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17日电 2009年,第一家沪农商村镇银行在上海崇明发起成立。十余年间,在“ONE SHRCB”集团化理念引领下,沪农商村镇银行传承“上海农信”精神,坚定“做小做散”步伐,将网点开在偏远地区、开在百姓身边,努力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经过这些年的精心培育,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已在上海、北京、深圳、山东、湖南、云南等三省三市“生根发芽”,这离不开普惠金融的阳光,也离不开一批批朴实无华的运营人。他们如春雨般温柔,客户服务细致入微;他们如春雨般质朴,在偏远的乡村、在最需要金融服务的地方默默付出。
师徒传帮带 守护每一分需要
“鑫梅姐帮帮我”“鑫梅来授权”“鑫梅姐,这笔业务怎么操作”,如果你问临澧沪农商村镇银行营业部呼声最高的是谁?那必然是汤鑫梅。
入行八年,汤鑫梅从综合柜员到大堂经理到授权柜员,一步步成长为营业部的“老师傅”。她是新手小白的“知心大姐姐”,制作PPT讲解不常见或特殊的业务,在网点关门后带领复盘业务流程。针对点钞技能不达标的柜员,手把手指导练习,将多年来积攒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有一次,新员工办理一笔大量零钞存入业务,手工清点较慢,花费了不少时间,大厅等待的客户逐渐增多。汤鑫梅见状赶紧上前帮忙,先卡清大把,再帮忙逐张清点。日终,她一边指导新员工加强点钞技能,一边传授如何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只要新人有需要,汤鑫梅就马上出现,甘当营业部的守护者,守护好新人的每一次前进,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客户的每一次需要。
在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26岁的于天天也在前辈、同事的守护下,快速转变身份。初入银行的她,面对专业不对口、重复的操作、客户的不理解,她迷茫过、彷徨过。但她很快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从负面情绪中摆脱,生活只能一地鸡毛。她开始积极主动学习、向同事前辈请教、参加培训课程和业务交流活动,努力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需要。
有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走进营业厅,拿出一张皱巴巴的存单说自己不记得密码了。于天天帮老人办理业务、指导他重置密码时,老人却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我不要密码了,人老了总是忘,净给你们添麻烦。”老人的话让于天天心头一酸,不由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是不是也这样害怕麻烦别人。想到这里,她向老人笑了笑说:“没事奶奶,不麻烦,设置密码更安全,您放心,如果忘了密码,您就带着身份证来找我。”听到这话,老人眼眶有点湿润地说:“真谢谢你啊,小姑娘。”那一刻,于天天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客户无小事 细微之处见真情
村镇银行的客户以小企业为主,如何及时对账,是每一家村镇银行的老大难问题。作为长沙星沙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柜组长,庞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客户不会对账?她就制作视频和PPT,把操作流程演示一遍,一步一步条理清晰。客户没时间?她就把对账单亲自送到客户公司。客户忘记对账时间?她就在日历上写满了公司名字,当起了客户的“小闹钟”。客户不愿意对账?她一遍遍耐心地解释不及时对账的风险……只要“闹钟”一响,客户便心领神会,主动对账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翻开庞元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300多家对公客户的名字与信息,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支持。
“事事尽职尽责,时时用心服务”,这也是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营业部负责人高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连日的暴雨淹没了村里的商店,待雨水退去清扫店铺时,一家商户老板发现,回笼的资金早已被雨水浸透,已发霉粘连一起无法清点。商户老板焦急万分,来到建水村行寻求帮助。高云二话不说火速组织开展清点工作。她带领员工将已发霉、发臭的上万张零币进行分拣、铺陈、晾晒处理。耗时7小时,总算完成100%的钱币兑换。商户老板由衷感谢:“这些1毛、5毛、1块、5块,每一张都有高云的汗水,真是帮了我大忙。”
2023年2月,高云创建了“流动便民服务站”,带领4名成员走村下乡,最远的一个村要驱车6小时才能抵达。截至目前,“流动便民服务站”已走进18个自然村,为近700名村民免费理发,将金融知识送给2000余名村民,将暖心服务送进大山,真正做到了“网点到镇、服务进村”。
小小螺丝钉 哪里需要往哪钉
王聪,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做过综合柜员、大堂经理、财务会计、代理柜组长等岗位,不管岗位如何变动,扎实学习知识、苦练业务技能的态度始终不变。八年来,她逐渐成长为营业部的全面小能手。
2021年8月,柜组长因产假空缺,业务全面的王聪成为了代理柜组长的不二人选。那时,她的丈夫每日需要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婆婆,她便将孩子临时寄养在亲戚家中,毅然选择接下代理柜组长的担子,全身心投入,边学边干,高质量地完成了代理柜组长的工作。在柜组长返岗后,她做好交接,服从组织安排又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
“哪里需要往哪钉”,做好乡村金融服务的一颗“螺丝钉”,这不仅是王聪的写照,也是沪农商村镇银行500多名运营人的缩影。除了做好基础的金融服务,他们耐心地指导当地村民使用手机支付、学会视频语音通话,帮助跨越数字鸿沟;他们用“大白话”普及金融知识,提醒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他们还在网点门口设置“便民服务站”,为来往的老人、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血压测量、茶水等服务。老百姓的需求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
截至目前,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共有74家营业网点,分布在相对偏远的乡村,在那些金融服务供给相对薄弱的地区,为更好地满足当地村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即使周末客户不多,也有近60家网点坚持双休日开门营业,彰显“高效便捷、贴心亲民”的服务文化。(中新经纬APP)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
举报/反馈

中新经纬

1946万获赞 95.8万粉丝
天下财经,掌握之中。
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媒体,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