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曾说:“社交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每个人的性格。”
在21世纪的今天,微信“朋友圈”似乎成了人最直观的一张名片。
它不仅是我们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别人快速了解我们的渠道。
然而,当你兴致勃勃地点开某个好友的朋友圈,却只看到一片空白和冷漠的“仅三天可见”的提示时,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那么,究竟哪几种人会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呢?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人,又是什么心态?
注重隐私的人
在朋友圈中,有一类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
他们担心过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他们选择了“仅三天可见”,以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
一位母婴博主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
她是一位单亲妈妈,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成长照片和日常生活。
然而,时间长了,她发现一些不熟悉的人也开始关注她的朋友圈,甚至通过朋友圈精准掌握了她家的住址和孩子的学校。
甚至,还有人通过号码搜索来骚扰她,这让她十分后怕,认为自己的隐私和家人的安全都没法保障了。
于是,她果断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并搬了家。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人,往往比较重视边界感,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有些看似无意晒朋友圈的举动,很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对于这位博主来说,甚至会危及她和孩子的安全。
相比发朋友圈的快乐,他们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来源:视觉中国
热爱分享的人
与注重隐私的人相反,有一类人非常热爱分享。
他们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
然而,他们也意识到过多的历史动态可能会让朋友圈变得杂乱无章,影响别人的阅读体验。
因此,他们选择了“仅三天可见”,以保持朋友圈的整洁和新鲜感。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朋友怡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e人”。
出去旅游要发朋友圈,看到一朵花要发朋友圈,遇到可爱的小狗小猫要发朋友圈,今天吃到好吃的、看到好看的电影也要发朋友圈……
事情大小、好坏她都乐于分享,我问她:“你为什么能发这么多朋友圈?”
怡恬说:“我是我自己的第一记录人啊。”
“而且发朋友圈的过程就是创造意义的过程嘛。我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呢!”
对她来说,发朋友圈是自己好好生活的证据;三天可见,则是她保持松弛和新鲜感的方式。
至于别人能不能及时看到这些碎片,那就随性、随缘啦。
来源:视觉中国
情绪化的人
有一类人在情绪波动较大时,会选择在朋友圈发泄情感。
他们可能一时冲动,发布了一些过激的言论或照片。
但过后冷静下来发现,这些内容既不适合长期公开,但也不忍心直接删除。
因此,“仅三天可见”成了他们的“后悔药”。
大学同学Emma就是这样一位比较情绪化的人。
她性格外向同时又有点玻璃心,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不高兴。
她曾经有一次与男友争吵后,心情非常沮丧,于是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负能量的言论。
发的时候倒很畅快,但她很快就后悔了,担心这些内容会让别人误会,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
于是,她赶紧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这样,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负面情绪就只在她的朋友圈短暂停留了三天,然后悄然消失。
对于Emma来说,“仅三天可见”不仅保护了她的隐私,也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了自己的情绪。
谁说“仅三天可见的情绪稳定”不算情绪稳定呢?
来源:视觉中国
有故事的人
周华健有一首很老的歌,名字就叫《有故事的人》。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
天地辽阔相遇多难得
都是有故事的人才听懂心里的歌
或许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些不愿提及的过往,我们笑过骂过,最后任由时光将它们风干、珍藏,成为一首唱给自己的歌。
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的人,很多是有故事的人。
他们也经历过鲜衣怒马的少年时,那时候朋友圈满屏的游戏截图和伤感emo语录,说着要和谁一辈子在一起;
他们也曾意气风发过,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几大美事都占全了,境况好得让所有人都羡慕……
然而,人到中年,很多事逐渐变得平淡。
与他们的体重一齐上升的,是对生活的感悟与不甘。
夜半三更时,急诊病房处。酒过三巡,花生米只剩残骸,少年与英雄一起退居幕后,唯有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在吹着牛。
有故事的人,往往表达欲变得匮乏。
朋友圈三天可见,避免了不知情人士“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叩问,也低调地保全了他们最后一丝颜面:你大爷我当年也阔过。
只是我懒得说。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曾说:“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是啊,人一生只活一次,无论是朋友圈三天可见,还是开放所有,无论是谨慎稳重,还是随性自由,都是对自我生活的一种建设和掌控。
毫无疑问,我们都在好好生活。
希望,发朋友圈的日子也好,不发朋友圈的日子也罢,三天可见也好,永久开放也罢,我们都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既有消磨掉鸡零狗碎的底气,也有在鸡毛蒜皮里寻觅诗意的实力。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柘林,以文字为林,栽种智慧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