的,股市不行了,美联储降息吧,房地产低迷了,美联储降息吧,认为只要美联储降息了,诸多问题都能解决。
站在美国的角度,如果这么多国家依赖美国降息,那么他也可以凭此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甚至是政治,不是吗?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势头还不错,去年四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为3.4%,2023年美国GDP名义增长率为7.9%,有一半增长来自通胀,名义增长7.9%,再加上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而美国又是一个逆差国家,生活用品主要靠进口,通胀和美元升值是能够降低他的进口成本的。
同时美国的就业数据也非常好,3月份非农就业人数超过30万,这是过去10个月最好的数据,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经济增长也非常稳健,这也是美联储不那么着急降息的底气所在。就中国来说,美国能够早点降息,对我们的压力也会小一些,我们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希望在货币政策上更合理宽松一些的,但是也不敢幅度太大,毕竟美国处于高息状态 ,双方息差太大人民币就只能贬值更多。
站在美联储的角度,通胀得控制在2%以内才是可以降息的理想拐点,从当前的通胀水平来看,要实现2%的通胀短期内基本不可能,美国忍受债务利息支持增加的成本,同时也享有诸多好处,其他国家也就只能等了。将一国的经济发展寄托于美联储的降息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