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发现放学回来的女儿有些反常闷闷不乐,于是在饭桌上询问,女儿始终低着头一语不发。
旁边的爸爸对着女儿大吼:“说话啊,跟个闷葫芦一样!”女儿吓得哆嗦了一下依旧没有说话。
接着,妈妈叹了一口气,把女儿搂到怀里,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女儿,太内向了不好。你看欢欢多好,每天大大方方的,你再看看你,恨不得每天贴着墙根走。”
爸爸也恨铁不成钢地补充道:“咱们抬头挺胸做人,别这么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抱怨,女儿的头垂得更低了。
这是《小舍得》中的片段,这里指的小女孩就是剧中的米桃。
其实米桃也并非内向,更不是爸爸口中的上不得台面。
归根结底,米桃之所以变得这么小心翼翼都是因为她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想法说辞,导致了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
剧中,米桃爸妈总是教育她要懂事,最经常对米桃说的一句话就是:“桃,咱们全家可就指望你了。”
在这种观念灌输下,米桃懂事得让人心疼。
看着爸妈为高额的培训费用发愁,米桃虽然很想去,但还是咬着牙,向爸妈保证:“我可以不上的,我自己努力,总会赶上来的。”
当米桃的小伙伴邀请她试裙子,并且要将所以送给她时,米桃明明很喜欢,却说“裙子不耐脏,明年就穿不了了”,最后拒绝收礼。
“懂事”、“听话”,成了压在米桃身上的一座大山。
她不敢任性,不敢自私,更不好诉说委屈,明明很喜欢的东西,却要假装出无所谓的样子。
有人说米桃懂事,事事为了爸爸妈妈着想,然而我看到的懂事背后是一个小女孩的自卑。
米桃没有了同龄孩子的活泼,她自卑得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不敢拥有,小伙伴送的所以明明很喜欢,却不敢收下。
北大教授说话这样一段话:
其实小时候就独立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可能会更多。
过早地独立会增加焦虑和恐惧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和评价,对自己的感情感到麻木。
米桃被父母刻到了懂事的壳子里,在窘迫中自我牺牲,她的“讨好别人”真令人心疼!
电视剧里,编剧给了米桃一个不错的结局:
爸妈租了一套房子,计划把妹妹也接到身边,一家四口从此幸福地生活。
而原著的结局更现实:
米桃从农村到城市上学,适应不了各种落差,再加上她本身很“懂事”,最终走向了抑郁,退学回老家。
看了米桃的结局,有没有惊醒梦中的父母们?一个学霸有什么可抑郁的?
或许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父母们未曾意识到:孩子所经历的困境并非仅限于学业的艰辛。
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国民健康心理调查,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4.7%,四分之一的孩子有抑郁症状。
国家卫健委做的流行病学调查,17.5%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
南京脑科医院做的研究显示,全国中学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发生率高达27%。
这些数据说明,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侵袭青少年群体,已经不是个别问题,比例已达四分之一甚至更高。
当我们审视这些令人担忧的数据时,仿佛透过一扇深邃的窗户,窥见了青少年心灵深处的沉重。
孩子们承受着远超他们娇弱肩膀的重负,这时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关心的耳朵。
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惑,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
父母不仅要注重学业的培养,更要关心孩子的情感状态,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自己的理念和想法。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更是陪伴者。
唯有用心灵的关怀,如阳光一般照亮孩子的心田,才能在他们的内心栽培出一片属于爱与理解的绿洲。
天真烂漫才是孩童的专属,愿天下父母都能正确教育孩子,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自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