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河南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南省的洛阳市、商丘市、南阳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的安阳市。安阳市是河南省北部的区域性城市,也是全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市常住人口500多万人,合计下辖了9个区县。那么,安阳市9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安阳市是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河南省北部的区域性城市,同时也是全国八大古都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有7个王朝或者政权在安阳建都,分别是: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等。因此,安阳市也有七朝古都的美誉。
2022年,安阳市粮食总产量379.3万吨,油料产量20.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8.9万吨,园林水果产量42.1万吨,中草药产量0.76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27.7万吨。禽蛋产量18.4万吨,牛奶产量9.9万吨,生猪存栏178.7万头。从各个方面,基本非常均衡。
2022年,安阳市常住人口540多万人,户籍人口630多万人。2022年,安阳市GDP总量2500多亿。目前,安阳市下辖了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合计9个区县,分别是: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林州县级市。那么,安阳市9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完善、形成的呢?
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的不断完善和调整。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等等。其中,河南江北行省的省会在开封府。明朝建立以后,由于有南北两个直隶,出现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框架。
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框架,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形成的,例如山东省、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等等。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对各地的统治。清朝对各省的区划进行了各方面的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
在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直隶省的内黄县、浚县、滑县等三个县,划入了河南省管理。其中,内黄县划入了彰德府管理,滑县、浚县划入了卫辉府管理。截至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河南省形成了9个府、4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清朝统治时期,安阳市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彰德府管理。
彰德府合计下辖了7个县,分别是:临漳县、涉县、武安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林县。河南省很多城市的崛起,都与京汉铁路有关,例如新乡市、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等等。在崛起的过程中,铁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清法战争。
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不得不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其中,修建京汉铁路属于重头戏。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直接促进了河南各个城市的发展。京汉铁路开通以后,彰德府迅速成为了连接河南、山东、直隶的重要铁路枢纽。火车站的建设和铁路运输的开通给彰德府带来了新的生机。火车站附近的各个“货栈”,成为了客商交流和货物装运的重要场所。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河南省位于中部各地,各地军阀反复争夺,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蝗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部分地区的土匪压榨,各地百姓们的日子很苦,急需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一转眼到了40年代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时期。河南各地的土匪,被陆续肃清。河南省陆续组建了各个地级市、专区,例如陈留专区、淮阳专区、郑州专区等等。
出于治理黄河的实际需要,1949年,我国专门组建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南部5个县、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山东省的西部共同组成。平原省的省会在新乡市,划分为6个专区,分别是:濮阳专区、菏泽专区、湖西专区、聊城专区、安阳专区、新乡专区。
其中,安阳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9个县,分别是:安阳县、林县、邺县、淇县、汤阴、浚县、武安县、涉县、临漳县。历经2年多时间的努力,黄河治理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平原省的存在价值越来越低。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安阳、濮阳、新乡3个专区,重新划入了河南省管理。
安阳专区的管辖范围,调整为6个县,1952年,鉴于安阳市的重要性,河南省组建了安阳地级市,安阳地级市与安阳专区并立。在五六十年代,地级市与专区并立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苏州与苏州专区、沈阳市与沈阳专区等等。1954年,濮阳专区被撤销,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滑县等5个县,划入了安阳专区管理。
安阳专区与新乡专区,几乎平分了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区域。1958年,在河南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安阳地级市被降级,安阳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新乡专区管理。新乡专区的管理范围达到了鼎盛时期,合计下辖了4个县级市、25个县,几乎管理了整个豫北地区。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下辖的区县太多,不利于管理和建设。新乡专区的管理范围太大,管理难度明显。1961年,河南省重新组建了安阳专区。安阳专区组建以后,区划框架调整为2个县级市、10个县。分别是:安阳县级市、濮阳县级市、安阳县、濮阳县、林县、滑县、清丰县、南乐县、汤阴县、内黄县、浚县、长垣县。
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安阳专区更名为安阳地区,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区划调整。1983年,安阳地区被撤销,组建了安阳地级市、濮阳地级市。
安阳县级市被撤销,主城区开始进行持续调整。安阳地区下辖的各个县中,内黄县、滑县、清丰县、南乐县、濮阳县、台前县、范县等7个县,划入了濮阳地级市管理。这样的区划出现了“濮阳市偏大、安阳市偏小”的问题,不利于均衡发展。1986年,濮阳市的滑县、内黄县,重新划入了安阳市管理。几个月以后,安阳市的淇县、浚县,划入了鹤壁地级市管理。
截止90年代初期,安阳市形成了4个区、5个县的区划框架,分别是: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林县。1994年,安阳市的林县被撤销,组建了林州县级市。截止90年代中期,安阳市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
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盘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安阳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安东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很多地级市都会设立经开区、高新区、示范区或者某某新区等等,都属于功能型区划。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