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幕的掩护下,易钟玉独自一人徘徊在空荡荡的易家花园中。她的目光在黑暗中四处探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然而连她自己也不确定那个“东西”是否存在。曾经繁华一时的易家,如今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易兴华以身殉国,星华百货毁于一旦,东北的产业被霸占,工厂在战火中化为乌有,易家失去了所有的经济来源。
然而,没有收入并不意味着没有支出。死伤员工的抚恤金、遣散员工的费用,还有易兴华生前托付的贫儿院的日常开销以及一家人的家用,所有这些都需要金钱。于是,易钟玉开始寻找父亲的遗产,那笔可能存在的财富。
在易家陷入财务危机之后,易钟玉想起了父亲易兴华临终前的嘱托。他告诉她,易家花园是留给她们三姐妹最珍贵的遗产,并要求她好好守护。当时的易钟玉并未深思,但后来细细品味父亲的遗言,她察觉到了其中不为人知的深意。
按理说,星华百货是父亲的心血之作,它应该比母亲周氏陪嫁的易家花园更为珍贵。然而,父亲只字不提星华百货,反而强调了易家花园的重要性,这背后必定隐藏着什么。基于这个猜测,易钟玉怀疑父亲在易家花园中藏匿了什么值钱的东西。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易钟玉几乎找遍了整个易家宅子,却并未发现任何机关、暗室或保险箱等可能藏有价值的东西。最后,她将目光投向了花园中的大树下。这是她的最后一次尝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特意支开了易家的其他人,仅让顾姨安排亲信随她一同寻找。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易钟玉让易忠带人在树底下试着挖了挖。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了一只装满金条的大缸。他们继续挖掘,总共挖出了十五个这样的大缸。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装满古董的木箱以及一箱手枪子弹……在原著中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易兴华的深远谋略。在他决心赴死之前,他早已为易家规划好了后路。他的死,是决心明志,坚守信仰,但他同样没有忘记为家人做打算。也正是这整整十五缸小黄鱼,揭示了易兴华厌恶易钟玉母亲周氏的真正缘由。
在易兴华迎娶周氏之前,家族已经开始衰落。从当时门当户对的观念来看,易家并不是周家的理想选择。毕竟,周家在上海的地位,是易家难以企及的。而且,那时的易兴华已经有过一段婚姻,周氏虽然作为正房,但继室的名声总是难以摆脱的。
那么,易兴华是如何赢得周家的青睐的呢?根据剧情的发展,当时易兴华与唐凤梧的父亲的照片是同时送进周家的,而周家大小姐一眼就相中了易兴华。表面上看,似乎是周氏对易兴华情有独钟,促成了这段婚姻。但实际上,周家的决策绝非如此简单。周家能够在乱世中屹立不倒,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儿女们的婚事在那个时代很难自主,如果周家老爷子不同意,即便周氏再喜欢易兴华,也无法改变结果。
这意味着,易兴华能成为周家的女婿,其实是周老爷子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甚至可能是周老爷子提前就挑好的女婿。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易兴华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易兴华具有商业头脑,能力出众,有事业心,这对周家的事业是有益的。他能够弥补周氏在商业方面的不足,两人结合可以使周氏在周家移居新加坡后依然能够维持生计。
其次,易兴华娶周氏属于高攀。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周家和周氏会怀有感激之情。如果周家在事业上再给予易兴华一定的帮助,他将一直善待周氏,也会容忍她的个性。这与他想撮合沈彬与钟玉的初衷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易兴华的深谋远虑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信仰和家族荣誉上,更体现在他对家族生计和未来的全面考虑上。他以自己的婚姻作为筹码,精心谋划了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为家族的未来铺平了道路。这种深思熟虑和长远眼光令人叹服。出身寒微的沈彬,若是娶了钟玉,必然会对她感恩戴德,一生呵护。但万一出了事,他未必有能力解决。周老爷子看得透彻,而易兴华又怎会看不明白。他清楚周家为何与他结亲,也急需这份联姻来稳固自己在上海的地位。于是,他与周家大小姐喜结连理,依靠周家的支持,创建了星华百货,一跃成为上海的实业巨头。然而,这桩婚姻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也为日后他冷落周氏埋下了种子。
