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进入专业队,伦敦奥运会游泳铜牌得主蒋海琦在退役后成为了一名水上公安。“我妈妈在我14岁进队那年对我说了一句话,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了,要好好干,不能丢脸。”而在加入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后,蒋海琦说,“仿佛又到了14岁的那个关口,从零开始,身上的那些运动员的光环要全部褪去了。”

明年,上海又将会有80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们从赛场到职场的过程中,他们准备好了吗?

“光环”不见了

身上的“标签”待撕去

蒋海琦在自己19岁那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就和孙杨等一起拿下了伦敦奥运会的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这也是当时这个项目中国队的最好成绩。年少成名,光环加身,蒋海琦一直觉得那时候的日子如梦一般。但随着自己严重的腰伤久治不愈,蒋海琦在2015年就决定要告别泳池。

曾经的奥运铜牌,如今的水上公安

蒋海琦踏上“新赛道”

在水上码头摇摇晃晃的会议室里,蒋海琦吐露了心声:“能够成为水上警察,我很兴奋,从小我的一个梦想就是穿上警服。”但在踏上岗位之初,蒋海琦也并不能很快适应,“每天下班回家,总感觉自己走路都在晃。”从一波碧水到潮起潮落的黄浦江,蒋海琦踏上了陌生的“赛场”,而且这个赛场压力和责任一点都不小。

聊起第一次下水救人,第一次克服内心的恐惧,蒋海琦的眼睛里泛着光。他坦言:“到了这里,不再是一位运动员,所有的光环必须褪去,褪得越干净,适应进步才会更快。”

和蒋海琦类似,6岁就开始专攻游泳的卞蓓莉同样经历着专业运动员的苦与痛。就在前两周,她作为运动员转型的代表,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期间举办的运动员保障工作系列活动上登台发言。

她在发言中,放出了一张PPT,上面列满了外界对于运动员的刻板“标签”,“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参加过奥运会吗”“除了运动员,还会做什么”“和985 211毕业生如何PK”……作为上海setc铁人三项俱乐部的创始人,卞蓓莉说,在退役转型的过程中,最先面对的是自己,心态和技能,都需要重新开始。她表示,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有政策、机构、职业导师们的规划助力,一定可以帮助退役运动员更快适应新环境。

卞蓓莉也不断强调着,去除那些“标签”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并不容易,但她努力去改变,也看到了不俗的成效。

每一位运动员

都有适合他们的岗位

在卞蓓莉的俱乐部里,有一屋子的骑行装备,里面也有卞蓓莉的“战车”,这辆战车陪伴她拿到了多个铁人三项比赛的冠军。卞蓓莉的经历在旁人看来颇为丰富,从游泳运动员退役,到东航做培训,再到自主创业,很多人都佩服她的勇气。但卞蓓莉说很少有人知晓她曾因为巨大的压力,昏倒在赛场之上。

创办俱乐部,培养年轻的孩子们来参加铁人三项,卞蓓莉需要打交道的不仅是选手,更有孩子们的家长。卞蓓莉坚持的是平等互信的沟通原则,她经常会和家长强调,“我要和孩子们、家长们共同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我们拒绝潜规则,大家公平对待。”她坦言,这对做体育培训来说是很难的,很多员工都会来向她诉苦,但她坚持自己俱乐部的良性文化。

卞蓓莉在自己的俱乐部招牌前

如今的俱乐部里,卞蓓莉招募的团队中,一半成员是退役运动员,她说,团队很优秀,每一个人都在各司其职。“我这里有一位退下来的运动员,非常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甚至明确和我说,不要让我和客户沟通。但她做得数据非常好,详尽专业,我非常满意。”

在她看来,运动员应该尽早做职业规划,找机会接近社会,“下场”做体验,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而用人单位也需要告诉运动员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需要具备什么特质的人来参与,这样有利于运动员更有目的地找工作,而不是盲目的。

退役不褪色

就业不迷茫

据悉,明年上海将会有80位运动员退役,正式开始他们的人生新赛道。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融合多方资源,积极与人社部门加强合作,努力为待退役运动员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素质能力,通过组织举办退役运动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为退役运动员搭建从“赛场”到“职场”的过渡期辅导桥梁,赋能运动员退役安置和职业转换工作。

从11月初到12月中旬,上海市体育局集中组织了包括讲座、职业体验、职业培训等多方面形式丰富的内容。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上海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为运动员们讲解退役转型需要进行的各项就业准备,帮助运动员们了解当前的职业分类、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并宣讲乐业上海、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15分钟就业服务圈、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专业职业指导服务等本市促进就业的渠道和举措。

此外,待退役的运动员也一起走入学校、企业、实训机构亲身感受。上海男排曾经的主力队员韩添伊、游泳运动员杨辰都表示,这些培训和实训让他们心里有底,消除了心中很多的疑惑和顾虑。“运动员的大部分生活其实是封闭的,训练和比赛构成了我们的全部。这样的活动,在我们即将退役的时候,给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去学习,去找到自己未来想要什么,这对我来说很有帮助。”韩添伊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级体育部门积极实施推动“五金一险”,即“高等教育资助”“重大伤残医疗补助”“特殊困难生活补助”“医疗照顾”“关怀基金”“伤残互助保险”,并设立“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开展职业辅导、就业服务和创业扶持等工作,推动构建涵盖运动员聘用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业保障和就业指导的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运动员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文:庄从周

图:展翔

来源:劳动观察

举报/反馈

上海体育SHTY

25.2万获赞 1.8万粉丝
上海市体育局官方发布平台
上海市体育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