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留言,说御史之前发过关于新科进士选官的文章讲得过于笼络,也不太严谨。还特意指出,清代新科进士授职不仅仅是主事、知县一类的,还有中书、学正、学录以及教职等等。
很明显是遇到行家了,御史在此接受批评,并借此机会再来仔细地讲一讲新科进士的授官问题,如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诸位莫要手下留情。
新科进士分为一甲三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清代开了112科,录取进士最少的是90多人,最多的是400多人,平均下来大致200多人一科。
清代凡授官之班有六,曰除班、补班、转班、改班、升班、调班。凡第一次入仕之新科进士、举人以及贡、监生等,皆为“除班”,故而在文献中,新科进士授职称为“除”,通俗的才叫“授”。
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清沿明制状元除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除编修。作为一甲进士除了享有超高荣誉之外,最实惠之处就是传胪大典之后,就可以实授官职,无需候补和发部试用。
编修、检讨是翰林院岗位最多的职务,然而修撰一职是为状元特设,这也说明科举时代,状元的含金量和朝廷的重视程度。
尽管一甲三名除官有特权,但他们毕竟也是未经世事的读书人,本质上和其他新科进士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也要到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照样也要参加散馆考试。如果成绩考得不理想,也会影响日后的仕途。
每科二甲进士的数量不等,总体来说是少于三甲的。发榜之后,二、三甲进士都要参加朝考以决定能否成为庶吉士。从清代的情况来看,二甲进士入翰林院的机会要多于三甲进士。
成为庶吉士并不意味就是翰林,顶多只算半个翰林。在散馆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的,才有机会留在翰林院任职。
留在翰林院任职的二三甲进士,其仕途起点是不同的。按大清官制,二甲进士除编修,三甲进士除检讨,编修级别略比检讨高,这也充分说明,殿试成绩始终决定着新科进士的仕途前程。
这一点就和现在的本科学历是一样的,不管是清北的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如果本科学历不够硬,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影响。
只有散馆后留在翰林院任职的二三甲进士,才是含金量最高的翰林。此外,有些二三甲进士也通过了考试,但是成绩略次,他们无缘翰林官,而以庶吉士的身份被分到了各部院任职,或是外放知县,这一类人群也属于翰林,只是在排序上要屈居二线。
至于那些没有通过散馆考试的庶吉士,那么三年工夫等于白费,无法获得翰林这一尊贵的身份,他们会被打回原形重新归入进士班,原先是二甲就是二甲,三甲就是三甲,按名次到吏部去排队候选。
说到度,翰林是稀缺品种,新科进士中大部分人都要按正常的人事制度参与吏部的铨选。不过同样是进士,在铨选的过程中还是有变数的,这也是御史要重点介绍的环节。
新科进士不能一视同仁,功名是一样的,具体到个人又是不同的。其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更愿意培养那些年少有为、充满激情的进士。
故而,吏部会在新科进士中,遴选出一些年轻或认为是可造之才的人,带领引见皇帝。因为文献中并没有说这部分进士是如何选出来的,但御史猜测大致也会有一个类似现在的面试环节。
由吏部带领引见的这些新科进士,会接受皇帝的亲自考核,皇帝觉得奏对十分满意的,分部学习,即为“额外主事”,学习期为三年,若是表现良好,三年后便可实授。
也就是说,这部分新科进士实际上也不需要候补,仅仅是有一个三年的试用期而已。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试用期后被淘汰的情况基本不多见。
皇帝觉得比较满意的新科进士,主要以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用,那么具体如何安排岗位呢?还是科举名次定胜负,名次好的除中书,次的除学正,再次的除学录。需要说明的是,中书的试用期为一年,期满即可留补。
皇帝觉得不满意的,就打回吏部班序,与那些没有参与引见的新科进士一起候选。候补进士的待遇就要差多了,首先他们不太有机会留在京师任职,就是在京师任职也无法谋得主事、中书这样的职务。
其次是这类进士的候补期一般都偏长,短者三四年,长者七八年,尽管说有了进士的头衔一定能当官,但长时间的候补期也确实很熬人。
这部分待遇最差的新科进士,选择的余地有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放各省知县,少部分会除为国子监监丞、博士。
对于那些四五十岁才考中的进士的人来说,候补周期更长,毕竟古代社会平均年龄普遍不高,能活得60算是高寿。
关于清代新科进士的补充内容,大致就是这些了,如果有不同意见,还望诸位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