黄莹如,易兴华的外室。与周氏结婚后,两人的感情其实并不和谐。周氏,身为周家独女,她的骄傲和任性深入骨髓。尽管她对易兴华有欣赏,但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却难以改变。在她看来,易兴华的成功离不开她的陪嫁——易家花园,而星华百货也有一半是周家的功劳。
而易兴华,他并非逆来顺受的人。与周氏的冷淡,加之她的脾气,让他难以忍受。不久,他开始与黄莹如私下交往。周氏得知后,心如刀绞,她无法接受丈夫的背叛。但此时的易兴华已经不再完全依赖周家,周氏无法再控制他。绝望之下,她试图用女儿钟玉来挽回他的心,却让钟玉的童年蒙上了阴影。
黄莹如对易兴华来说,也并非真爱。娶她,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全靠周家。在周氏面前,他始终无法挺直腰板,他的自尊促使他向外寻找平衡。而黄莹如,便是他为寻求这种平衡而娶的。
多年后,易钟玉才明白这一点。她看清了父亲在这场婚姻中的无奈和悲哀,也理解了为何父亲始终无法给予她和母亲一个完整的家。易兴华,这个上海实业界的翘楚,他的家庭生活却是一直不那么如意。母亲脾气骄纵,他虽深爱,却无法改变她多年的习性。
娶了她,他承受了许多委屈,也许在他心底,抚养你成了他抵消那些日日夜夜的压抑和痛苦的方式。你,成了他抬高自我、压制母亲的武器。他抛弃母亲,公之于众,似乎在告诉上海的所有人:即使失去周家的支持,他易兴华依然能屹立不倒,成为人人敬仰的人物。
相较于周氏,黄莹如更符合他对理想妻子的设想。她是个知进退、识大体、有分寸的女人,这些特质正是他在周氏身上无法寻找到的。当年,他曾在她母亲病重时给予过援手,这份恩情让黄莹如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于是,他们的关系变得以他为主导,这种情感模式填补了他在周氏那里未曾得到的满足感。其实,他选择黄莹如并非因为多么深的爱意,而是为了重塑男人的尊严和面子。一个出身贫苦的女人取代了家世显赫的周氏,仿佛是他对周氏的终极反击。
直到那十五缸黄金在易家花园中被发现,易兴华厌弃周氏的真正原因才逐渐浮出水面。这十五缸黄金不仅揭示了易兴华是个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的智者,也暴露了他选择每一步、每一个伴侣时的精明与慎重。那么,这样的智者喜欢怎样的女性呢?家世殷实、美貌出众?显然不是唯一的标准。聪明的男人往往被同样聪明且有主见的女性吸引。
看看沈彬对易钟玉的欣赏和唐凤梧的选择,就不难发现这一规律。易兴华与周氏的婚姻,虽然起始于一种实际考量,但不能因此断定他对周氏毫无真心。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婚后才真正点燃爱的火花,成功案例并不鲜见。然而,周氏在爱情里过于痴迷,满心只有情感与浪漫,却忽略了与丈夫的共同志向,也未能展现出独立与智慧。这样的她,无法给予易兴华所期望的理解与支持。尽管家世显赫,但这也成为她骄傲的资本,经常让本就傲骨的易兴华倍感压力。
简单来说,周氏在易兴华眼中,如同江采薇一样,仅仅是外表光鲜,内里却空洞无物。他需要的,是一个能与他并肩作战、智勇双全的伴侣,而非仅仅能给予他爱情的女子。若周氏稍显聪明,便不会那般盛气凌人,如此只会将易兴华越推越远。
聪明男子,往往倾心于与自己旗鼓相当的聪明女子。就像《知否》中的顾廷烨与盛明兰,越是胸怀大志、有所成就的男子,越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独当一面,以智慧辅助自己,而非一味地沉溺于小情小爱。
当然,这并不是为易兴华的背叛行为辩解。他确实对周氏有所愧疚,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认为过去无法更改,就如同他与周氏的感情无法修复,最终只能惨淡收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事业信念,而对于爱情,则视为短暂的冲动。在他的世界里,婚姻也是为事业、家族所服务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他的原配夫人还是周氏,亦或是其他女人,他从未真正全心去爱过她们。
他曾坦言:“我这一生,对三任太太都有所愧疚。自始至终的自私,让我无法给予她们任何爱情。但人无完人,我不后悔。”对于易兴华的爱国之心,我从未质疑过。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国家尊严,这些都令我无比敬佩。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他薄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